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公共選修課是大學課程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每一位大學生學習課程的重要一環(huán)。它是面向全校各類專業(yè)學生開設的課程,一般有學校教務處統一安排,一門大概20左右課時。學生根據學習興趣自行自愿選修。開設自然類公選課是高校針對跨學科、跨專業(yè)學生普及自然科學的重要路徑,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如何提高校公選課的教學以及高效地運用好20節(jié)左右的課時,筆者有幾點體會:
公選課不像專業(yè)課一樣,課時較多,時間充裕,甚至有的專業(yè)課連續(xù)上幾個學期。公選課一般上10周,每周2個課時。如何運用好這20個課時,每周怎么安排上課內容以及進度計劃就變得尤為重要了。筆者認為,上學校公選課不可能像上專業(yè)課一樣,從頭講到尾,從第一章緒論開始講,一直講到第十章、十一章、十二章…,例如上類似普及經濟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公選課,講課的計劃就不能像經濟學專業(yè)課程的傳統講法那樣,從經濟學原理開始講起了,因為那樣講,不僅不夠時間,而且從頭講到尾會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因為這是面向的是全??鐚W科專業(yè)的學生,引起他們愿意學習的興趣才是重要的,只要學生有興趣了,老師上完課后他們自然地愿意主動去愉快的翻讀的書籍,那選修校選課的意義就達成了。那怎么做?怎么設計進度計劃呢?筆者建議,我們不需要從頭講到尾,從緒論開始講,很理論、很系統地講;我們可以先講生活中會遇到的哪些問題,或者有哪些值得我們去關注的點,通過提出我們身邊的一些例子,然后可能看到一些問題,以想把它們解決的一種方式去理解整個經濟運行體系,這樣的話,學生聽完我們的講解就可以對整個經濟學體系有一個骨架的感覺,相信這樣同樣也可達到經濟學專業(yè)傳統課本的系統水平。中間不會有因為從頭講到尾的講課方式由于中途不喜歡而選擇離開的同學。所以,這樣講授相關經濟與數學方面的校公選課的課程進度計劃是獨一無二的,不是任何一本教材所選用的教材的順序,但是這種方式恰恰是適用的、有效的,可以提高公選課的教學質量。
首先我們的課程定位屬于校公選課,所以教學內容不必像傳統課本那樣系統完整,我們只需要知道這門公選課的框架就可以了。例如關于經濟學課程的公選課,首先我們對經濟學有一個全貌概覽,然后舉一些常見的例子,找一些重要的點進行突破就是我們的目標。我們認為不需要遍歷經濟學世界,因為遍歷整個經濟學是無窮無盡的,但只要我們了解經濟學框架,就能很好定位自己,知道我們在哪,意識到經濟對我們的影響就足夠。
另外,關于公選課的講課方式,特別要注意的是盡可能地說大白話,通俗易懂地表達。這種方式是和前面說的講課安排以及教學內容是一脈相承的。因為是公選課,就沒必要有高深的專業(yè)詞匯,不應該有說得多重要的東西讓大家背誦。校選公共課的授課應該是讓學生覺得是輕松的,愉悅的,簡單的,實用并且有意義的。最好能講的深入淺出。比如,對于公選課,傳統課本對于概念的解釋大多數都是用公式描述的,感覺上知識結構是系統的,表達是簡約的,但是對跨學科、跨專業(yè)的學生而言,這也往往也是令人費解的地方。所以我們給他們普及相關概念的時候就可以更多的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這些概念,而不是像傳統書本寫的一樣用公式去理解。此外,筆者還特別建議一種授課方式,如果有任何學生有任何問題或者不理解的,請隨時打斷老師。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令老師講的更徹底,學生學的更深刻。校公選課講授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把握關鍵,重點突破。所以說隨時打斷老師的方式也是公選課授課的可選方式。
總之,如何提高自然類公選課的教學質量,上好這一類的公共課,是一門藝術,也需要經驗的累積,意義也十分重大。本文所提及的幾個技巧可以讓校公選課的教學跟傳統教學完全不一樣,而是變得簡單,有趣,那么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