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會
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音德爾第一中學
分層教學不僅能夠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求,還能夠使得教師的教學需求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學壓力,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一種突破和創(chuàng)新。分層教學就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用,對于增強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有較大的幫助。
分層教學主要是對所在班級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分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得教學具備較強的針對性。高中數學教學內容較多,并且大多比較復雜,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一旦教師給每個學生實施相同的教學計劃,就會使得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逐漸增大。分層教學能夠使得學生依據自身的能力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獲取相關的知識。分層教學是滿足素質教育的一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水平,對于提升高中數學教學水平有較大的作用。
在利用分層教學方法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特征,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分層教學方法在應用過程中注重教學的針對性,并且要求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夠獲取相應的知識,教師需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在應用分層教學方法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案進行優(yōu)化,使得教學內容能夠滿足各個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分層教學方法的實施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部分高中學校的教學資源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分層教學方法的實施需要遵循學生的意愿,在開展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旦開始分層,就需要對班級人數進行控制,一旦分層人數不能得到較好的控制,就會導致分層教學難以實施。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有限,也是影響分層教學方法實施的重要原因,部分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的過程中,無法按照教學要求開展教學,導致教學存在困難。
分層教學方法實施的本質是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開展學習活動,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相應的發(fā)展,進而實現教學的整體發(fā)展。在實際開展分層教學的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發(fā)揮自身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因材施教,給學生足夠的發(fā)展空間,使其能夠體會到學習過程中的自由。雖然學生的能力存在個體差異,但是教師還是需要將學生當做可開發(fā)的資源,利用好差異化的優(yōu)勢,挖掘學生的潛能,發(fā)揮分層教學的積極作用。
在課前對知識進行預習,為課堂中學習和理解知識奠定基礎。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導致學生預習的成果也存在差異,所以,老師對學生設置預習內容時要使用分層教學法。部分學生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強,就可以將預習知識在基礎上進行深化,為一些基礎能力較為一般的學生設置基礎的預習內容。學生不僅能夠預習基礎知識,又可以在新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強化鞏固已學知識。比如,在學習“拋物線”這些知識時,讓一些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通過已學知識驗證或推導出標準方程,在預習過程中對已學知識再一次進行鞏固。對于一些能力較為普通的學生,讓他們對拋物線的標準方程、離心率、焦點理解就可以。
在高中數學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存在差距是比較正常的,幾乎每所高校都會有這種現象。老師針對這一現象在課堂提問中使用分層教學法,老師要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選擇性的提問,確保提出的問題適合每一個學生,保證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不會減弱,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會因為知識的理解難度而喪失學習興趣,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積極性。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中的正余弦定理時,老師在課上進行提問題時要通過分層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提問,對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可以提問:如何對正弦定理進行證明?而對其他的一些學生就可以提問:定理對任意三角形均成立嗎?這種分層教學的提問方法,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進而提升學習水平。
數學老師根據當天的教學內容布置課后作業(yè)時,也要注重分層教學方法的使用,依照學生不同的情況進行作業(yè)布置。在布置基礎能力較好的學生的作業(yè)時,要增加作業(yè)問題難度和邏輯性,這樣學生在練習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提供有利條件。對一些基礎一般的學生,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主要以練習和鞏固當日所學的知識為主,適當的增加問題的難度和和數量,使學生鞏固學習方法的同時,掌握應試考試所需要的解題技巧。
在新課改中明確指出,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就需要創(chuàng)新和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分層教學則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這種方法,既方便老師為學生制定教學任務,也有效地增強了數學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