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志
(沈陽市康平縣小城子九年一貫制學校,遼寧沈陽 110500)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于多媒體的解釋是“可用計算機處理的多種信息載體的統(tǒng)稱,包括文本、聲音、圖形、動畫、圖像、視頻等”。百度百科中這樣解釋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對文字、數據、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與計算機進行實時信息交互的技術,又稱為計算機多媒體技術。”21世紀的今天,多媒體技術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迅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地運用到學科教學中。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恰當運用多媒體技術,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中小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因為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英語知識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地展示給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形、聲、光、色”于一體、資源豐富、內容生動等優(yōu)勢。而我們這些中小學一線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這些優(yōu)勢,把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有效地輔助英語教學。
(1)多媒體技術能夠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痹谥行W英語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愉快的語言學習情境,在這時,“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建構才能變成自身的知識?!倍嗝襟w技術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在情境中感知語言并運用語言,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以中小學英語學習顏色為例,在講解b l a c k,yellow,blue,red,green有關顏色的單詞時,教師可將不同顏色與特定實物聯(lián)系在一起并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給學生:黑色的土地和夜晚,黃色的橙子和麥穗,藍色的天空和海洋,紅色的國旗和花朵,綠色的草地和樹葉。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在藍色的天空下、碧綠的草地上、一群中小學生課間操后升國旗并為優(yōu)秀學生獻花的場景的短片。由于既貼近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又豐富有趣,學生們的注意力被緊緊吸引。在這種愉快的情境中,學生們的身心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能夠迅速掌握學習內容。這樣的教學不僅能有效地組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還被廣大學生深深喜愛。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哲學家、數學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現(xiàn)代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的主觀原因”。由此可見,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對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也是每一位教師的任務。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習課程,又有其學科自身的特點,要求更多單詞、語法的記憶和默背,這難免顯得枯燥乏味。這時,如果教師能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將美妙的音樂、生動的圖畫、適當的視頻,加入到課堂中,創(chuàng)設有趣的、令人愉快的教學情境,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輕松的氛圍里學習到更多的新知識。
例如在教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What's wrong with you?》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并接受本單元的知識點,教師可將不同情況下的事件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成幾幅動畫片,感冒的小男孩正在打噴嚏、擦鼻涕;發(fā)燒的小男孩靜躺在床上,額頭處還貼著退燒貼;小女孩一手拿著水杯,一手拿著藥正準備吃藥;發(fā)燒的小男孩打了一個冷顫。這些動畫放給學生們看時,學生們很容易地記住了“What's wrong with you?”這個句子的含義,并知道了應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們在這樣的情景和動畫中不知不覺地自己去思考、探究、理解句子的提問方式和回答方法,自主完善了認知結構。這樣,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得學生們在愉快的情境中、輕松的氛圍里,在興趣的指引下,完成了英語學習。
(2)多媒體技術可增加知識的信息含量,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提高教學的實際效率。由于多媒體技術本身能使抽象的英語單詞用圖片、聲音、圖畫、視頻等形式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具有化抽象為具象的能力,有利于教師在教學時解決一些問題,尤其是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從而大幅度提高教學的實際效率。
還以學習顏色為例,在講解black,yellow,blue,red,green有關顏色的單詞時。如果不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只能用漢語將顏色的英文意思一一重復很多次,以加強學生的記憶。這樣教學不僅會導致課堂上的氛圍沉悶,也很難讓學生們快速記憶下這些單詞。而如果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動畫《color song》播放給學生們,學生們不僅愛聽愛學,還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英語思維,這時候學生們不必進行單詞的英漢互譯,就能快速理解并學會這些單詞,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效率,這也就進一步提高了教師教學的實際效率。
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能豐富學習內容,增加知識的信息含量,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讓學生們準確掌握更多的知識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對于相近的詞組,學生們往往是在教師講解完的那一刻還明白,可過一會兒又混淆了。通常教師講解時很費心思,學生們學習時很用心思,可記憶卻像沒有心思。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也是一個重要的好方法。例如:在講“In front of”與“In the front of”區(qū)別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做出圖片形式,在“一座房子的面前有一棵樹”的圖片上標記“in front of在…前面”;在“教室的前部有一張大桌子,是老師用的(在教室范圍里面)”的圖片上標記“in the front of在…前部(在某范圍以內)”。這樣以圖片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們,能讓學生們很形象很直觀地感受到詞語的含義,并加深記憶,學生再次看到這兩個短語時就能快速回憶并使用。因此,運用多媒體技術大大提高了教學的實際效率。
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作用。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多媒體教學技術成果在課堂上的展示?!叭伺c人之間的自然語言是最具親和力,最靈活的語言,師生之間課堂上互動性的交流應該是最有效的教和學的途徑。”所以,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必須是教學的輔助工具。而師生之間大量地用英語進行互動和交流應是課堂的主要方式,應注意保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次數并不是越多越好。應避免刻意地追求現(xiàn)代化,更應避免片面追求多媒體豐富多彩的視聽和動畫效果,把課件制作得特別復雜、過于花哨,因為那樣會使學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畫面和圖像上,從而忽視了教學中的知識內容,這種“形式大于內容”的情況會極大地影響教學效果。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在適當的時候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技術,而不是把英語課變成多媒體技術展示課。在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和動畫時,要使其內容清晰、淺顯,易于學生接受。切忌追求花哨,背離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初衷。更要注意,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時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和手段,要重視圖畫、動畫等要與教學內容蘊含的知識點相切合,突出教學過程的重點內容。適時恰當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發(fā)揮其特有的優(yōu)勢。
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應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因為每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為學生所適應的教學風格,多媒體技術應充分展現(xiàn)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師不應在網絡中隨意下載別人已經設計好的多媒體技術成果,而是應該親自創(chuàng)作,按照自己設計的邏輯進程,自然而然地把自身的風格融入到課件等多媒體技術成果中,選用最適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組織教學。這樣既體現(xiàn)自己的教育思想,又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既符合了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輔助”的真正內涵,更加強化了教師在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確實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為中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更豐富的內容、更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它就像一股春風,為中小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教學技術和方法的春天;它更像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催化劑”,刺激英語教學課堂,激活學生的求知欲,幫助教師生動展現(xiàn)更加有趣的、更易于理解的知識;它還像一個“樂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們在愉悅的心情中感受英語的魅力,學習英語。請相信,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重要性,并積極地適時恰當地去運用多媒體技術,那么多媒體技術一定會為我們的英語教學提供更多的幫助和便利。
[1]袁玉芝,陳立華.多媒體教學模式及其理論基礎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4,(5):1-3.
[2]王淑英,曹廣秀.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與整合[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7,(9):123-125.
[3]周亞君.多媒體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企業(yè)導報,2014,(7):178-179.
[4]趙國霞.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合理使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