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莉 李玥婷 胡 君 李 淵 陳 會
1.江西省婦幼保健院藥劑科,江西南昌 330006;2.江西省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西南昌 330006
隨著中藥研究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中藥“飲片入藥,臨用煎湯”的方法,已表現(xiàn)出使用不便、患者依從性差等特點。中藥免煎顆粒是對中藥湯劑劑型改革的一種新嘗試,有文獻報道[1],水煎劑的藥理活性不等于免煎顆粒配方之和,往往大于免煎劑藥理活性。同時,也有研究表明[2-3],中藥免煎顆粒和傳統(tǒng)中藥水煎劑的療效基本一致。由此可見,目前對中藥免煎顆粒與中藥水煎劑的藥用效果存在爭議,兩者藥用效果是否一致,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本研究通過研究兩種不同中藥劑型的抑菌作用,探討紅藤灌腸液免煎顆粒劑是否可替代其中藥飲片,為中藥顆粒劑型的應(yīng)用提供科學(xué)理論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以本院紅藤灌腸液協(xié)定方為基礎(chǔ),主要為紅藤(Sargentodoxae Caulis)、紫花地?。╒iolae Herba)、蒲公英(Taraxaci Herba)、鴨跖草(Commelinae Herba)、敗醬草(Herba Patriniae Cum Radice)、苦參(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中藥飲片購自江西省婦幼保健院中藥房,經(jīng)該院副主任中藥師朱俊老師鑒定,符合《中國藥典》的規(guī)定。免煎顆粒購自華潤三九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紅藤(批號 1701001S)、紫花地?。ㄅ?706001W)、蒲公英(批號1607002W)、鴨跖草(批號1508001W)、敗醬草(批號 1702001S)、苦參(批號 1707001W)。
MH培養(yǎng)基;真菌藥敏培養(yǎng)基(由溫州康泰);Phoenix 100臨床細菌鑒定系統(tǒng)(BD公司);MCO-20A/C培養(yǎng)箱(sanyo公司),BSC-1000ⅡA2 生物安全柜(AIRTECH蘇凈安泰公司),LMQ.C-80E立式滅菌器(山東新華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白色假絲酵母菌,均由江西省人民醫(yī)院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從本院臨床感染患者標(biāo)本中分離得到,經(jīng)過形態(tài)學(xué)和生化學(xué)鑒定。
ATCC 25923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2大腸埃希菌、ATCC 27853銅綠假單胞菌、ATCC 90028白色假絲酵母菌作為質(zhì)控菌株,對上述過程進行全程質(zhì)控。
2.1.1 紅藤灌腸液水煎劑 稱取中藥飲片紅藤30 g,紫花地丁、蒲公英、鴨跖草、敗醬草各15 g,苦參10 g,以上六味,加水1000 ml煎煮3次,每次煮沸半小時,合并3次煎液,濾過,濃縮至50 ml。生藥含量為2 g/ml。
2.1.2 紅藤灌腸液免煎顆粒劑 稱取相當(dāng)于臨床使用量的免煎顆粒紅藤30 g,紫花地丁、蒲公英、鴨跖草、敗醬草各15 g,苦參10 g,無菌蒸餾水50 ml,充分溶解。生藥含量為2 g/ml。
將紅藤灌腸液水煎劑和免煎顆粒劑原液用滅菌蒸餾水進行稀釋,使其生成生藥含量分別為2.00 g/ml、1.00 g/ml、0.50 g/ml、0.25 g/ml的 4 種不同濃度藥液。取以上藥液加入含無菌濾紙片的小瓶內(nèi),每片含量20 μl(在無菌條件下,將直徑=6 mm的圓濾紙片浸入藥液中,取出自然風(fēng)干)。
用接種環(huán)或無菌棉簽挑取瓊脂平板上4~5個形態(tài)相同的菌落,用生理鹽水調(diào)菌液濃度至0.5麥氏比濁標(biāo)準。
稱量MH半成品干粉,以定量蒸餾水混合,121℃下高壓滅菌15 min,降溫至56℃~60℃傾倒至MH瓊脂平板(英國OXCID公司)。
用無菌棉拭蘸取已制備好的菌液,均勻涂布接種于MH瓊脂平板表面,涂接3次,置室溫干燥3~5 min,接種環(huán)密集劃線接種均勻,每種細菌接種4個平板。用無菌鑷子將含藥紙片貼于含菌瓊脂表面,生理鹽水濾紙片為陰性對照,最后,將平板經(jīng)室溫放置15 ml,再置37℃恒溫培養(yǎng)箱內(nèi)培養(yǎng)18~24 h后測量抑菌圈的直徑,觀察結(jié)果。重復(fù)試驗3次。
紙片擴散法:使用游標(biāo)卡尺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測量抑菌圈直徑,取平均值。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biāo)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本研究的體外抑菌實驗中,紅藤灌腸液水煎劑與免煎顆粒劑對金黃色葡萄球、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均存在抑菌圈,有一定抑菌作用,但對白色假絲酵母菌均無明顯抑菌圈,未見抑菌作用。
紅藤灌腸液水煎液與免煎顆粒劑的體外抑菌作用相似,然而各濃度紅藤灌腸液水煎劑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徑大于免煎顆粒劑,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各濃度紅藤灌腸水煎液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抑菌圈直徑小于紅藤灌腸免煎顆粒劑,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表 1)。
現(xiàn)代藥學(xué)書中記載,紅藤能“抗菌消炎,消腫散結(jié),理氣活血,祛風(fēng)殺蟲”,治闌尾炎、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腹痛等[4]。紅藤灌腸液是我院在中藥協(xié)定處方基礎(chǔ)上,選取紅藤、紫花地丁、蒲公英、鴨跖草、敗醬草、苦參等中藥組成的方劑,此方劑經(jīng)過長期臨床觀察,對急、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炎性包塊、尿路感染等所致的腰痛、小腹痛有較好的臨床療效[5]。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紅藤灌腸液水煎劑與免煎顆粒劑對白色假絲酵母菌均無抑菌作用。紅藤灌腸液水煎劑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徑大于免煎顆粒劑,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紅藤灌腸免煎顆粒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抑菌圈直徑大于水煎液,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提示紅藤灌腸水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的抑菌效果優(yōu)于免煎顆粒,紅藤灌腸免煎顆粒對銅綠假單胞菌的抑菌效果優(yōu)于水煎液。從而表明,雖然紅藤灌腸液水煎劑與免煎顆粒劑的體外抑菌作用相似,但抑菌效果仍然存在差異。因此,應(yīng)考慮在煎煮過程中,藥物成分之間可能產(chǎn)生相互作用,從而導(dǎo)致抑菌效果不一致。
表1 不同濃度和劑型藥物紙片擴散法中形成抑菌直徑的比較(mm,±s)
表1 不同濃度和劑型藥物紙片擴散法中形成抑菌直徑的比較(mm,±s)
“-”表示無明顯抑菌圈
組別 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白色假絲酵母菌灌腸液水煎劑濃度2.00 g/ml濃度1.00 g/ml濃度0.50 g/ml濃度0.25 g/ml免煎顆粒劑濃度2.00 g/ml濃度1.00 g/ml濃度0.50 g/ml濃度0.25 g/ml陰性對照組(生理鹽水)10.03±0.32 9.20±0.17 8.57±0.29-10.60±0.36 7.26±0.25--7.80±0.03 7.54±0.05 6.48±0.11-8.67±0.31 7.03±0.06 6.76±0.35-------9.68±0.37 9.03±0.37 7.26±0.05--t灌腸水煎劑與免煎顆粒劑濃度 2.00g/ml比較值P 灌腸水煎劑與免煎顆粒劑濃度 2.00g/ml比較值13.20<0.0001 t灌腸水煎劑與免煎顆粒劑濃度 1.00g/ml比較值P 灌腸水煎劑與免煎顆粒劑濃度 1.00g/ml比較值5.33 0.006 20.55<0.0001 t灌腸水煎劑與免煎顆粒劑濃度 0.50g/ml比較值P 灌腸水煎劑與免煎顆粒劑濃度 0.50g/ml比較值------8.75 0.001 6.76 0.002 11.15<0.0001---- -----------
根據(jù)相關(guān)文獻研究[6-15],方劑中單味藥鴨跖草有抗炎作用,而紅藤、紫花地丁、蒲公英、敗醬草、苦參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目前發(fā)現(xiàn),紅藤、蒲公英、苦參、敗醬草、紫花地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紫花地丁對銅綠假單胞菌有抑菌作用,蒲公英對大腸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均有很強的抗菌作用。但是,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利用紙片擴散法,紅藤灌腸液水煎劑及免煎顆粒對白色假絲酵母菌均未顯示抑菌作用,結(jié)果和相關(guān)報道不一致[16],可能與抑菌實驗方法不同有關(guān)。因此,檢測中藥飲片對真菌的抑菌作用,應(yīng)注意實驗方法的合理選擇。
目前研究中藥的體外抑菌作用實驗方法很多[17-18],紙片擴散法操作簡單,結(jié)果直觀,但對藥物濃度要求較高,并不能精確定量,只適宜作為初篩實驗。后續(xù)將以此研究抑菌結(jié)果為基礎(chǔ),明確紅藤灌腸液協(xié)定方中各味單一中藥的抑菌效果。
綜上所述,紅藤灌腸液水煎劑與其免煎顆粒劑抑菌效果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因此,中藥免煎顆粒仍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不斷改進工藝,從而提高中藥免煎顆粒的藥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