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平
摘 要:聽力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初中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也對學生的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從夯實語音基礎,創(chuàng)設聽力環(huán)境,培養(yǎng)聽力習慣以及加強聽力訓練這四個方面闡述在新課改下如何進行有效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訓練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告訴我們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力技能排在這五種技能的首位,聽力是公認的最難掌握的一項語言技能,它是外語學習的基礎,沒有聽力的發(fā)展就沒有其他技能的發(fā)展。聽的教學是為了培養(yǎng)聽力,教會學生“聽”英語,最終達到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同時也為發(fā)展說、讀、寫服務。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交際能力,教師應當幫助學生不斷提高他們的聽力水平,讓他們成為優(yōu)秀的傾聽者以及交流者,在傾聽和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那么應該如何在新課改下進行有效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呢?筆者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談談幾點淺見。
一、夯實語音基礎,增加詞匯積累
語音教學是對學生進行聽力教學的基礎,因為聽力內容的“基本單位”是單詞。教師應當從七年級教學音標時開始抓起,幫助學生掌握每一個音標,進而能夠準確地發(fā)音,如果學生能夠學習好語音,準確流利地拼讀單詞、朗讀課文,那么,必然能夠提升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聽力水平。
在起始階段,夯實語音基礎需要做到培養(yǎng)學生聽音、辨音和模仿的能力,按照讀音規(guī)則把字母組合和讀音進行聯(lián)系的能力和具有迅速拼讀音標的能力。針對這些能力要求,考慮七年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在課上筆者常常進行“模仿秀”展示——讓學生聽并模仿,模仿最像的評優(yōu)記錄在學習檔案,一個月評一次最佳學員。由于微信的普及運用,筆者充分應用了這一平臺,使語音訓練不僅僅在課堂上,還延伸到課外,學生通過錄音來上交語音作業(yè)(包含拼讀音標和單詞以及朗讀句子),最漂亮的語音作業(yè)在家長群里展示并高調表揚。并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里擁有最多評優(yōu)的學員則勝出,擁有免背誦的機會。通過一系列諸如此類的鼓勵舉措,使追求標準語音成為學生自己想做的事,從而夯實了語音基礎。
二、創(chuàng)設聽力環(huán)境,培養(yǎng)交際能力
聽力主要是在聽的訓練中培養(yǎng)起來的,在聽力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盡量地讓學生多聽,所以良好的聽力環(huán)境對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陣地,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聽力,就必須堅持課堂這一教學主渠道,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聽力環(huán)境,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盡量使用英語來組織教學,學生在開始階段肯定都會覺得不適應,這時教師就要在自己的教學語言中適當?shù)靥砑右恍┲形慕忉?,再根?jù)學生的理解情況逐漸增加英語的比例。這需要一段適應的過程,一旦學生習慣了英語占據(jù)主導地位的課堂聽力環(huán)境,他們便會更加注重聽講,使自己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步調,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思考的習慣。
筆者在上課的前幾分鐘會與學生進行簡單的自由會話,通過引出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與學生交流一些簡單的問題,例如天氣、節(jié)日和班級情況等都是非常好的材料,除此之外,筆者還讓學生輪流上臺來演講一些簡單的英文故事,這些舉措對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聽力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幫助。
三、培養(yǎng)聽力習慣,養(yǎng)成預測信息能力
學生的聽力能力與他們的聽力習慣息息相關,初中階段是學生聽力習慣養(yǎng)成的初始階段,所以在這個時期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聽力習慣的培養(yǎng)?!缎抡n標》對聽前活動的建議是:明確聽的目的,熟悉材料話題,激發(fā)興趣,預測大意,處理關鍵詞。而熟悉材料、明確目的以及預測是初中階段主要培養(yǎng)的三種聽力習慣,其中預測是聽力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養(yǎng)成這種習慣對學生聽力準確性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其可分為聽前預測、聽中預測以及聽后預測。聽前預測指的是聽力開始前根據(jù)題目與選項對聽力材料的大致方向進行預測,聽中預測指的是在聽的過程中根據(jù)關鍵字眼對文章內容進行預測,而聽后預測指的是在聽完聽力后對還未聽出以及不確定的內容進行推理性補充。教師務必要讓學生在初中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特別是預測習慣,讓學生學會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快速理解材料所要表達的意思。
四、加強聽力訓練,全面提升聽力水平
充足的聽力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聽力能力的必要保障,在聽力的過程中不是盲目地聽,而是應該力求做到精聽與泛聽的有效結合。所謂泛聽,指的是先將聽力材料完整地播放一遍,讓學生大致了解文本講的是什么內容,重在對全文的把握;而精聽則是在泛聽的基礎上將目標縮小在某一部分或者是某一句上,重在確保語句的理解。精聽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的基本功,讓他們熟悉外國人語音、語調的變化以及一些常用語、常用句型等,而泛聽的意義在于鞏固精聽的效果,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語言現(xiàn)象,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遵循“泛聽先行,精聽在后,泛精結合”的原則,扎實提高學生在實際交流活動中的聽力,全面提升他們的聽力水平。
當今學生處于信息化的時代,在網(wǎng)絡上有海量的聽力訓練題及題型。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層次找到合適的聽力訓練材料,有基礎版的、提升版的,也有沖刺高分版的,這些訓練有著課內訓練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在全面提升聽力水平上起了大助力。
總之,聽力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做到多種方法的協(xié)同效應,如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做到夯實語音基礎,創(chuàng)設聽力環(huán)境,培養(yǎng)聽力習慣以及加強聽力訓練,持之以恒,一定能夠讓學生的聽力達到理想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艾英.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方法探討[J].南北橋,2017(22):103.
[2]高麗敏.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