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倩
江蘇省沭陽縣東關實驗學校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世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和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他們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口語交際對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的讀寫能力,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現(xiàn)狀基本上是:“大部分學校把口語交際教學當作教學的附庸,看作是教學中一項可有可無的內(nèi)容。系統(tǒng)、專項的課程幾乎沒有。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口語交際教學與閱讀、寫作教學具有相等的地位,但在實踐操作中卻與要求有很大的區(qū)別。那么,是哪些因素影響了口語交際的正常教學呢?下面就對這一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導致口語交際教學不受重視的主要原因是口語交際教學內(nèi)容與考試制度的脫軌。當今的教學現(xiàn)狀是口語交際內(nèi)容在考試時基本沒有涉及。所以大部分老師都堅持“考試考什么,就教什么”這一宗旨進行教學,因此,口語交際課幾乎都被取消。據(jù)調(diào)查顯示,口語交際教學在我國小學從未獨立設科,口語交際基本上是依附讀寫教學進行,而且口語交際課有時上有時不上,課時得不到保障。
在應試制度的趨勢下,大部分學生通常只會注重能得分的知識,而忽略了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對口語交際這一內(nèi)容也是懷著不重視的態(tài)度進行學習。除了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導致口語交際教學不能順利開展的因素還包括學生自身經(jīng)歷的匱乏,知識的狹隘,對一些口語交際內(nèi)容無話可說。
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普遍較弱,特別是我們這種偏遠山區(qū)的孩子更是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教學時我們不要對學生要求過高,要循序漸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當學生表達不好或者錯誤的時候,我們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及時的給予學生糾正表達上面的錯誤。讓學生很樂意的接受教師的建議,并且可以使下次盡量少犯甚至不再犯這樣類似的表達錯誤。
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賞識和鼓勵可以極大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愿說?!澳阏f得真好,就像個小小辯論家”“你的聲音真甜,說得條理真清楚”“你一下子能說這么多,太了不起了”等鼓勵的評價語可以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除了在語言上給予學生鼓勵,教學中,我們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獎項予以鼓勵。這樣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學生在準備階段以及說的時候更加積極帶勁。
孩子們最常說的字是“玩”,因為游戲是兒童生活的主題,在教學中,我,不妨多組織適合孩子們的有趣活動,讓孩子們在一個愉快的活動中自然交際,讓他們有話想說,有話可說,言之有物。《有趣的游戲》的教學讓我深有體會。我讓孩子們分組做自己覺得有趣的游戲,孩子們像快樂的小鳥一樣飛出教室,迅速組合好,進入了游戲,當孩子們玩得正高興的時候,我打斷了他們,游戲結束,看著孩子們滿臉的失望,我順勢給孩子提出要求,只要能把游戲說得有趣,就可以繼續(xù)玩。“老鷹捉小雞”的小組說:“雞媽媽張開雙手當翅膀保護我們,老鷹快跑不動了還抓不到我們,還有的同學補充說,我害怕被抓住,所以跑得很快,不敢掉隊。”“丟手絹”的小組說:“我蹲在那兒很緊張,其他同學補充說,我發(fā)現(xiàn)手絹,拿了手絹跑得像飛一樣?!焙⒆觽冊谒麄兪煜さ挠螒蛑?,說出了他們最真實的話,在快樂的活動中進行交際。
教師能參與學生的活動,師會成為學生更想活動的催化劑,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表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睂τ腥さ那楣?jié)、人物,學生們有很大的興趣,教師的參與更讓他們有了動力,在師生共演中,進入情境,實現(xiàn)交際能力的訓練。
口語交際訓練首先要確定話題(選題),交際的話題應來自生活,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也就是說學生的需要是交際的前提,學生感興趣,才愿意說,才有話可說,才有可能說好。制訂目標是實施口語交際教學的前提,設定恰當?shù)慕浑H目標是每一次口語交際的著力點。目標的確定應當體現(xiàn)三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內(nèi)涵,符合實際,兼顧差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圍繞維度,在教學目標的制訂和實施中注意分層,并呈現(xiàn)逐步遞升狀態(tài):先達到什么要求,然后循序漸進地提高要求,再綜合提升交際能力。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有一個達成標準,有一個明確的訓練要求,不能一鍋端,頭頭重,這樣不利于學生口語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
口語交際不同于以往的說話訓練,它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終極目標是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應對的能力。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時,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聽人說話的習慣,引導學生聽別人說話要認真、專注,聽清楚別人表達的意思,抓住別人說話的要領,以便能對別人的話做出及時反應,靈動交際。如何引導學生學會“聽”呢?如在口語交際《我要發(fā)明的機器人》這個內(nèi)容的訓練中,在學生“設計”出自己要發(fā)明的機器人并做了介紹后,大家來評比誰的設計好,誰的設計有問題,你認為他該怎么改進,給他提出改進建議等等,這樣一來,學生就必須先認真聽,注意抓住他人“語言”中的信息,作出相應的回應,“交際”也就開始了。
只要教師準確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創(chuàng)造寬松、愉悅的交際環(huán)境,就能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口語交際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水平,為全面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