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靜雯 李昆前 王亞路(青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青海 西寧 810000)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學校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確保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時間”、“舉辦多種多樣的群體性體育活動”。《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也明確規(guī)定“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因地制宜,生動活潑。普通小學每天應該安排課間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本文通過調查分析,系統(tǒng)了解寄宿制小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其不足,提出具有時效性的意見和建議,以期促進寄宿制小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健康開展。
隨機抽取寄宿制學校中160名小學生進行相關調查。(見表1)
表1 寄宿制小學生調查人數(shù)各年級分布情況
(1)文獻資料法。
根據(jù)研究需要,收集并了解了有關小學課外體育活動方面的文獻資料,為本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jù)。
(2)問卷調查法。
共發(fā)160份調查問卷,男女生各80份?;厥照{查問卷151份,回收率為94%,有效問卷148份,有效回收率為98%。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采用SPSS和Excel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
(4)訪談法。
通過訪談,了解問卷之外的相關問題,為本文研究提供重要個研究思路。
由數(shù)據(jù)顯示 (表2):通過對寄宿制小學生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有120人對參與課外活動持積極態(tài)度,占總人數(shù)的81.2%;而持無所謂態(tài)度的僅有6人,占比4%;持 “不愿意”有22人,占比14.8%。值得欣慰的是,寄宿制小學生中有大部分學生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仍然持積極態(tài)度。而對寄宿制小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滿意度的調查結果,與參與課外體育活動所持態(tài)度中存在較大落差。其中僅有46人對課外體育活動持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態(tài)度,占比31.1%;而對于課外體育活動不滿意的人數(shù)有60人,占調查人數(shù)的40.5%,持“一般”態(tài)度有42人,占比28.4%。兩種態(tài)度出現(xiàn)較大落差的原因在訪談中發(fā)現(xiàn):學校體育場地設施不完善、體育運動氛圍較差以及缺乏老師的組織和指導,從而導致了這一結果的出現(xiàn)。
表2 寄宿制小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態(tài)度及滿意程度情況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校內組織的各種體育活動是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主要方式,也是學生興趣養(yǎng)成的直接方式,因此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對學生有著極重要的意義,所以學校要有目的有策略的課外體育活動。
表3 寄宿制小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主要項目統(tǒng)計表
由表3可知寄宿制小學生選擇的課外體育活動項目比較豐富,在列舉的9個項目中,男生和女生在選擇上有所差異。田徑項目的選擇在男女生都是最高的,占比分別是45.9%和41.2%,這一結果的產(chǎn)生源于我國現(xiàn)行體育課的開展情況;由于男女生的性格、特點的差異,導致在項目的選擇上略有不同,其中表現(xiàn)最為明顯的便是健美操這一項目的選擇,女生選擇健美操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35.8%,而男生選擇這一項目的人數(shù)僅占總人數(shù)的10.1%,差距之大,顯而易見。通過訪談了解到,學校場地器材較為短缺,因此項目的開展受場地影響較大?;@球、足球、田徑這些項目易開展,受場地、器材影響較小,所以開展較多;而武術、排球開展比較少,主要是因為受場地影響較大。
表4 寄宿制小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動機
由表4可知:寄宿制小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由強到弱依次是:增強體質、減輕學習壓力、興趣愛好、健美減肥、人際交往和應付考試。由此可以看出寄宿制小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較理性。增強體質這一動機的選擇頻次排在首位,占比64%;減輕學習壓和興趣愛好的選擇頻次分別位居二、三位,占比分別為38%、36%;健美減肥這一動機的選擇頻次占比34%;人際交往這一動機的選擇頻次占比17%;而應付考試的選擇的頻次僅為11%。由此反映出學生的體育觀念在轉變,能夠意識到體育鍛煉與自身健康的密切關系,對課外體育活動鍛煉的意義也有一個較為明確的認識。
表5 影響寄宿制小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因素
調查結果顯示(表5):在影響寄宿制小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因素中,有108人次認為“學習緊張”是影響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原因,占調查人數(shù)的73%,可以看出,學生文化課負擔重,大量占用了體育鍛煉時間,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其次,有105人次學生認為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備條件無法滿足其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要求,占調查人數(shù)的71%,其原因主要是近幾年該學不斷擴大招生,不斷增長的辦學規(guī)模和學生對課外體育鍛煉需求已使得小學現(xiàn)有的體育場地設施不能滿足學生要求。其中61人次學生認為“缺少老師的組織和指導”,占調查人數(shù)的41%;43人次同學認為“缺少適宜的運動項目”,占調查人數(shù)的29%,表明了該學課外體育活動項目還不夠多樣化,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硬件投入還不充足,各個活動項目缺乏專業(yè)性和科學性體育指導;有43人次認為“缺少鍛煉伙伴”也是影響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占調查人數(shù)的29%;結果表明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是以“與同學、朋友一起活動”為主。只有21%的家長反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原因是家長過去的傳統(tǒng)觀念,體育活動影響學習成績提高,給孩子帶來學習壓力,耽誤學習時間等。
(1)寄宿制小學生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中有80%以上的人持“愿意”和“非常愿意”的態(tài)度,但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jié)M意程度較低。通過完善場地器材設施,加強教師指導,提高課外體育活動的質量;
(2)課外體育活動組織形式單一,主要以學校組織為主;在活動項目的選擇上,男生和女生選擇存在較小的差異,田徑這一傳統(tǒng)項目在男生和女生的選擇中均居于首位,只有在健美操這一項目上男生和女生有所差異,其它項目均為顯著差異。豐富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和項目設置,從而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完善課外體育活動體系;
(3)寄宿制小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動機是 “增強體質”,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體育觀念發(fā)生了轉變,能夠很好的意識到體育鍛煉的真正意義所在。學校應進一步加強課外體育活動價值和功能的宣傳,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到課外體育活動的隊伍當中;
(4)影響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學習緊張和缺少場地器材。相關部門應加大監(jiān)管力度,確保寄宿制小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健康有序的開展,同時完善場地器材設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