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艷
(哈爾濱市東安英才學校,黑龍江哈爾濱 150066)
在一線教學二十年時間,我深深感受到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學會學習,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學生學會學習是重要目標之一。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因此教師不能只顧“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而應(yīng)該重視學生“學什么”和“怎樣學”的問題。所謂“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使人終身受益。”作為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應(yīng)把“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作為自己教學的一部分,通過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讓他們掌握學習的有效方法。
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探索方法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必須提高教學效率,這就更體現(xiàn)了科學學習的重要性,學法指導則顯得更為重要。下面說一說平時的教學中我如何在學校所倡導的“師導生探”模式下進行學法指導的做法。
要使學法指導進行有效,必須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重點指導:
要學習好,首先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币驗橛杏媱澗筒粫Χ鵁o序,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有計劃就有了學習目標,就有了學習動力和努力方向,我在教育教學中指導學生制定一個“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長遠目標,讓學生學會根據(jù)不同課型確定每節(jié)課或每一個單元認知小目標,讓學生不斷受到目標的激勵,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指導學生學會課前自學,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最好的途徑。如果不做好課前自學,就會心里無數(shù)。如果做好了課前自學,既可以培養(yǎng)自學能力,又減少了聽課的盲目,加強了聽課效果。在學會學習的前提下,要求學生自己學會用查詞典來掃清閱讀障礙,自己查出經(jīng)典例句,讓學生會學英語,保證學生的課前自學程度,特別注意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學的方法,并進行有目的的指導。
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指導及時復習,有系統(tǒng)的復習,課上認真聽理解知識,課后當天的問題當天解決。
在指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進行學法指導。
學校的“師導生探”教學模式中的“雙還”理念。要把思維和時間還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使用討論活動法。討論法可用于解決學生對語言現(xiàn)象的疑問,對課文的理解,也可用來對語言現(xiàn)象的操練、深化。學生在討論活動中互相啟發(fā)、互相學習,不斷提高語言活動的質(zhì)量。例如,在學主語從句時,可讓學生分組討論所給例句有什么共同點,然后,我再收集各組討論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
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能牢牢記住書中的原句,在練習過程中,先練語調(diào),再練語速,最后訓練,背著脫口而出的能力。以ought to為例,首先,我先讓學生聽磁帶聽出You ought to have breakfast every day.You ought to exercise every day.然后讓學生模仿磁帶大聲朗讀,語調(diào)掌握好了,加快速度, 語速上來了,語感就有了。然后讓學生造句,舉一反三,學生可以把以往知道的短語套用進來,有時,我把一些新的詞組提供給學生,通過反復操練。達到熟練應(yīng)用。書上講動名詞做主語時Eating breakfast makes you healthy.我就提供一些網(wǎng)絡(luò)上的王牌句子。
Finding a good job is not easy these days.Saying is easy.Doing is difficult.Seeing is believing.
這些句子生動鮮活,朗朗上口,學生很容易掌握,同時很容易理解了動名詞做主語的語法含義。一舉兩得。句子掌握了,我便讓學生表演對話,有合適的內(nèi)容讓學生表演英語短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深深地意識到學習、使用英語都要遵守實用原則,作為教師的我們有必要為學生提供實際需要的鮮活的英語。如今,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為課堂的一部分。我充分利用網(wǎng)絡(luò)這一強大資源。課堂中注意綜合運用媒體的文字、聲音尤其是音像資料的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調(diào)動了學生的多種感觀參與,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加深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可以使學生充分利用寶貴的課堂40分鐘,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增加。
班主任教師依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興趣愛好、性格品行、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多方面將學生粗線條地分成四大類:優(yōu)秀、良好、一般、較弱?!皫熡呀Y(jié)合”方式與方法:優(yōu)秀—一般、良好—較弱(差別跨度小)。相結(jié)合為一個共同體,即“師友”,“優(yōu)秀”和“良好”的學生為“小師傅”,“一般”和“較弱”的學生為“小學友”。在實踐過程中,師友搭配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師傅”和“學友”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要實行“動態(tài)管理”。動態(tài)管理時,班主任全權(quán)負責,任課老師積極配合進行微調(diào)。依據(jù)師友的性格、脾氣、存在摩擦等具體情況,老師需要先做好思想工作,再進行拆分和重組,保護互助的有效性。
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應(yīng)該培養(yǎng)孩子在互助學習中共同進步,尤其是小師傅如何指導輔導小學友。在學習過程中,師友互助的效果很好。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為了用不著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重視學法指導,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yīng)該交給學生的。授人以漁,授生以“法”,讓我們在學法指導的路上繼續(xù)努力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