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續(xù)存在的心力衰竭狀態(tài),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乏力等,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常并發(fā)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HUA),高尿酸血癥可導致病人發(fā)生痛風、高血壓病、糖尿病等代謝類疾病,嚴重影響生存質(zhì)量[1],因此尋找有效的治療方式對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癥病人意義重大。相關(guān)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癥病人死亡率和住院率明顯高于血尿酸正常的CHF病人,高尿酸血癥是引起心力衰竭的獨立因素[2-3]。心脈隆注射液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輔助用藥,有改善氣陽兩虛之功效[4];苯溴馬隆片屬苯駢呋喃衍生物,為促尿酸排泄藥,兩者聯(lián)合使用能夠有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5]。本研究探討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苯溴馬隆片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癥病人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癥病人,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齡51歲~84歲(62.98歲±9.63歲)。采取隨機數(shù)法將病人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齡52歲~84歲(62.51歲±9.02歲)。試驗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齡51歲~83歲(63.21歲±8.54歲)。納入標準:①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癥;②自愿參加本次調(diào)查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排除標準:①交流、溝通方面有明顯障礙;②腎功能不健全或具有肝臟疾??;③對本研究藥物過敏及皮試陽性者;④存在心肌梗死及嚴重的心臟疾病。
1.2 試驗儀器及實驗方法
1.2.1 試驗儀器 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機(型號HP5500型); Triage診斷儀[博適(Biosite)公司提供]。
1.2.2 試驗方法 給予所有受試者以常規(guī)治療方式,如利尿劑、血管擴張劑、強心藥物等藥物治療,部分病人存在合并如血脂異常等其他疾病,依據(jù)病人自身的條件進行選擇藥物及劑量。①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方式中增加苯溴馬隆片(昆山龍燈瑞迪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批號:20141208)進行治療,成人每次口服50 mg(1片),每日1次,早餐后服用,堅持服用5 d。②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chǔ)上增加心脈隆注射液(云南騰藥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號:20141124)進行治療,用法用量:每次5 mg/kg體重,靜脈輸注加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200 mL,滴速(20~40)滴/ min,2次/日,08:00與16:00時各靜脈輸注1次。兩組均以5 d為1個療程,堅持治療5 d。
1.3 觀察指標 療效評價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 年試行版制定標準[7]。兩組治療前后心臟超聲指標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機進行測定,對CHF病人運動耐量通過6 min 步行距離進行判定[8]。觀察兩組臨床資料、心臟超聲指標、中醫(yī)證候療效、6 min步行距離、血清尿酸濃度及腦鈉肽(BNP)等指標。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以中位數(shù)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或確切概率法,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試驗組與對照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本次病程、收縮壓、舒張壓、心率、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心功能分級(NYHA)等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比較
2.2 兩組心臟超聲指標比較 兩組在治療前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試驗組LVEDD、LVESD低于對照組,LVEF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臟超聲指標比較(±s)
2.3 兩組中醫(yī)證候療效 對照組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低于試驗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2.4 兩組治療前后6 min步行距離比較 兩組在治療前6 min步行距離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后6min步行距離分別為(475.65±161.25)m、(405.54±145.56)m,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6 min步行距離比較(±s) m
2.5 兩組血清尿酸濃度及BNP變化 兩組在治療前血清尿酸濃度及BN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試驗組血清尿酸濃度及BNP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尿酸濃度及BNP變化(±s)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人群逐漸增大,已引起了醫(yī)學界的關(guān)注[9]。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是呼吸困難、體液潴留及乏力等,此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癥還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臟病等,嚴重影響病人的生存質(zhì)量[10-11]。因此探究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苯溴馬隆片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臨床療效,旨在為臨床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癥提供新的思路與經(jīng)驗。
慢性心力衰竭屬于中醫(yī)學“心衰病”“喘證”“水腫”等范疇,臨床主要以心悸、怔忡,胸悶胸痛,動則喘甚,水腫為主要表現(xiàn),基本病機以氣虛陽虛為本,瘀血水飲為標,治療以益氣溫陽、活血利水為基本治法,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苯溴馬隆片治療該病具有益氣溫陽、活血通絡(luò)之功效。在針對臨床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癥的報道指出,單純的西醫(yī)治療,不能在臨床中有效阻止心力衰竭的進展,不能夠降低心力衰竭的病發(fā)率,因此及時尋找合理有效的方式治療心力衰竭意義重大[12-13]。
本次研究中,兩組病人在治療前LVEDD、LVESD、LVEF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試驗組的LVEDD、LVESD低于對照組,LVEF高于對照組,表明試驗組在接受心脈隆注射液治療后,心臟超聲指標得到了改善,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苯溴馬隆片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臨床療效顯著。心脈隆注射液的成分多為活性氨基酸、核苷酸等,其為復方多肽類制劑,是從動物蜚蠊體內(nèi)提取而來,具有養(yǎng)元補氣、通陽活血之功效,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癥治療效果較為顯著[14]。對照組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低于試驗組,且試驗組與對照組病人在治療后的6 min步行距離分別為(475.65±161.25)m、(405.54±145.56)m,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苯溴馬隆片能夠提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的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延長6 min步行距離,兩者結(jié)合能夠增強病人的療效。心脈隆注射液具有益氣養(yǎng)陰、益氣溫陽、活血等功效,因此在臨床中具有穩(wěn)定心力衰竭病人病情,改善病人的心肌功能的作用。心脈隆注射液在緩解病人癥狀的同時顯著降低BNP 水平,減輕了心力衰竭對于機體的損傷[15]。本研究中兩組病人在治療前血清尿酸濃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治療后血清尿酸濃度分別為(469±49)μmol/L、(308±34)μmol/L,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結(jié)果表明,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苯溴馬隆片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同時,能改善高尿酸血癥,高尿酸血癥的濃度高低與慢性心力衰竭的關(guān)系密切。
心脈隆注射液聯(lián)合苯溴馬隆片能夠改善病人的心臟超聲指標,降低血清尿酸濃度,且中醫(yī)證候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