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要/徐聞縣錦和中學
改革的潮流滾滾而來,在新時代中各種信息充斥著校園,社會上的一些不良行為和怪異思想也不可避免的沖擊著學生,沖擊著學校的德育教育。班級是學校組成的基本部分,班主任自然是班級管理的核心,班主任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夠讓班級有序的運轉,學生工作也就變得有頭有緒。
德育教育包括了家庭德育教育、學校德育教育、社會德育教育,可以說這三種教育貫穿整個人生。家庭和學校的德育教育是社會德育教育的基礎,擁有良好家庭、學校德育教育,將來也更容易容納到社會這個大集體中。再為細小的劃分,學校的德育教育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學校里學生能接受到更系統(tǒng)、更全方位的教育。德育教育主要劃分為幾點:第一點,思想、行為上的道德教育。思想決定了行為,在學校里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誠實、自強、孝順、勤勞、品行好的性格,繼承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yōu)秀品質(zhì)。行為是思想和文化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日常的行為準則在教育大綱中也有一個標準的示范,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和維護這個準則[1]。第二點,道德和政治教育。作為一名學生,道德和政治教育體現(xiàn)在愛國精神、集體榮譽感和法治觀念上。在學生階段,班主任培育學生正確良好的集體意識,熱愛集體,關心班級里需要幫助的同學,努力為班級爭光。第三點,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養(yǎng)成。在學生時代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養(yǎng)成是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三觀的養(yǎng)成非一日之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也將一片光明。這樣的人必將是棟梁之才。
行動是無聲的命令,喊十遍不如做一遍。學生最大的特點是模仿性強,喜歡“跟風”,班主任行為舉動,學生都樂意去模仿。在學校,學生的諸多行為習慣都是在老師影響下潛移默化的形成。文明禮儀從每一天每一件小事做起,一位每天上課衣著整潔,精神抖擻的班主任,班級的學生相信精神也格外飽滿。班主任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自然而然的會影響班級學生思想和行為,在他們心里善良的種子會開始發(fā)芽。無論什么方面都要努力做學生的榜樣,教會他們做人做事,學習上積極進取,做事低調(diào)踏實,做人謙虛上進[2]。
作為班主任要盡職盡責,愛護關心班級的學生。在學生的成長階段難免會遇到許多的問題和煩惱,這些煩惱在他們心里“藏”太久必然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更大的負擔。班主任建立良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這樣在他們遇到難題或者煩惱時做一個傾聽者,傾聽他們的心聲,他們也定會吐露自己的情感,為他們答疑解惑,消除他們心頭的煩惱,放下沉重的包袱,他們才能在成長路上不掉隊。愛人者人恒愛之,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是班主任最初的初衷。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會影響他成為什么樣的人。班級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另一個家,這個家的“家風”要如何去構建呢?班主任的多一點鼓勵,學生會更自信;班主任的多一點表揚,學生會學會感恩;班主任的多一點關愛,學生會變得更有愛。在班級日常教育工作中,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注重賞識教育,表揚學生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更大的潛能;犯錯的學生,盡量給予他們理解,既要指出錯誤的地方,又帶著寬容的心包容他們的小過失。當然,關愛不是溺愛,屢教不改還有較大過失還是要嚴肅對待,萬不能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隨著學習階段的上升,班主任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幫助他們建立足夠的自信。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未來的方向已經(jīng)是一個他們要做出的選擇了。雖然他們還沒有社會經(jīng)驗,沒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沒有對社會更深的認識,但內(nèi)心依舊充滿了無限的憧憬。班主任應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zhì),根據(jù)學生的優(yōu)勢點對他們未來的職業(yè)做一個規(guī)劃。也可以開設一些課程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提高身體素質(zhì),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增強團結協(xié)作能力,讓他們的身心真正的健康成長。借此,幫助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
時代的改變對新一代的青年學子賦予了新的要求,德育教育的良好正確與否決定了他們的作為。作為班主任要從基礎做好,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積極帶動班級的同學參與各種活動,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建設團結互助集體。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揚其長避其短,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規(guī)劃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樹立正確的職業(yè)理想。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真正意義上的提升道德素質(zhì)和修養(yǎng),做愛國的好公民,為建設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