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未
2016年7月,人社部發(fā)布《關于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在全國15個城市建立“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y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為失能老人護理服務的需求提供了制度保障。
為加深對老年人護理和保障問題的了解,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聯合團中央,于2017年7—9月在全國24個城市/地區(qū)(包括試點組和對照組各12個城市/地區(qū))進行了針對60歲(含)以上老年人群的長期護理專項調研,回收有效問卷28796份。本文利用該調研數據分析調查地區(qū)老年人生活活動能力及依賴等級,并梳理處于不同人生階段的老年人在護理服務模式、服務時間、服務費用等方面的缺口或負擔,為制定相關保險及產業(yè)政策提供依據和建議。
本文采取基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巴塞爾指數來評估老年人失能狀態(tài)。巴塞爾指數是國際第一代失能狀態(tài)評估工具,目前也廣泛運用于我國地方長期護理保險的試點政策中。結果顯示,調查地區(qū)老年人中有7.21%處于重度失能狀態(tài),生活完全依賴他人照料;其中,男性和女性重度失能率分別為6.68%和7.76%。如果加上中度失能人群,調查地區(qū)老年人總失能率達到16.55%。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fā)現在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設計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三大特殊群體。
首先是70—79歲的老年人。70歲是失能狀況變化的重要轉折期,這個年齡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出現顯著下降:受訪人群重度失能率從60—69歲的5.3%上升至8.8%,并且隨著年齡增長而持續(xù)退化。
其次是女性老年人。女性不僅整體失能率比男性要高,且自理能力退化的速度顯著高于男性。2015年我國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79.34歲,高于男性的73.64歲。如果調查發(fā)現的退化趨勢保持不變,未來將有大量重度失能的高齡女性需要依賴他人照料,給老年人自己、其家庭以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第三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AD)。失能人群有很高的AD患病率,并且隨著失能狀態(tài)的加劇,并發(fā)AD的幾率快速上升。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老年人,在重度失能人群中罹患AD的比例都比中度失能人群上升了100%,有的甚至更高。80歲以上的重度失能老年人更是“高危”人群,AD患病率達14.5%。
以上分析顯示,年齡是影響老年人失能狀態(tài)和服務需要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將受訪人群分為60—69歲、70—79歲、超過80歲三個年齡組,從護理服務需要、服務模式、費用負擔、時間缺口等多個維度,刻畫處于不同人生階段老年人的護理服務使用情況,為迅速了解老年人個性化的服務需要,精準定位相關政策及發(fā)展策略提供參考。相關研究結果見下表。
縱觀三個年齡段老年人的護理服務使用情況,不難發(fā)現,對老年人來說,70歲的年齡在身體機能和護理服務兩方面都是一個艱難的門檻。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使用專業(yè)服務的幾率較大,相應費用水平和經濟負擔較輕,本人和子女的分擔比例也較均衡。而當老年人年齡超過70歲,一方面身體機能出現較明顯的衰退,對護理服務的需要開始凸顯,但另一方面合適的專業(yè)護理資源短缺,他們開始面臨很多困擾“高齡”老年人的服務問題,服務需要和服務供給之間的缺口開始擴大,而這一缺口主要由家屬尤其是子女來填補。
除服務需要外,中高齡和高齡老年人的護理費用也顯著上升,在第三方支付體系缺失的情況下,大部分負擔也同樣落在子女身上。特別是處于費用分布高端的老年人,其家庭承擔的護理負擔和經濟負擔令人堪憂。
加快發(fā)展專業(yè)護理服務體系。分析發(fā)現,調查地區(qū)存在較為顯著的護理服務和保障供給雙缺失問題,因此,我國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恰逢其時。但從老年人護理群像反映的情況來看,在推進保障制度建設、減輕個人費用負擔的同時,發(fā)展專業(yè)護理服務體系特別是適合中高齡及高齡老年人需要的服務體系也同樣迫切。
表 不同年齡組老年人護理服務情況
充分關注不同老年人群的特殊需要。服務體系建設應充分關注每個年齡階段老年人不同的需要和服務缺口,從“痛處”著手,有針對性地加強護理服務供給。
首先,為減輕社會護理服務供給及資金壓力,無論是老年人自身,還是我國健康服務體系,都需要重視即將進入70歲年齡段人群的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服務。
其次,對于已經失能的老年人來說,“低齡”“中齡”“高齡”老年人這三個群體的需要和面臨的服務缺口不盡相同,需有針對性地加強護理服務供給。比如,提供低齡老年人更需要的居家專業(yè)護理,特別是每天服務時間較短的個人護理服務,以及服務時間較長或服務內容豐富的生活照料和基本醫(yī)護服務。而對于高齡老年人尤其是80歲以上老年人,除了居家護理外,還應加快養(yǎng)老院、護理院等專業(yè)機構建設,在具體服務項目方面,為他們提供持續(xù)時間更長、護理人員更穩(wěn)定的護理服務。
再次,女性的失能率和自理能力退化速度都顯著高于男性,因此也必須在疾病預防、健康管理和護理保障等方面加強對女性老年人的服務及保護。
最后,為應對失智老人護理的挑戰(zhàn),必須使用合理的評估工具,充分反映失智對失能等級及相應護理需要的影響。此外,加快培育能滿足失智老人特殊需要的服務模式及服務資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