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
圓鎖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給孩子過十二,也就是說等孩子長到十二歲的時候,就會舉行一種“開鎖”的儀式,寓意長大成人了。根據(jù)長輩們的說法,新出生的孩子就會由年長者給他上一把鎖,把他鎖住,等到孩子十二歲的時候再給他解開。十二歲之前把孩子鎖住,意思是在這期間孩子還小,把孩子鎖住能起到消災消難健康成長的作用。等孩子長到十二歲的時候再由長輩儀式性的把鎖打開,寓意孩子從那天開始就長大了,智慧開啟了,以后不論遇到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慢慢磨練,漸漸成熟。
圓鎖作為一種社會風俗在民間流傳至今,它是如何起源并發(fā)展的?以山西為例,按照當?shù)厝说恼f法,小孩子出生以后在未成年期間魂魄不全,每長一歲就會增之一分,并用面做的生肖鎖鎖命,當?shù)绞q的時候才可魂魄齊全,這個時候要舉行開鎖儀式。小孩子的十二歲生日俗稱“圓鎖”,是大人們對孩子即將步入少年時代的一個祝福。又稱“開鎖”、“迷魂鎖”、“圓羊”,它是專給長到十二歲的孩子舉辦的生日儀式。這種風俗習慣很普遍。開鎖,其目的是要給那些即將成人的孩子打開智慧的鎖鏈,讓這個年齡段的從幼年的蒙昧中解脫出來,踏進少年的里程,向著成人成才的方向發(fā)展,讓孩子感到自己已經(jīng)脫離童年,產(chǎn)生加入到大人行列中的信念,自立起來,擺脫依賴心理。據(jù)《大同府志》載:“男子生彌月或周歲,辮紅線鎖帶之。十二歲始蓄發(fā),俱設祭各廟宇或灶臺前。然亦有不行者?!薄皶x地山脈連亙,耕地較少,凡可種之區(qū),無不人煙稠密,雞鳴犬吠相聞。在史料中確實存在關于“圓鎖”的記載。
圓鎖不僅是一種社會風俗,而且大多情況下它被定義為一種禮的象征,說到圓鎖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則是一種地方性的成人禮。中華則是禮儀之邦,儒家文化是禮樂文化,禮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自古以來,禮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中庸》說是“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可見中國的禮儀數(shù)量之多,而《周禮·春官·大宗伯》把五禮坐實為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成年禮則屬于嘉禮中的婚冠之禮。行禮之時,相關規(guī)定異常嚴格,所以參與者都需熟悉掌握相關儀式,一絲不茍,使其中的內(nèi)涵得以體現(xiàn)。儒家認為,成年的時刻是人生的轉(zhuǎn)折關頭,應該有一定的形式進行教育,使之具有成年意識,自覺地負擔起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為此設計了冠禮,它沿用了男子二十歲要舉行成年儀式的傳統(tǒng)。這種儀式在我國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早在兩千多年之前,我國的男孩子、女孩子就有成年儀式。男孩子的成年儀式稱為“冠禮”。因為“男子學到二十歲左右的時候,知識結(jié)構(gòu)大致完備,身體也已經(jīng)發(fā)育成熟,可以獨立面對社會了,所以應該適時舉行成年禮?!迸e行成年禮的目的,是要教育孩子樹立成年意識,從此不要再有依賴家庭和社會的行為,而要成為一名對家庭和社會負責人的成年人,要懂得怎樣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擔當各種角色。古代女子不戴冠,女子的成年禮叫笄禮。笄是插在發(fā)髻上的簪子,女子發(fā)育比男子早,所以滿十五歲之后,男方就可以來提親了。雙方談好了就可以許嫁,這時候就要為她舉行笄禮。笄禮的儀式與冠禮相仿,但要稍微簡單一點,這一天,也要給她取一個表字?!抖Y記》載:“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所以在古代不論男子女子都要有一個成人禮,表示已經(jīng)成年,成人禮的存在可以憑借這種對于禮儀的重視程度提醒將要成年的男子女子你已經(jīng)成年,不能再像孩子一樣不脫兒童習性,要有一定的成人意識,要從心理上成熟,要有一定的責任意識,對自己對家庭要承擔責任。
圓鎖發(fā)軔于山西并且影響到與山西毗鄰的周邊地區(qū),山西與其他周邊地區(qū)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就把圓鎖這種習俗帶了過去,內(nèi)蒙、陜西、河北、山東等地吸收了圓鎖這種成人禮習俗后并且把它傳承了下來。出現(xiàn)了名稱,禮儀上的不同。成人禮作為中國古代五禮之一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現(xiàn)在大部分人對這種成人禮意識已相對淡薄,沒有多少人會專門騰出時間去給孩子舉行成人禮之類的儀式,但是一些地區(qū)就保留了一些成人禮的風俗,圓鎖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山西,陜西,內(nèi)蒙古,河北等地仍然有這種風俗的存在,而在一些地區(qū)卻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種成人儀式,因此,圓鎖作為一種民間風俗被傳承,被提倡,被保留對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風俗的流傳是有一定意義和價值的。
圓鎖習俗作為一種成人禮出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了我國北方一些地區(qū)人民對于中國傳統(tǒng)禮儀的一種重視與傳承,更好的保留了成人禮這一風俗在五禮中的一些禮儀規(guī)范。人的一生是在從小到大、逐步成長的過程中確立他的社會位置。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在社會中的位置也就日益穩(wěn)定地確定下來,其中從兒童到成人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點,這個轉(zhuǎn)折點的標志就是成人儀式。人們對這種成人儀式越重視,成人儀式越復雜越能在孩子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對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種心里暗示,從那一天起,他將不再是孩子,從心里與思想上慢慢成熟了,智慧開啟了,在行為舉止上需要更加注意,承擔起自己身上的責任了。如果一個孩子能通過這一習俗認識到這些,那么這成人禮的意義就超過了其本身的價值了。
注釋
:①彭林.中華傳統(tǒng)禮儀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