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劉洪清
2018年6月28日,張盛斌在前臺值班,向企業(yè)勞資人員解答退管服務政策。
人物簡介
張盛斌,1973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曾任沈陽軍區(qū)外長山要塞區(qū)醫(yī)院藥師,中國人民解放軍遼寧省軍區(qū)大連第五干休所藥師,大連市勞動保險公司科員,大連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個體征繳部副部長,大連市企業(yè)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咨詢服務中心)待遇保障部部長、退管部部長、社會化管理服務部部長,現(xiàn)任大連市企業(yè)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先后榮獲大連市學雷鋒標兵,大連市技術推廣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大連市人社局優(yōu)秀黨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遼寧省社會保險經辦管理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大連市人社局記三等功等榮譽稱號。
耿直、豪爽、干練、坦誠……這些形容東北漢子的獨特標簽,在張盛斌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除雷厲風行的豪爽氣之外,在與參保人員、退休人員這些“老朋友”二十年如一日打交道的歷程中,他還練就了樸實、親切、細膩的服務“本領”。
大連市沙河口區(qū)白山路90號,在張盛斌的記憶里那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標志,更是他職業(yè)生涯與青春歷程的一個重要感情符號。上個世紀90年代,一身戎裝的張盛斌服役于遼寧省軍區(qū)大連第五干休所,每天他都要路過白山路,無數(shù)次擦肩而過“大連市勞動保險公司”這個門牌。這到底是個什么公司?那時,在張盛斌心里有一個不解的問號。在干休所與軍隊的離退休老干部和藥劑的瓶瓶罐罐打了8年交道之后,1999年,張盛斌轉業(yè)開啟了新的職業(yè)征程,踏進了大連市勞動保險公司,成為社保的一名生力軍。
彼時,大連的社會保險工作在全國已經頗有名氣,統(tǒng)一制度、統(tǒng)一標準、統(tǒng)一管理和統(tǒng)一調劑使用基金的“四統(tǒng)一”市級統(tǒng)籌“大連模式”被樹立為全國社保的一面紅旗?!爸\兵布陣四五六,鼙鼓聲隆號角急”,就在張盛斌與社保結緣之時,“兩個確保”( 確保企業(yè)離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按時足額發(fā)放,確保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按時足額發(fā)放)的攻堅戰(zhàn)正當其時,張盛斌帶著勇猛的勁頭和新奇勁兒,走進了社保的三尺柜臺開始為社保擴面沖鋒陷陣。在窗口服務工作中,張盛斌感知到了社保在百姓心中的分量,也逐漸認清楚自己肩上所扛的責任。
根據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從2001年開始遼寧省開啟了為期3年的社保“一號工程”攻堅之戰(zhàn)——完善城鎮(zhèn)社會保障體系試點。下崗職工并軌(俗稱“買斷工齡”)以后,社保關系如何接續(xù),這是一次“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驗,涉及遼寧百萬職工的命運轉折和利益調整,這場改革注定脫胎換骨。在企業(yè)參保人數(shù)大量下降的同時,下崗職工并軌之后“蝶變”為個體戶、靈活就業(yè)人員等新身份,如何把靈活就業(yè)人員納入續(xù)保范圍,大連市開啟了一場“擴面的人民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對于時任大連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個體征繳部副部長的張盛斌來說,也是一場“蝶變”。他的那一段記憶依然新鮮而清晰:“中心開設了18個個體繳費窗口,每個窗口前面都排起了續(xù)保的長龍。每個窗口還配備一名保安,因為那時續(xù)保繳費基本上收的都是現(xiàn)金,都用麻袋來裝錢?!?/p>
那段時間,參加養(yǎng)老保險成了大連市民生活中最中心的話題。大連市社保中心發(fā)動工作人員走出大廳,對市內所有繁華商業(yè)街、市場進行逐門逐戶的“地毯式”清查,對每一位個體戶邊調查,邊宣傳,邊動員。同時,全市55個街道退管站加掛了“養(yǎng)老保險服務站”的牌子,深入挖掘擴面潛力,像抓計劃生育工作那樣抓社保擴面,通過分片包干,“梳篦式”排查登記,做到了不漏一戶,不少一人。
2006年11月,張盛斌從擴面征繳一線管社?!斑M口”調往大連市企業(yè)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咨詢服務中心)管社?!俺隹凇薄?/p>
提及“退管服務”,大連社保人同樣有引以為傲之處。1994年6月2日,大連市勞動保險公司增設退離休人員管理部,定編8人,被稱為“中國退管服務第一科”,首開中國企業(yè)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先河。
1996年10月,大連市企業(yè)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作為勞動局直屬單位掛牌成立。其后,這個機構在2001年被合并。后來,陸續(xù)有人大代表建議恢復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2005年大連市進行采暖費改革,由暗補變?yōu)槊餮a,引發(fā)了部分群眾的不滿,市委市政府決定將企業(yè)離退休人員采暖費補貼由建委移交勞動保障局管理。采暖費由暗補改變?yōu)槊餮a以后,大連市退管中心建立了采暖費補貼專項資金籌集和社會化發(fā)放制度,打破了傳統(tǒng)的實報實銷模式,實現(xiàn)了由企業(yè)福利向社會保障制度的轉變,在全國供暖城市中成為創(chuàng)新之舉。
2006年7月,大連市退管中心重新成立。張盛斌來到了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新舞臺,說熟悉,他以前在部隊整天就是和離退休老干部打交道;說陌生,企業(yè)離退休人員是一個新的群體,服務面更廣,服務內容更為豐富。
2018年6月21日,正在服務大廳窗口值班的張盛斌接到了一個從加拿大打來的越洋電話,一位名叫蔣帆的女士為定居海外的母親咨詢養(yǎng)老待遇資格認證問題。張盛斌的第一個反應是越洋長途電話費很貴,當即表示:“您加我的微信吧,這樣溝通交流方便,也能省錢。”后來,蔣帆在微信中咨詢:“我媽媽人不在國內,不知道認證怎么辦?”張盛斌通過線下查詢,微信溝通回復:“您好!今年5月14日收到認證表了,去年5月8日老人做過人臉識別認證,以后只用人臉識別認證就行,認證結果通過手機就能查到。”蔣帆表示:“非常感謝您的幫助,您幫了我們的大忙了,以后可以保持聯(lián)系嗎?”“好的,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一個簡短的越洋長途電話,一個溫暖的微信,解決了跨國認證的難題。
在張盛斌倡導的同城通辦主動式服務中,服務對象已經沒有地理界限之分。西崗區(qū)北京街道辦事處勞動保障事務所所長李梅從事退管服務工作超過20年,最開始服務的對象只有183人,現(xiàn)在已經增加到1.3萬多人。6月中旬,一位名叫福久青峰的日籍老人來到了勞動保障事務所,他要為原在大連退休的妻子福久清子辦理死亡喪葬待遇。雖然福久清子所屬檔案關系并不在北京街道辦事處轄區(qū),李梅還是主動接待了71歲的福久青峰。由于死亡等證明是日文資料,李梅找來翻譯社進行翻譯,對福久清子的養(yǎng)老關系進行查證,聯(lián)系市社保中心支付部審核。由于福久清子早年移居日本,沒有辦理社???,李梅又為老人聯(lián)系銀行開立賬戶,經過近4個小時的忙碌,福久青峰如愿領取到了遺屬的喪葬費20472元。
“我們退管中心在全市社保系統(tǒng)率先推行‘綜合柜員制’?!睋埵⒈蠼榻B,大連市退管中心整合重新設計了社會保障窗口服務功能的總體架構,主要采用綜合柜員制和前臺受理后臺審核制相結合的模式開展社會保障各方面的綜合業(yè)務,將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接收等8大類業(yè)務進行了重新梳理、整合、規(guī)范,全面實現(xiàn)綜合柜員制——“一個窗口經辦,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結”,簡化辦事流程,分流業(yè)務辦理高峰,縮短排隊等候的時間,得到廣泛好評。同時,為了提升服務質量,開設了敬老服務窗口、老年人綠色服務通道,設置了老年人專用座椅,準備了急救箱、輪椅、拐杖、助聽器、老花鏡、飲水機等便民服務設施。
上釣餌,放線,調整浮標,拋竿……2016年6月21日,在第二屆大連市“退管杯”退休人員海灘釣魚交流活動上,72歲的大連石化公司退休人員王名勝在釣魚交流活動現(xiàn)場嫻熟地開始垂釣。王名勝老人年輕的時候就酷愛垂釣,退休后選擇了照看水庫的隱居生活,每天既可以欣賞湖光山色,又能享受垂釣之樂。用王老的話來說:“養(yǎng)老不愁,衣食無憂,陶然生活,怡然自得。”
20多年來,大連市退管中心以1所多樣化老年大學、4級全覆蓋服務平臺、365天全天候服務工作站、100%全跟蹤待遇資格認證、12333全聯(lián)通服務熱線編織成一束美麗的花環(huán)。
2015年11月6日,大連市退管中心成立了退休人員老年大學,開設了書法、國畫、攝影、京劇、舞蹈、樂器、電腦、茶藝、插花、烘焙面點等20余個專業(yè)。張盛斌認為,退休人員老年大學是豐富退休人員精神文化生活、服務文化養(yǎng)老的平臺,是引領退休人員傳遞弘揚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國夢的陣地。
2018年6月28日,在中山公園街道進行著一場退休人員迎七一詩歌朗誦比賽。永順社區(qū)退休人員邱嘉珍聲情并茂地誦讀起《七月里的歌》:“七月里的歌,有火紅的日出滿江河/七月里的歌,有盛開的鮮花千萬朵/七月里有一首頌歌最嘹亮,七月里有十三億人民同聲唱/那就是,那就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百年的風雨幾多坎坷,百年的征途一路高歌/民族的振興繼往開來,偉大的祖國朝氣蓬勃/山河的巨變天藍地闊,人民的福祉牢記心窩/共同的夢想眾志成城,復興的中國朝陽似火……”
77歲的邱嘉珍對社區(qū)退管之家充滿了感情,她9歲的時候就沒有了娘,是靠吃救濟飯長大的?!拔矣幸活w感恩的心,在退管之家里和同伴們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天大的愁都沒有了?!?/p>
全市退休人員大型文娛活動逐年擴大規(guī)模、擴大影響力,已經成為一個叫得響的文化品牌。張盛斌回憶,退休人員文化交流活動最開始是在少年宮等容納數(shù)百人的小場地舉辦,隨著退休人員積極性越來越高,參加的隊伍越來越多,并且很多退休人員心中有一個夢想,希望能登上大連市最高的藝術殿堂——大連市人民文化俱樂部的舞臺,那是能容納數(shù)千人的大型活動場地,場地的設施和設備都是最高檔次,租金也非常昂貴。為了圓退休人員的夢,張盛斌開始想轍,找同學拉關系“走后門”,以幾乎最低的價格將退管文化活動的隊伍拉進了人民文化俱樂部的大舞臺。
鏈接
■先鋒力量數(shù)據榜——
大連市退管中心連續(xù)多年被評為省人社系統(tǒng)先進單位、省老齡工作先進單位,被評為省“敬老文明號”“敬老模范單位”及市級文明單位,并于2013年9月被國家老齡委授予第一屆國家級“敬老文明號”榮譽稱號。2014年12月,在全國老齡辦、民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7部門聯(lián)合開展的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中,大連市退管中心作為全市唯一參評單位,榮獲第六屆“全國敬老模范單位”榮譽稱號,是當時全國人社系統(tǒng)中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單位。目前,大連市有101.37萬名退休人員,實現(xiàn)社會化管理101.08萬人,社會化管理率99.6%,社區(qū)管理100.97萬人,社區(qū)管理率99.4%,接收退休人員人事檔案63.36萬冊。
■致敬最美社保人——
大連市社保中心主任、大連市企業(yè)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咨詢服務中心)原主任李子剛: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張盛斌是一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最美社保人”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鞭策和鼓勵,相信張盛斌在未來老齡事業(yè)的廣闊天地,更有可為。
大連市西崗區(qū)北京街道辦事處社區(qū)退休人員楊桂香:我是2006年納入社會化管理服務的,企業(yè)改制黃了,我們退休老人又找到了新的娘家。以張盛斌為代表領導的大連市退管中心是退休人員的“好家長”,我們在這個溫暖的新家里,學書法、學剪紙、學唱歌,社區(qū)食堂里有老年人的大飯桌,9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吃飯還免費呢。我們還想再多活500年……
大連市沙河口區(qū)中山公園街道辦事處永順社區(qū)退休人員邱嘉珍:我原先在大連第三糧油供應公司工作,企業(yè)黃了之后,我們以為再也沒有家了。大連市退管中心讓我們重新找到了家,我定期參加社區(qū)組織的詩歌朗頌、跳舞、郊游等活動,感覺日子越活越充實,心里越來越踏實,人活的是一口氣,我們老人的精氣神越來越足了,未來的生活更有盼頭。
大連市沙河口區(qū)中山公園街道辦事處勞動保障所所長張惠云:我還有半年時間就要退休了,從1996年起開始干退管服務工作,就再也沒有換過崗位,其間有調整崗位的機會,我都沒有走。在大連市退管中心的領導下,我們街道退管服務對象從200人發(fā)展到1.4萬人,從剛開始的退休老人不理解、不配合,到積極參與打成一片,我們?yōu)楦冻龅男燎谂Ω械叫牢俊T谕斯芊展ぷ髦?,我見證了張盛斌從一名部長成長為副主任,他對敬老愛老工作滿腔熱血,充滿激情,正是有這樣的好帶頭人,我們的退管服務事業(yè)才充滿了陽光。
大連市退管中心退管部部長劉榮:張盛斌是從社保窗口經辦腳踏實地走出來的,他對退休人員的冷暖需求能感同身受,退休人員到退管中心能有賓至如歸的踏實感。
大連市退管中心社會化管理服務部部長佟浩:大連市每年組織開展退休人員活動1.2萬次,有60余萬人次參與。無論是文藝匯演、門球比賽,還是體育健身匯報表演、京劇票友會、釣魚比賽、“重陽節(jié)活動月”等系列活動都開展得有聲有色,社會影響廣泛。每次大型活動,從退休人員的盒飯菜單,到場地安保措施,再到節(jié)目的選拔,張盛斌都親歷親為,起到了表率作用。他在工作中是我們的好領導,生活中是我們的好大哥。
■對話最美社保人——
記者:從服務軍隊離退休干部的藥師到服務企業(yè)離退休人員的管理者,您的職業(yè)歷程始終與老齡事業(yè)息息相關。作為“最美社保人”,您對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是怎樣的認識?
張盛斌:“最美夕陽紅,人間重晚晴。”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是國家的一項民生工程,也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結緣,能夠參與、見證其發(fā)展壯大的歷程,是一種榮幸。大連市企業(yè)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以“為國家盡責,為社會盡力,為老人盡心,替子女盡孝”為己任,開創(chuàng)了中國企業(yè)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先河,使廣大老年人實現(xiàn)了“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人生目標,大大推動了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健康事業(yè)進步?!白蠲郎绫H恕笔且粋€符號,是大連退管服務的一個縮影,我是踩在眾多開創(chuàng)者的足跡上,踏出了一點樣子?!袄衔崂希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彪x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展望未來,在社區(qū)助老、居家養(yǎng)老、智慧養(yǎng)老等方面還需要我們不斷砥礪前行。
“花最少的錢,為老人帶來最大的快樂!值!”張盛斌篤信“傾灑真情為夕陽,桑榆晚霞情更濃”。社會化管理服務要把退休人員當成自己的父母,就要做到以一張張笑臉“孝敬”親人,用一個個行動“孝敬”親人。
說起“走后門”,張盛斌還記起了一樁事情。有一天,一位市領導主動打電話過來,想通融關系走一下“后門”。原來這位市領導的父母酷愛文藝活動,希望參加退休人員合唱隊的表演。這是情理之中的“后門”,也讓張盛斌感受到了退管活動的影響力,從事退管服務工作的榮譽感。
如何在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上下功夫、樹品牌,街道社區(qū)是退管服務的落腳點和主陣地,張盛斌做得最多的功課是下社區(qū)調研,各街道社區(qū)也爭先恐后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出實招。如大連市桂林街道推出“一檔二卡三上門四必訪”系列服務,即為6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建立健康檔案;為退休人員發(fā)放“健康家庭俱樂部會員卡”和“健康互助卡”;對行動不便的退休人員,堅持送基本養(yǎng)老金上門、送醫(yī)送藥上門、送蔬菜糧油上門;對80歲以上的高齡人員,實行本人生日、紅白喜事、生活困難、突發(fā)事件四必訪。
同時,為建立敬老志愿服務工作的長效機制,大連市退管中心成立了3支敬老服務志愿者隊伍,充分發(fā)揮管理服務優(yōu)勢,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各種需求,上門開展扶老助困、應急救助、家政服務、走訪慰問等多方面的敬老志愿服務;全市各級退管機構也成立了400余支為老服務志愿者隊伍,開展“時間銀行”“暖巢管家”“一鍵通”等志愿為老服務,平均每年提供志愿上門為老服務2萬余次,服務老年人10萬余人次。
最近,讓張盛斌感到最為欣慰的一樁事情就是,大連市從2017年1月起就取消了退休人員社區(qū)集中待遇資格認證。在大連市退管中心原主任李子剛的決策下,“讓數(shù)據多跑路,讓退休人員少跑腿”,依托“互聯(lián)網+”平臺,經大連市人社局協(xié)調協(xié)同,通過與全市民政、醫(yī)保、省信息平臺(包括全省公安、民政、司法數(shù)據)等多渠道數(shù)據比對,建立以多部門數(shù)據聯(lián)動比對為主,以社區(qū)認證為輔的認證體系,每月對領取待遇人員進行比對認證,發(fā)現(xiàn)提示死亡、服刑人員,通過社區(qū)居(村)委會進行核實認證,實現(xiàn)待遇資格認證人性化、信息化、一體化?!拔覀兲崆耙荒甓鄬崿F(xiàn)了人社部近期關于取消集中認證的工作要求。”張盛斌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