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期是學習語言最敏感、最關鍵的時期,也是儲存詞匯最迅速的時期 在語言教學中,如何豐富幼兒的詞匯呢?怎樣使幼兒的語言訓練取得較好的效果呢?作為班主任,我一直都堅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積極與配班老師達成共識,同心協(xié)力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詞匯 語言 幼兒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7-0038-02
在這十幾年的幼教工作實踐中,我認為語言教育應從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這兩個方面入手。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一)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有話可說
豐富的生活內容與經驗是幼兒語言表達的源泉與基礎,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體驗,幼兒才會有樂于表達和交流的內容,才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成人應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幫助他們積累生活經驗,如引導他們觀察大自然中的日出日落、風雨雷電、花香鳥語、春夏秋冬……教孩子體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為幼兒的觀察對象,生活中的每一種情緒、每一個活動都可以成為幼兒體驗的內容,因此這就需要做個有心人。成人把自己所聞所見所思所感大膽地表述出來,或讓成人把幼兒所說的話記錄下來,使幼兒在語言與文字之間建立聯(lián)系,或者讓幼兒先畫下來再講出來等等。
成人還可以利用圖書、故事、兒歌等形式為幼兒提供表達與交流的機會,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如看圖講述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復述故事或背誦詩歌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的流暢性,這樣還可以讓幼兒在邊讀邊看中培養(yǎng)對文字的興趣。
(二)抓住生活中的各種表達機會,使幼兒有話愿說
一日生活中,幼兒隨時有表達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成人應關注幼兒的想法,滿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種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兒有話愿說。如讓幼兒在講座中學會傾聽與表達,在爭執(zhí)中學習圍繞話題進行辯論,在聊天中學會相互交流,讓幼兒在與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說的樂趣,而這種快樂的情感體驗又會促使幼兒樂于交流與表達。
(三)利用與同伴和成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
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動已有經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兩個幼兒為一件玩具發(fā)生了矛盾,一方想從對方手中拿到玩具,另一方則千方百計不讓對方拿走。雙方在交往過程中都會根據(jù)對方的態(tài)度和行為選擇交往的策略,調整語言與他人溝通,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成人應為幼兒提供與同伴交流的機會,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切實提高語言能力。
二、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應考慮到從豐富幼兒的詞匯量和鼓勵幼兒說完整話這兩方面進行:
(一)豐富幼兒的詞匯量
因為詞匯量的豐富與否,直接影響幼兒口語表達的能力強弱。然而,幼兒詞匯量的積累,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而是在幼兒在長期的語言學習中,周而復始地學習與運用的過程豐富、積累起來的。它根本就沒有捷徑可言,完全依靠教師在語言教學中,與幼兒一起成長,一點一滴地積累和鞏固。
因此,平時我很重視幼兒詞匯量的積累,不僅在各科教學中豐富幼兒的詞匯,還把幼兒要掌握的詞匯進行歸類:名詞、形容詞、動詞、量詞等,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地進行滲透。例如:在《小雞在哪里》故事里的幾個動詞:小花雞蹲在盆子里,小黃雞鉆在椅子下,小黑雞站在石頭上,小白雞躲在樹后面。在講述故事過程中,我就請四名幼兒分別做蹲、站、鉆、躲的動作,使幼兒初步理解這幾個動詞的含義,然后又通過游戲的方法,將“蹲、站、鉆、躲”進行消化。 就是這樣日積月累,幼兒的詞匯量不斷增多,口語表達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
(二)鼓勵幼兒說完整話
幼兒不僅需要掌握許多詞匯,還要學習運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從完整地說一句話到連貫地說一段話,逐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如何引導幼兒說完整話呢?這關系到教師本身的語言教學習慣,假如教師本身上課時就不注意對幼兒提出說完整話的要求,幼兒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是運用簡短的詞表達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習慣,就不利于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因此,我非常重視對幼兒提出說完整話的要求,從小班開始,堅持要求鼓勵幼兒學說完整話。幼兒在回答問題、表述自己的意愿的時候,我總是耐心地引導他們,“請你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講述,好嗎?”對于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的幼兒,他們總是斷斷續(xù)續(xù)地講,有時根本就不能表達清楚,于是,我就利用一些游戲來耐心引導他們說完整話,如:在角色游戲《愛心醫(yī)院》和《百貨商場》利用具體的問題引導幼兒的思維,“請問你要買什么?”“我要買……”,“請問你哪里不舒服?”“我肚子痛……”等等。就這樣,幼兒在說完整話的基礎上,不斷得到鍛煉,口語表達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了。
另外,還利用創(chuàng)編詩歌的方法,讓幼兒把話說得更加連貫、流暢。如仿編詩歌《云彩和風兒》、《梳子》,通過欣賞優(yōu)美的詩歌,幼兒對詩歌產生了興趣,我抓住幼兒這一學習的契機,引導幼兒初步學會按詩歌的格式,創(chuàng)編自己想到的云彩的樣子。
成人與幼兒之間的交往對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成人的語言可為幼兒語言的學習起到示范作用,讓幼兒通過觀察、模仿和學習,積累交流與表達的經驗,理解語言的意義,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事實上,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正是幼兒與他人交往和主動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讓幼兒成為語言的主動學習者、建構者,成人就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敢說、愿說、會說的語言環(huán)境和交流與表達的機會。
作者簡介:
吳艷(1980.10-),女,漢族,安徽肥東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