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有成
先秦的青銅器通常具有十分精美的裝飾花紋,從嚴謹的裝飾布局上來說,青銅器的美學研究更是一種裝飾藝術思想研究體現了先秦時期人們的美學思想和高超的藝術工藝。青銅時代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它代表著中國古代文化的深刻內涵和高超的設計工藝具有極高的美學研究價值。僅從秦文化博物館及其他博物館中的館藏先秦青銅器件來看,每件青銅器的裝飾圖案都十分的生動形象,莊嚴有力的猛獸圖案,精美華麗的鳳鳥饕餐紋飾,無一不展現著令人叫絕的古代藝術審美思想。館內的青銅器紋飾,形態(tài)各異,姿態(tài)美觀,造型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研究意義,下面我就先秦青銅器的裝飾美學思想方面的研究,提出幾點自己的探討看法。
禮縣秦文化博物館館藏文物的紋飾主要有原始的繩紋、魚紋、簡單的符號等等?,F有館藏文物在三千件以上,其中一組九件套的秦編鐘,整套編鐘造型精美,顯示出極高的鑄造水平,鐘上的紋飾繁復莫測,鐘面還鑄有銘文,工藝的精妙令人拍案叫絕。據介紹,這套編鐘是國內發(fā)現的惟一一套九件一體的秦青銅編鐘,極具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從先秦青銅器的裝飾表面分析,古人的裝飾藝術風格,注重對結構的對稱設計,簡單對稱的排列組合,給人一種直接卻又充滿張力的藝術美感,商周的青銅裝飾技藝十分有趣,青銅器裝飾圖案的布局給人一種莊重整齊的感覺,但在欣賞研究的過程中卻讓觀看者充斥著一種動態(tài)聯系的審美氛圍。這體現了古人追求事物的動態(tài)平衡的一種思想理念,從而整個青銅器的圖形裝飾,給人一種平衡運動的視覺效果。先秦的青銅器紋飾,具有十分重要的符號化意義,他們善于利用經典的符號呈現藝術的美感,他們簡化符號的表現形式,運用簡潔生動的線條,高度的凝練了自己的表達效果,體現了先秦時期的簡化思想風格。我通過分析博物館中大量的先秦青銅飾品,發(fā)現紋樣重復是眾多青銅器的裝飾表達手法,研究比對后發(fā)現,這些紋飾的重復并非復制堆積,而是講究著紋理的回旋和脈絡的切割,從而展現了各種形態(tài)優(yōu)美裝飾華麗的青銅藝術美感。
眾所周知,青銅器藝術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入了文明社會,體現了極高的社會生產能力,先秦的青銅器主要經歷了夏商周三代,這三個重要的歷史時期見證了古代青銅器工藝的逐步提升和社會文化的深度變革。充斥著十分濃厚遠古氣息的青銅器具有著十分經典的裝飾藝術造型,青銅器的紋飾經歷了由饕紋,竊曲紋,再到攻戰(zhàn)紋的風格演變。體現了古人審美水平的逐步提高,古代青銅器的紋飾研究,對于人類社會研究古代歷史變革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和研究價值。
青銅器的紋飾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體現了先秦時期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樸實,智慧的美好天性,從遺址中發(fā)現的鑲嵌元銅器中呈現的獸面紋,體現了先秦青銅器造型裝飾藝術的發(fā)展頂峰,其精湛熟練的技藝,體現了工匠們充滿張力的藝術表現方式,許多青銅器上具有十幾種動物紋飾,動物之間布局合理,留白恰當,圖案細膩精美,浮雕生動有趣,令觀賞者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我發(fā)現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的構圖方式多是簡潔而又明快的,工匠們對于圖示文案的刻畫十分的精致壯美,同時又充滿了藝術表現力,獸面紋和對稱構圖的相結合,使抽象圖案和規(guī)范化模式思想相融合極具藝術感染力,對于現代工藝的美學思想具有很高的學習借鑒價值。商周后期出現的鳳紋,體現了中國青銅器的紋飾發(fā)展,又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每種鳳紋裝飾品都具有各自的主題表現形式,對于現在動物學研究古代鳥類的演進和發(fā)展具有很強的學術研究價值。而到了戰(zhàn)國時期,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紋飾又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各種幾何圖案被增添到了紋飾的排列當中,那時的人們流行在青銅器上撰寫銘文,嚴謹而不失美觀,莊嚴而不失壯麗的表達效果令人驚喜不已。
春秋早期的紋飾出現了龍類交纏的表現形式,各種龍類的圖案環(huán)環(huán)相扣,重疊有度,層層盤旋,姿態(tài)精美華麗,令人贊嘆這種精美與粗曠的風格結合。
通過在對博物館青銅器的欣賞研究,以及對相關專業(yè)書籍的認真分析,發(fā)現古代青銅器的紋飾與裝飾圖案大多是采用金銀錯的鑲嵌方法,具體而言就是鑲嵌法和涂畫法。青銅器裝飾藝術的發(fā)展與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密不可分,工匠們通過青銅器刻畫動物的形態(tài),體現了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從龍鳳到牛羊馬等家畜的刻畫,體現了精神文化和農耕文化的到來。青銅器的紋飾具有奇高的審美研究價值,符號化的裝飾圖案具有特殊的藝術象征,不僅可以幫我們研究先秦時期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還有利于我們傳承中華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可以有效的提升現代審美水平和紋飾裝飾技藝。
[1]李澤厚.美的歷程[M].北京:三聯書店,2009.
[2]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M].修訂本.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2.
[3]張孝光.殷墟青銅器的裝飾藝術·殷墟青銅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