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茜
摘 要 數字經濟帶來企業(yè)財務轉型,對會計人員的職業(yè)能力提出新要求,需要大量的管理會計人才。面對數字經濟對會計行業(yè)的沖擊,高職會計專業(yè)應進行管理會計課程改革,加強學生管理會計技能的培養(yǎng),適應數字經濟時代企業(yè)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升級。
關鍵詞 數字經濟 管理會計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7.052
Abstract The digital economy brings about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It requires a large number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talents. Faced with the impac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on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the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profession should carry out the "Management Accounting" curriculum reform,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management accounting skills, and adapt to the demand for accounting talent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Keywords digital economics; management accounting; teaching reform
1 數字經濟對會計行業(yè)的沖擊
1.1 會計工作模式轉型升級
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時代,互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在企業(yè)廣泛應用,會計行業(yè)的工作模式正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如圖1所示,從最初的人工會計過渡到會計電算化,最終實現數字經濟時代的會計信息化。
數字經濟時代,會計工作的重心已不單是核算業(yè)務,伴隨著信息化技術高速發(fā)展,重復、繁瑣的會計核算工作將逐步被財務機器人取代,由計算機系統(tǒng)自動生成會計分錄替代手工錄入憑證已不存在任何技術障礙,會計核算完全可以做到自動化、智能化。會計工作的重心將向參與預測與決策、提供戰(zhàn)略支持、創(chuàng)造價值的管理工作轉移。
1.2 會計核算效率提高,基層從業(yè)人員過剩
財務共享中心作為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在企業(yè)中被廣泛應用,它能夠將企業(yè)不同地點的會計業(yè)務集中處理,保證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提升工作效率。
國際四大會計事務所相繼推出財務機器人,中化集團已試水財務機器人流程,這標志著會計核算工作將進入新階段。財務共享中心和財務機器人的出現,簡化了繁雜的會計核算流程,替代了高頻、重復、耗時的手工會計操作,在提高會計核算效率的同時,節(jié)省了人力,因而出現了基層會計核算人才過剩的局面。
1.3 會計職業(yè)能力需求升級,注重管理會計能力
數字經濟時代,財務效率提高,重心轉移,會計人員一手管錢一手管票的模式即將改變,會計職業(yè)能力需求升級。未來的會計工作要求會計人員在精通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建立業(yè)財融合的思維,加強企業(yè)管理能力的積累,能夠運用財務數據為組織預算預測、風險管理、財務規(guī)劃、績效控制提供支持,即需要會計人員具備管理會計的能力。
1.4 財政部從國家戰(zhàn)略角度對會計行業(yè)提出新要求
2014年財政部相繼發(fā)布《會計改革與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和《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兩部重要文件,文件對我國會計工作進行戰(zhàn)略布局,提出“爭取 3-5 年內,在全國培養(yǎng)出一批管理會計人才,力爭通過5-10 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的總目標。從這兩個重要文件可以看出,會計工作的轉型升級已成必然,現階段是國家推動管理會計體系建立的關鍵時期,國家已經從戰(zhàn)略層面上意識到我國缺乏管理會計人才。
2 數字經濟時代高職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 高職會計人才培養(yǎng)目標面臨升級
伴隨教育改革的推進,高職會計人才培養(yǎng)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數字經濟驅動財務轉型的背景下,會計人才能力需求升級,為保證培養(yǎng)出企業(yè)需要的會計人才,高職會計專業(yè)必須調整以培養(yǎng)“賬目處理”為核心能力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加強學生管理會計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通過加強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提升學生的管理會計能力。
2.2 高職會計教育對管理會計課程重視程度低
由于高職會計教育注重學生賬目處理技能的培養(yǎng),高職學生數學功底薄弱,開展管理會計教學有一定難度,所以管理會計課程常被作為選修課設置,甚至有的高職院校將管理會計課程從會計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刪掉。但是,從會計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看,社會對于管理會計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高效的管理會計課程學習不可或缺。
2.3 高職管理會計課程教學內容滯后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管理會計課程的知識體系沿用十幾年前的理論成果,與財政部日前發(fā)布的《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的框架體系有很大差距,為了適應數字經濟時代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升級,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會計人才,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必須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合理選擇。
2.4 高職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
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較少,教學方法和手段陳舊,很少配置相應的實訓平臺,缺乏有豐富管理會計實踐經驗的教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最終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為了使高職會計教育緊跟會計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緩解高職會計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壓力,開展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尤為迫切。
3 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思路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高職管理會計課程改革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會計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在具備扎實的財務會計能力的基礎上,了解企業(yè)管理業(yè)務流程,培養(yǎng)學生業(yè)財融合意識,鍛煉學生利用財務數據為企業(yè)提供預測、決策的能力。通過課程改革讓學生和教師有危機意識,勇于迎接數字經濟給會計行業(yè)帶來的機會和挑戰(zhàn)。
在進行管理會計課程改革中,要從觀念轉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實踐等方面進行多維度、深層次的教學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會計能力,提升高職會計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能力,使之具備數字經濟時代會計人員職業(yè)能力。
4 數字經濟時代高職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4.1 轉變觀念,提升重視,升級人才培養(yǎng)目標
大多數高職會計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算能力為主,面對數字經濟帶來的會計轉型的挑戰(zhàn),整個高職會計專業(yè)將會受到沖擊。高職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提高職業(yè)教育工作者和會計專業(yè)學生對管理會計課程的重視,必須要有危機意識,升級人才培養(yǎng)目標,從培養(yǎng)“傳統(tǒng)會計”向培養(yǎng)復合型會計轉變,這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會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只有觀念轉變了,頂層設計定位準確了,高職管理會計改革才可能盡快推進。
4.2 更新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課程實施的依據,高職管理會計教學內容更新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第一,對企業(yè)的會計崗位進行調查研究,圍繞企業(yè)會計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管理會計能力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選擇,既能反映管理會計理論又適用于會計職業(yè)崗位能力培養(yǎng)的實際需要;第二,結合財政部發(fā)布的《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和《管理會計應用指引》兩部文件設計課程內容框架,因為這些文件是財政部立足國情,借鑒國際,從我國企業(yè)的實際出發(fā),提出的管理會計理論框架體系和應用指引,參考這些文件對更新高職管理會計的教學內容有現實意義;第三,高職管理會計教學內容的更新應與管理會計職業(yè)資格考試相結合,參照職業(yè)管理會計師CCMA或CMA的資格標準,以崗位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教學內容。
4.3 運用混合教學模式,實現翻轉課堂,提升教學效果
管理會計課程理論深、實踐難,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由于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效率低。課堂上,學生學習管理會計理論時間緊張,沒有時間學習案例和鍛煉管理會計實踐能力,因而管理會計教學深度和廣度有限,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管理會計的教學可以運用混合教學模式,實現翻轉課堂,延伸課堂外延,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教學方式由過去的單一課堂教學拓展為“課前、課中、課后”和“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授課教師先將管理會計理論和案例提前錄制視頻放在線上課堂,課前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與要求在網絡學習平臺反復觀看教學視頻,自主學習,完成課前任務;課上教師根據線上教學平臺學生課前任務的反饋,針對性地講解重點和難點,然后發(fā)布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完成任務,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答疑、解惑、案例的討論和延伸學習;在課后教師仍然繼續(xù)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微信、QQ等方式與學生交流,為學生答疑解惑。
運用混合教學模式,實現翻轉課堂,讓學生課前學理論,課上解決重難點,鍛煉管理會計技能,課后拓展知識,最終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開展學習,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的管理會計技能,提升教學效果。
4.4 加強校企合作,“走出去,請進來”,優(yōu)化師資隊伍
隨著會計人員轉型需求,高職院校管理會計教師也需要積極參與企業(yè)管理實踐,提高管理會計水平。因此,高職院校管理會計教師要“走出去”,讓教師到企業(yè)體驗管理會計的實際工作并積累實戰(zhàn)經驗;參加各類管理會計培訓,考取管理會計職業(yè)資格證如CMA、CCMA等;另一方面將有管理會計經驗的會計專家“請進來”,充實到教師團隊中,定期為學生講授管理會計案例或開展講座,加強校企合作,讓教師走出去,把專家請進來,促進管理會計師資隊伍建設。
5 結束語
數字經濟時代,會計行業(yè)面臨轉型升級,核算型會計人才過剩,管理會計人才稀缺,為了更好的滿足人才市場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保證高職會計專業(yè)學生就業(yè)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高職會計教育要盡快調整人才培養(yǎng)目標,開展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提升學生的管理會計能力,采取積極措施,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培養(yǎng)數字經濟時代需要的高職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計改革與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Z].2016-10-0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Z].2016-10-27.
[3] 胡靜林.管理會計在中國:回顧與展望[J].國際商務財會,2014(11):5-7.
[4] 劉浩博,梅祥娣.“互聯(lián)網+”時代會計機構和人員變化趨勢研究[J].中國總會師,2016(7):84-85.
[5] 諶燦霞.建立基于企業(yè)需求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yǎng)模式[J].財務與會計,2015(18):10-11.
[6] 左占衛(wèi).加強管理會計人才培養(yǎng)的研究[J].商業(yè)會計,2016(3):107-109.
[7] 熊磊.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的構建與實施[J].財會月刊,2015.26(33).
[8] 張寶賢,唐建榮.“互聯(lián)網+”下會計教學模式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J].財會月刊,2017(36):80-86.
[9] 劉穎.高職院校管理會計課程改革的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2(12):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