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來自東北的女孩,從小到大,從未接觸過戲曲妝,11歲開始學舞蹈,17歲進入歌舞團工作,日常的歌舞演出妝大多是怎么好看怎么化,后來我進了無錫市錫劇院化妝部門,第一次接觸到了戲曲妝。那時傳統(tǒng)戲的演出,演員基本都是自己畫妝,我只需要給演員包頭和管理化妝用品。但隨著這幾年近代戲的創(chuàng)排越來越多,觀眾的審美越來越高,演員在臺上需要更貼近現(xiàn)實,貼近人物,在做到逼真的同時不丟失舞臺的美感。漸漸的,化妝部門的作用不再單單只是包頭和管理化妝用品,隨著我被冠以“化妝師”的頭銜,化妝部門越來越受到重視。演員創(chuàng)造人物的精神面貌,化妝師創(chuàng)造人物的外部特征。
化妝師創(chuàng)造人物的外部物征,需根據演員扮演的各類不同的人物角色和時代背景,以及不同的地位、個性、年齡、地域,在臉形和面部特征各不相同的演員臉上,以唯美為原則,以人物角色為標準,進行藝術夸張的創(chuàng)作手法,使演員在臺上個性鮮明,光彩奪目。
隨著戲曲舞臺的表演形式不斷改革,不斷的多樣化,戲曲化妝也在改革的過程中不斷的吸取、改進,化妝品的種類也豐富起來,從特定的戲曲油彩、定妝粉、腮紅,慢慢加入了眼影、口紅、眼線液、唇線筆、美目貼、假睫毛等現(xiàn)代化妝品,并采用現(xiàn)代的化妝方法,巧妙運用到戲曲化妝中。
戲曲舞臺化妝因為色彩艷麗的服裝搭配和強列的舞臺燈光照明而不同于其它化妝,為了讓舞臺上的演員光、鮮、亮、美,傳統(tǒng)的戲曲油彩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市面上的成品底彩普遍偏暗,遠遠達不到舞臺上光彩照人的效果,而用戲曲油彩調成的底色富有光澤度,鮮亮感。我們只需要肉色或嫩肉色、白色、黃色、紅色這四個顏色就可以調出所需的底彩顏色,一般男性角色偏黃,女性角色偏嫩白,老年角色偏暗。
傳統(tǒng)的打底色是用大拇指根部的肌肉拍打臉部,用指肚拍打鼻梁眼窩等比較立體的位置,因雙手需要粘染大面積的油彩,現(xiàn)在基本發(fā)展為用海綿撲按壓式的涂抹。如果用擦的會不均勻還會留下海綿撲的紋路,顯得面部不干凈,戲曲底妝不同于生活妝,舞臺妝和影視妝,戲曲底妝需要很厚實,一個底妝不僅僅是打了底彩就結束了,一層底彩結束之后需要根據演員的臉型和立體感做調整,一般T區(qū)、面頰、下巴用淺色油彩提亮,顴骨高就不能在顴骨處再提亮了,需要在顴骨的下方凹陷處提亮,但提亮時不能界限分明,要把提亮區(qū)和底彩區(qū)漸變性的過度,下顎如果偏大的要根據角色需要的臉型用暗色調整。
打好底彩之后就是腮紅,用大紅色或橘紅色為主,從眼眶、鼻子兩側開始向外,從眉毛開始往下的區(qū)域以眼睛的外緣為中心,由深到淺漸變的拍打,一直到和底彩合為一體。打腮紅時可以根據臉型來修飾缺陷的地方,圓臉的臉型可以從顴骨處往下拉長,臉比較長的應當橫著拉寬腮紅。腮紅要拍打的顏色鮮亮,如果來回涂抹會讓顏色與底彩混會變暗,上定妝粉后就會泛青,之后同樣要把界限分明的地方過度好,尤其鼻梁處不能過于死板,讓人感覺像是一個面具,鼻梁處的連接要似是而非的跟底彩融合好。
定妝。戲曲的定妝粉一般會偏粉紅或者肉色一些,跟底妝相呼應,從額頭往下拍打,重點區(qū)域是眼窩和鼻翼處,這兩處是整個臉部凹陷最大的地方,用力不到容易產生空洞,用力過度又會出現(xiàn)皺紋,而且鼻翼處容易出油,定妝粉可以多拍些,以防出油反光,其余不均勻和多余的粉可以用筆刷掃掉。底妝后再看妝面,你所需要的臉型和輪廓就成型了。
定妝后會比定妝前顏色淺許多,我們繼續(xù)用大紅色或者橘紅色胭脂,在腮紅區(qū)域按照剛才腮紅的色彩分部刷上一層胭脂,再用倒勾的方法在雙眼皮折痕處先用磚紅再用咖啡色加深,用胭脂再度上色后眼睛會更加色彩艷麗,層次細膩。關于腮紅的顏色,傳統(tǒng)的戲曲妝面一般都是大紅或玫紅色,但隨著舞臺燈光設備的進化和發(fā)展,新型的電腦燈,LED燈慢慢取代了傳統(tǒng)的回光燈?;毓鉄舨捎面u絲燈泡,是暖光,照射在大紅色或玫紅色的腮紅上非常艷麗,但LED光源色溫偏冷,如果也用大紅色或玫紅色的腮紅,在舞臺上會有發(fā)紫或是被燈光相沖而顯得沒有色彩,不飽滿,所以腮紅顏色由大紅或玫紅漸漸變化為珠紅和橘紅,這兩個顏色在新型舞臺燈光下會更鮮艷奪目。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是戲曲妝面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每個人的眼型不同,有丹鳳眼、吊眼、瞇縫眼、圓眼、突眼等等,戲曲舞臺上除去特型人物,大多數(shù)時候都會畫成鳳眼。鳳眼眼形細長,眼尾上翹,翹度適中,眼尾高于眼角,內眼角朝下,比較嫵媚,具有超凡脫俗的神韻,化眼睛可以用一些肉色美目貼或者生絲紗來改變眼型達到想要的效果,之后用黑色油彩或眼線筆來勾繪出既有韻味又順暢的眼線,眼線在眼尾處需要拉長,這種夸張美化才能使遠距離的觀眾看到大而有神的眼睛。
眉毛的形狀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年齡。戲曲畫眉要根據人物、性格以及不同的妝扮來選擇眉型,女性大頭面、頭套、男性書生、武生等等眉型各不相同,戴頭套的花旦或青衣就要化柳葉眉,如果是反派就要化臥龍眉或者須眉,男性孩童化短而粗的小刀眉,女性孩童可以畫平眉,小生需要大刀眉或劍眉來體現(xiàn)男性的粗獷等等。不同人物不同眉型。眉頭的部位要虛化慢慢過渡與鼻梁銜接。為了更讓眉毛更加靈動,眉毛色彩可以不填實,把眉筆削薄從眉峰處根據眉毛的生長方向一筆一筆往眉頭化,眉毛底部略深一些。
畫好媚眼以后可以再刷一些胭脂,把整個妝面的五官揉合更自然、生動。最后畫嘴巴,嘴巴還是要看人物特征,年紀小的口紅顏色可以鮮亮一點,年紀大的則口紅顏色可以深一些。嘴型要根據人物來選擇是平角嘴、上揚嘴角、下掛嘴角、還是一些特型的怪嘴角,通常角色一般都畫元寶嘴,元寶嘴因為嘴型酷似元寶而得名,豐潤飽滿??诩t顏色選大紅色更能提升整個妝面的色彩。
戲曲化妝是必不可少的,化妝是為了讓演員塑造的角色更進一步的接進劇中人物。但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化妝師也應該懂得和劇中人物與舞臺效果相呼應,塑造出舞臺上一個個鮮活、靈動的角色。戲曲化妝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和觀眾審美觀的不斷更新改變,化妝師這一行也需要多用心、多觀察才能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