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寧宜國 張鴻艷 張露 王莉 劉琰 黃勇進 范敬東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人民群眾健康保障的重視,婦女健康問題也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絕經期婦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合成和分泌卵巢激素的量逐漸減少,從而使體內性激素之間的平衡發(fā)生很大變化,引起許多生理功能紊亂,導致心、腦、血管病變增多,發(fā)生骨質疏松等問題[1~3]。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目前針對血漿Hcy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冠心病和其他心腦血管疾病上[4,5]。徐燁婷等[6]研究指出,高血壓病史、收縮壓、年齡、LDL-C、Hcy、HbA1c、踝臂指數可能參與了2型糖尿病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到〉萚7]在Hcy對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影響的研究中認為,LDL-C、HbA1c及Hcy是老年女性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獨立危險因素。關于Hcy在圍絕經期婦女中的流行病學特點,目前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Hcy水平與絕經期臨床特征之間的關系,為絕經期婦女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和健康指導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健康體檢人群2 033例,平均年齡(48.4±5.1)歲。其中絕經前期884例,圍絕經期457例,絕經期692例。圍絕經期診斷標準:≥2次月經周期改變≥7 d,停經<12個月。絕經期診斷標準:婦女自然絕經1年以上,血清卵泡雌激素水平≥40mIU/L 。納入標準:①年齡20~80歲的育齡和絕經期婦女;②意識清楚,語言表達能力正常,能與調查人員進行正常溝通;③與研究者進行研究目的溝通后,研究對象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既往有內分泌及心血管疾病史者;②既往曾經服用降脂藥、類固醇激素藥物、抗凝藥物及影響Hcy水平藥物者;③排除腦卒中、老年癡呆等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無法采集相關信息和精神分裂癥患者;④長期有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者。本研究的開展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納入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符合項目條件的健康體檢女性于清晨空腹抽取血標本,測定血漿Hcy水平。Hcy檢測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試劑盒購自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檢測儀器為邁瑞SAL8000生化免疫級聯體,Hcy正常參考范圍:5~15μmol/L,檢測線性范圍:1.0~40.0μmol/L,檢測的重復性:變異系數≤4.0%,批間差≤6.0%。此外,由專業(yè)人員對所有納入對象的臨床資料如:年齡、吸煙史、飲酒史、體質指數(BMI)、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史等進行記錄,BMI計算方法為體重/身高2(kg/m2)。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正態(tài)分布數據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正態(tài)分布數據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檢驗。Logistic回歸分析計算血漿Hcy水平預測心血管疾病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和 95% 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基本信息 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基本信息見表1。三組吸煙史和飲酒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三組間在年齡、BMI、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史、腦梗死史上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兩比較結果顯示,絕經前期和圍絕經期組的年齡、BMI、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史、腦梗死史百分比均低于絕經期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絕經前期和圍絕經期兩組之間年齡、BMI、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史、腦梗死史百分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研究對象的臨床基本信息[n(%)]
2.2 血漿Hcy水平比較 絕經前期、圍絕經期和絕經期研究對象血漿Hcy水平分別為(7.5±0.5)μmol/L、(7.7±0.6)μmol/L 和(9.1±0.8)μmol/L。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三組間血漿Hcy水平具有顯著性差異(P=0.035)。兩兩比較結果顯示,絕經前期和圍絕經期組的血漿Hcy水平均低于絕經期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絕經前期和圍絕經期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血漿Hcy水平與絕經期女性臨床特征的關系如表2所示,絕經期女性血漿Hcy水平與年齡(R2=0.297,P<0.001)、冠心病史(R2=0.289,P<0.001)和腦梗死史(R2=0.304,P<0.001)呈線性關聯。而不同年齡、吸煙史、飲酒史和BMI患者中,各組血漿Hcy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血漿Hcy水平與絕經期女性臨床特征的關系
2.4 血漿Hcy水平與女性心腦血管發(fā)病的風險評估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單因素分析顯示,血漿高Hcy水平、年齡、高血壓和高血脂是女性心腦血管發(fā)病的危險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顯示,在校正年齡、吸煙史、飲酒史等因素影響后,血漿高Hcy水平和高血脂仍是女性心腦血管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表3 血漿Hcy水平與女性心腦血管發(fā)病的風險評估
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女性在絕經期前后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差異顯著,提示絕經期的激素改變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產生影響,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率上升成為女性絕經后面臨的重大健康威脅[8,9]。由于多數女性對自身激素改變缺乏認識,意識不到雌激素對血脂代謝的調節(jié)作用,對骨代謝的維持作用,對心血管功能的保護作用,導致圍絕經期的健康體檢和激素替代治療等科學規(guī)范的干預措施不夠,最終發(fā)生心腦血管等疾病,影響絕經后婦女的生活質量。因此圍絕經期婦女及時進行體檢,結合生化指標早期給予正確的干預和規(guī)范治療,對絕經后婦女的遠期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Hcy水平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是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我們選擇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Hcy生化指標,測定其水平,為圍絕經期婦女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預防提供相關數據。如果圍絕經期前后Hcy水平差異顯著,則健康體檢時對圍絕經期婦女等高危人群進行Hcy篩查,可以提前優(yōu)化或改善圍絕經期的干預措施。
本研究通過對2 033例于我院健康體檢的女性人群進行分析,發(fā)現絕經期婦女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絕經前期和圍絕經期,且絕經期女性血漿Hcy水平與年齡、冠心病史和腦梗死史有顯著關聯。Wald等[10]研究發(fā)現,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增加1個單位,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變異的人患心臟病的可能性上升42%,患中風的可能性上升65%,即體內Hcy水平與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之間呈因果關系。本研究結果也提示,血漿高Hcy水平與絕經女性發(fā)生心血管事件風險相關,且在校正年齡、吸煙史、飲酒史等因素影響后,血漿高Hcy水平仍是女性心腦血管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血漿Hcy水平每增加一個單位,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風險約提高51%,與前述報道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Hcy可以更好地預測絕經后婦女患心血管病的風險,在此期進行早期健康指導和臨床干預,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提高絕經后婦女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可以為各級健康保障部門提供科學依據,將Hcy納入相應高危人群的體檢項目,在篩查中發(fā)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