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妮秀 梁靜 沙婷
(武警江蘇總隊醫(yī)院 江蘇 揚州 225000)
結直腸癌在臨床正較為常見,將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目前臨床中主要使用腹腔鏡方式進行根治手術,能夠獲得顯著效果[1]。然而若想提升患者的預后質量,則需要予以相應的護理方式,臨床護理人員主要采用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模式,可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2],本文將進行如下報道。
選擇2015年12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行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依照護理層級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對照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齡為58~67歲,平均年齡為(62.5±4.9)歲;試驗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齡為59~67歲,平均年齡為(63.1±5.1)歲。納入標準:(1)均符合結直腸癌的臨床診斷標準;(2)未患有其他惡性腫瘤疾病。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的心、肝、腎等合并癥;(2)患有嚴重的意識障礙癥狀?;颊呒覍僮栽负炇鹬橥鈺⒃卺t(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并監(jiān)督的情況下進行本實驗。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之間的性別、年齡、病情等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即對患者予以藥物與簡單的手術護理等。
試驗組予以優(yōu)質護理:(1)術前護理。手術前1d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探視,以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同時需要向患者講解手術過程與相關的注意事項,從而使患者加深注意,并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從而消除其不良心理,積極配合手術。(2)皮膚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手術部位的皮膚進行清潔,以免發(fā)生感染現(xiàn)象,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做好備皮工作。(3)腸胃護理。在手術前3d使患者進食流食并對其使用制菌藥物,在手術前1d對患者進行灌腸,以免對手術造成不良影響。(4)術前準備。護理人員需要輔助醫(yī)生進行良好的術前準備,包括檢查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與二氧化碳氣體的充足性,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器械設備進行嚴格的消毒。(5)手術室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基本信息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后使患者采取舒適體位,并對患者進行靜脈穿刺、硬麻穿刺與氣管插管等工作。在手術過程中能夠護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醫(yī)生的指導進行操作,并加強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的觀察。手術過后需要做好器械的清點,并進行嚴格記錄。
(1)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非常滿意,患者完全接受護理人員的工作方式;一般滿意,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護理人員的工作方式;不滿意,患者無法接受護理人員的工作方式。
(2)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與腸道功能術后恢復時間。
建立Excel數(shù)據(jù)庫對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分析,分析軟件工具S P S S20.0,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方差表示且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χ2檢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試驗組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試驗組的手術時間與腸道功能術后恢復時間分別為(121.36±17.63)min與(25.08±2.07)h,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69.52±23.71)min與(33.54±2.17)h,差異顯著(t=7.985與13.820,P均為0.000)。
目前腹腔鏡手術對于結直腸癌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然而由于患者缺少相應的醫(yī)學常識,進而導致在手術過程中與術后出現(xiàn)一定的不良事件[3],因而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臨床中主要使用手術室優(yōu)質護理模式,此種模式包括術后、術中與術后的全過程護理,主要包括皮膚護理、腸胃護理、舒適體位護理等,通過此種護理模式,使得患者能夠獲得全面的照顧,并且能夠有效縮小患者的手術創(chuàng)傷,因而能夠有效的縮短術后恢復時間,提升護理滿意度。依據(jù)本項研究結果可知,患者的臨床護理總滿意度高達87.50%,并且手術時間與腸道功能術后恢復時間明顯縮短,主要原因在于此種護理模式能夠使患者獲得較大程度的舒適感,并且通過加強對患者的觀察,使得諸多不良反應能得到有效的避免,加之與醫(yī)生有效的配合,因而縮短手術時間與恢復時間,此種護理模式可作為今后護理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的首選方式,但臨床護理人員仍然需要加強對護理模式的趕緊,從而發(fā)揮更佳的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