張廉蓮
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實驗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有以下幾點:首先,使低年級學生掌握生字,會讀會寫;其次,小學生能夠閱讀整篇課文,進而理解學習;第三,能夠寫出短小的日記,為今后寫作文打基礎。其實小學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目的就是學生能夠認識更多的字進而能夠準確地讀出來和寫出來,為初中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其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但是現(xiàn)在有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太過重視學生寫的能力而忽視了讀對學生的影響,改變這種現(xiàn)狀是刻不容緩的,因此,教師要轉變原有的教育理念,不僅訓練學生讀的能力,還要在課堂中進行有效地朗讀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以下四點建議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師建立更高效的朗讀教學課堂,從而提高小學生朗讀的能力。
在小學階段學生開設的課程不多,因此有一些自習課的時間,如果這段時間學生好好利用的話,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在很多學生的觀念中,朗讀也是不重要的,他們覺得在考試時會寫就可以了,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發(fā)揮領導作用,改變學生固有的觀點,重視朗讀對學生自己的影響,通過朗讀,不僅可以使學生增強對課本中課文的了解,加深印象,還有利于學生提高口語能力以及表達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組織學生好好利用自習課的時間。舉個例子,教師在教學《雅魯藏布大峽谷》之前,可以利用自習課的時間讓學生們進行朗讀、通讀,達到認識生字,初步理解課文的效果,這樣在教師在教學時,會更省時省力。
單一的教學模式總是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降低,學習效率就會下降,因此教師要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建立多樣化的課堂模式,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而對于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也要利用形式多樣的方式,例如通過小組合作,這樣會豐富課堂的模式,使學生感到樂趣,從而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就比如說,教師在教學《小白兔和小灰兔》時,可以把學生分組進行朗讀課文,每組三個人,一個學生扮演“小白兔”,一個扮演“小灰兔”,另一個是旁白,這樣的方式是學生樂于學習的方式,學生在朗讀時也會充滿樂趣,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并且小組成員有讀錯的地方互相可以糾正,促進了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建立高效的課堂。
課上學習的時間總是有限的,還需要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自覺地在課后進行復習、學習,這樣學生學習的知識才是扎實的,而朗讀也同樣,只靠在課堂上幾分鐘的朗讀學生是進步不了的,更多的是學生要在課下下功夫,家長也需起到督促的作用,促使學生不斷積累,堅持不懈,從而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提高口語水平。舉個例子,教師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由于這篇課文篇幅較長,生字生詞較多,在課上朗讀課堂太費時間,教師可以在前一天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順、讀懂,這樣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把重心放在文章的理解上,節(jié)省了時間,也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講課,還要有適當的提問,提問是有很多好處的,它可以讓開小差的學生轉會注意力,集中課堂,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動腦,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并且教師可以利用提問了解學生內容掌握的情況。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學習課文的基礎,教師更要讓每個學生在學之前都能通讀課文。舉個例子,教師在教學《少年閏土》時,提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然后在上課時通過提問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教師可以讓一個學生開始讀,之后隨機點一個同學進行朗讀,這樣會使教師檢測更多學生的預習情況,教師也能更好地開展下一步的教學計劃。
綜上所述,聽說讀寫是每個小學生所必須要掌握的,并且小學階段學習語文對學生今后的深層次學習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要保證學生既能夠會寫,還能會讀,除此之外,教師要建立深化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建立高效的課堂,從而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能夠獲得知識,得到成長。我相信,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