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戲曲家高濂的《玉簪記》,被譽為傳統(tǒng)的十大喜劇之一。它不但是昆曲的經(jīng)典,京劇、越劇、川劇、紹興戲也都有《玉簪記》。故事內容描述的是落難千金陳妙常,為逃難,皈依佛門,與庵主侄子潘必正在道觀相遇相愛的故事。這個發(fā)生在庵里的愛情故事用“以琴傳情”、“以詩傳情”的方式來演繹,提升了雅趣。新版《玉簪記》(以下簡稱《玉簪記》)的舞美制作嘗試把昆曲美學推向更高一層抒情詩化的境界。劇中運用的“琴曲書畫”讓我們回歸到昆曲雅部的傳統(tǒng)。昆曲是用歌與舞把傳統(tǒng)抒情詩意具體表現(xiàn)在舞臺上,表演是昆曲的核心,要為表演留下充分的展示空間。所以《玉簪記》在舞美設計上也把昆曲舞臺極簡、寫意、詩畫的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精致。
書法、繪畫和昆曲行云流水般表演的配合是舞臺設計的最大亮點。由書法家董陽孜、畫家奚淞完成的書畫作品被運用在《玉簪記》的背景、道具、服裝等方面。白描觀音、白描佛手、各式字體的書法都在特定的空間里呈現(xiàn)著不一樣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暗示。整個舞美設計以線條為主,創(chuàng)造出一個純凈流暢的水墨世界。這些線條與演員水袖的動作一脈相承,搭配在一起顯得淡雅脫俗飄逸,而線條所產生的張力又可謂是鋪天蓋地。
畫家奚淞的白描觀音,是用最簡約的筆墨展現(xiàn)樸素潔凈之美。在《玉簪記》中為了與董陽孜狂放的草書融相合,白描觀音的一些線條作了偏向自由的調整。佛手印、佛手蓮花等也作了局部放大呈現(xiàn)。不論是觀音全身像還是局部被放大的佛手,畫面中單純的墨色和大量的留白傳達一種安詳與寧靜,表現(xiàn)了女貞觀清修的生活環(huán)境。與這份清修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董陽孜的書法,她的書法有留白、有交錯、有虛實、有濃淡,行云流水般地順著文字的意象流動,從文字的形式著手,最后卻打破了文字的鉗制,擺脫意義的架構,揮灑自如的沉墨,流露出充沛的生命力,看似自由隨性但卻經(jīng)過縝密的構圖與醞釀。所以說,《玉簪記》里的字畫已融入表演中,同時,也是劇中人物內心活動的一種表達方式。比如《問病》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長幔草書,筆力酣暢淋漓,與背投畫面佛手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們倆的戀情在琴挑中滋長,琴挑之后,必正不知道自己的一片真情妙常是如何看待的,郁郁而病。妙常隨姑母來探望,必正欣喜。但因姑母在場,必正對妙常的情意不敢講也講不清。而妙常對潘必正其實早已生情,兩人在這樣的場合下只能欲言又止。此時的書法和繪畫間的對比就是預示著劇中人當時的內心活動,渲染了這場戲的內心脈絡。又如《秋江》中的“秋江”兩字,董老師運用了草書,她為這兩個字寫了不下五十多遍,一遍比一遍抽象,一遍比一遍似行云流水,正如劇情中所描述的男女主角乘坐一葉扁舟在江上你追我趕,迎風呼喚、情意綿綿,最后在江中相擁道別的澎湃的意境。而且董老師選擇淡墨來書寫,拉伸了舞臺的景深,讓舞臺更有空間感。
《玉簪記》的故事發(fā)生在女貞觀里,因此服裝要非常的淡雅和簡素。服裝設計王童夫婦,在服裝設計上把《琴挑》中男主角服裝上的蘇繡圖案放在一角,采用垂直式的呈現(xiàn),穿上顯得人物修長俊雅。又如女主角的道袍,沒有選擇傳統(tǒng)的菱形紋樣,而是采用了蓮花圖案,蓮花是道與佛教最崇高的符號,感覺清新脫俗,比菱形的好看。然而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玉簪記》服裝的料子顏色都很淡,繡線的顏色就要更淡,但是又要看得見,所以一朵花上的套色都要5種或者以上。為了更寫意,有時候會把女主角身上的蓮花圖案繡于白紗坎上。服裝也是會講故事表達情感的載體之一,如《秋江》一折中,紋樣采用水紋和蓮花來表達男女主角在江上追逐的熾熱情感,同時也給表演增加了飄逸感。
書法、繪畫、精美的戲服等,舞臺上元素很豐富,在極簡、寫意的設計方向下,燈光設計沒有使用濃重的色彩,而是呈現(xiàn)出一種高凈度的透明感,以此來烘托簡素、淡雅的服裝色彩,營造出昆曲的雅致。此劇的燈光設計和服裝設計一樣,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燈光設計需要做“減法”,就好比化裸妝,輕透到不著痕跡?!队耵⒂洝防锏墓适禄径及l(fā)生在女貞觀中,燈光設計運用一些樹影、花影打在地板上,低調的渲染著不同時間、不同場景的氛圍,有時候沒有群場,只是男女主角的戲時,就會突出表演區(qū),把空間層次區(qū)分開來?!肚锝芬徽凼侨宋锴楦袊姲l(fā)、提升的高潮段落,男女主角在江中你追我趕,在舞臺上跑圓場,動作比較大,既要很好的體現(xiàn)水面感覺,又要兼顧燈光不能打在演員身上,電腦燈做出的水面感覺很好的解決了這些。
《玉簪記》的舞美設計,在不妨礙演員表演為前提下,做到了極簡、寫意、詩畫。琴、曲、書、畫一份來自傳統(tǒng)的優(yōu)雅,配上現(xiàn)代的舞臺,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正所謂“因循傳統(tǒng)但不拘泥于傳統(tǒng)”。這種視覺、聽覺上的呈現(xiàn)為我們現(xiàn)代人浮躁的生活帶來了一絲心靈的抒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