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京 程秀華 王侶珍
隨著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深入開展,護理人員溝通能力已成為反映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且被國際護理界認為是最能體現(xiàn)護理人員職業(yè)價值的三大行為之一,是護士必備技能之一[1]。醫(yī)學影像學的發(fā)展使放射檢查成為診斷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進行增強CT/MRI檢查患者也日益增多[2-3]。檢查過程中,患者常因各種原因產生恐懼、緊張、焦慮心理,導致檢查不能順利進行,影響圖像質量及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有的患者還會因對比劑使用發(fā)生惡心嘔吐、發(fā)熱、面色潮紅等不良反應。為了保證增強 CT/MRI 檢查效果,放射科護理人員需向患者介紹增強 CT/MRI 檢查前告知注意事項、風險評估篩查、檢查中及檢查后注意事項等,涉及諸多交流溝通環(huán)節(jié),因此確保溝通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CICARE溝通模式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綜合醫(yī)院提出的一種以流程為導向的溝通方式,他通過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6個步驟與患者溝通。CICARE由構成溝通構架6個步驟關鍵詞的首字母組成,即C,接觸(connect);I,介紹(introduce);C,溝通(communicate); A,詢問(ask);R,回答(respond);E,離開(exit)[4]。為滿足患者心理需求,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圖像質量,減少對比劑不良反應,我院放射介入科將CICARE溝通模式應用于護理服務中,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2月實施CICARE溝通模式前在我科行增強CT/MRI掃描的17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8年3-4月實施CICARE溝通模式后的17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患者能夠獨立完成問卷調查;患者無聽力、視力、語言溝通障礙,能夠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對照組,男88例,女82例;年齡 28~72歲,平均(39.21±1.3)歲;肺癌患者58例,肺動脈栓塞16例,肝癌患者54例,脾功能亢進患者42例;文化程度為大學及以上26例,中學及中專117例,小學及文盲27例。觀察組男84例,女86例;年齡26~74歲,平均(41.3±1.1)歲;肺癌患者51例,肺動脈栓塞18例,肝癌患者57例,脾功能亢進患者44例;文化程度為大學及以上21例,中學及中專119例,小學及文盲3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說教的溝通方式,未經溝通技巧專項培訓,無統(tǒng)一的溝通材料及溝通內容要求,護理人員憑個人經驗向患者解釋溝通。觀察組應用CICARE溝通模式與患者進行溝通。
1.2.1 確定溝通模板
護士長根據溝通場景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溝通模擬演習,演習結束后大家共同討論,對重點溝通內容從多個層面進行完善統(tǒng)一后,制訂出全體護理人員認同的CICARE溝通模版。
1.2.2 CICARE溝通模式的實施
①組織全科護理人員進行學習,了解CICARE溝通模式的內容重要性以及增強CT/MRI掃描患者的溝通模板。②學習CICARE溝通流程,確保每個成員熟練掌握具體步驟和實施方法,要求具體流程貫穿操作前、中、后。C:向患者打招呼,使用合適的稱呼方式。I:向患者自我介紹,說明將要提供的服務內容。C:(操作前)告知增強CT/MRI掃描操作的評估方法,對比劑使用的目的、方法及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操作中)告知檢查及防護注意事項,(操作后)告知不良反應預防與觀察。A:詢問患者即時的感受,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R:詢問患者是否有其他疑問,耐心進行解答。E:感謝配合,有禮貌與患者告別。 ③護士長組織每月開展角色情景模擬演練及考核,使護理人員真切地體驗患者心理感受,更有助于人性化照護理念[5]的建立。
檢查后,觀察2組患者心率及血壓波動、焦慮情緒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①心率波動的標準為心跳>100次/min或者<60次/min;患者舒張壓波動的標準為<60 mmHg 或者>95 mmHg(1 kPa=7.5 mmHg),收縮壓波動的標準為<90 mmHg 或者>160 mmHg[6]。②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7]評估患者焦慮程度,≥50分為焦慮,<50分為無焦慮。③對比劑不良反應情況:輕度反應,惡心、嘔吐、發(fā)熱、頭痛、局部蕁麻疹等; 中度反應, 氣促、氣喘、胸悶、結膜充血、面部紅腫、泛發(fā)性蕁麻疹; 重度反應,呼吸困難、意識模糊、面色蒼白、大汗等[6]。
觀察組心率、血壓波動及焦慮情緒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心率波動、血壓波動和焦慮的發(fā)生率比較 [n=170,例(%)]
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輕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例)
注:2組比較,Z=-2.460,P=0.014
增強CT/MRI掃描相比于傳統(tǒng)掃描速度快,圖像質量更高,診斷準確性更高[8]。但患者常因各種原因產生恐懼、緊張、焦慮心理,導致檢查不能順利進行,影響圖像質量及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還會因對比劑使用導致惡心嘔吐、發(fā)熱、面色潮紅等不良反應。CICARE模式是將先進的溝通理論和心理學融入到操作中,通過標準化溝通流程的使用,使護患間的溝通變得規(guī)范、有序。本研究將CICARE溝通模式應用于增強CT/MRI患者溝通中,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心率波動、血壓波動、焦慮情緒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對比劑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也輕于對照組,可能由于檢查過程中通過標準化語言的干預轉移了患者的注意力,幫助患者了解檢查的過程,滿足了患者軀體、心理、社會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有效緩解了患者因環(huán)境的改變所產生的心理恐懼和孤獨感,提高了其心理上的耐受力[9],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壓力,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CICARE溝通模式的應用在短時間內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和能力。放射科護理人員除了應掌握對比劑不良反應處理流程、高壓注射給藥等專業(yè)知識,良好的溝通技巧也必不可少,CICARE溝通模式將難以量化的內容(口號式的語言或概念)采用流程化和標準化的方式來表現(xiàn),簡明扼要,便于具體操作,又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針對增強CT/MRI掃描患者的溝通模板制定、培訓、演練及實施,護理人員溝通能力明顯提高,同時也使患者在整個檢查過程中能更有效地配合檢查,有助于檢查準確度的提高,在掃描結束后護理人員通過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促進護患的和諧。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一問一答”的有效溝通,改變了護理人員講、患者聽的被動式服務,增加患者的參與度,讓患者感到被接納和尊重,讓患者在整個檢查過程中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心和人性的溫暖。
綜上所述,CICARE溝通模式在放射科護理人員針對增強CT/MRI掃描患者的應用中效果確切,緩解了患者心理壓力,減少了對比劑使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高了護理人員溝通能力,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