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英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農村初中教學受到社會廣泛重視,教育部門對農村初中教學進行扶持,但學生學習效果并不理想。為改變農村初中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的不良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勢在必行。
一、農村初中生數學學習現(xiàn)狀
1. 家庭不重視學生學習
農村初中生大多來自于農村家庭,家長大多學歷不高,對教育的意義認識也不夠,雖然思想上都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學習,但是對孩子的關懷較少。大多數農村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成績很重視,但平時很少關注他們的學習習慣。這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學生厭煩情緒高漲
目前,很多農村初中生都有厭學情緒,厭學已經成為制約農村基礎教育發(fā)展不容忽視的因素。造成學生產生厭學現(xiàn)象的因素有多種,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基礎知識薄弱上。由于小學的教學相對簡單,學生放松習慣了,上了初中承受不了繁重的學習任務。同時,由于初中課程增多,課業(yè)數量增加,質量要求提高,學習難度加大,這對于小學階段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壓力和挑戰(zhàn)是巨大的,學生沒有掌握透徹的知識點越積越多,久而久之厭學心理悄然而生。
另外,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方法不得當,對學習沒有合理的、系統(tǒng)的規(guī)劃,使得學習過程非常不暢,時間長了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再有,大多數學生父母外出務工,學生缺少父母的督促,在學習上過于懶散,堆積的不會的知識增多,導致厭學情緒高漲。
3. 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由于農村初中教育水平相對較差,教師教學水平良莠不齊,在沒有輔助的教學工具的情況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難度加大;部分教師認識不夠,導致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單一,刻板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無法提起興趣。數學講究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在課上單純地講知識概念、分析題目,學生能參與的只有記筆記,記下大量的知識點后無法理解,導致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收效甚微。
二、培養(yǎng)農村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措施
1.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學生在學習時,教師應多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敢想、敢問、會問,這是農村數學教學的關鍵。由于農村大部分學生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學習習慣較差,但這一問題是無法避免的。為了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需要教師多重視、多督促學生學習,從而彌補家庭方面的問題。針對初中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差的問題,教師應從初一代數教學開始就加強學生抽象邏輯能力的訓練,始終把教學過程設計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
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需要教師在課后多為學生解答。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還要多引導學生培養(yǎng)思維邏輯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成果,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另外,初中學生由于年齡較小,閱歷有限,為數不少的學生容易急躁,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鞏固舊知、發(fā)現(xiàn)新知的積累過程,要引導學生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
2. 保護初中生的好奇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如果能在學習數學中產生興趣,就會形成較強的求知欲,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有很多,如促使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教師要積極地解答,適當組織數學知識競賽,創(chuàng)設一個適度的學習競賽環(huán)境,同時發(fā)揮趣味數學的促進作用等。
農村初中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還會出現(xiàn)學習目標不明確,沒有完整的學習計劃等問題,需要教師加強學法指導,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教學進度要適當放慢,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的過程中把基礎打牢,為下一步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
3. 改變教學方式
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多使用引導性教學、鼓勵性教學和趣味性教學。引導性教學的實施首先要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和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后進生進行輔導,真誠幫助他們,從精神上多鼓勵,學法上多指導,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提高其學習能力。教師要多采用鼓勵性教學,使學生在鼓勵中進步。教師還可以采用趣味性教學,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利用課堂互動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培養(yǎng)農村初中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鼓勵,適當的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對學生問題的及時解決能夠拉近師生關系,從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邵姚.農村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中旬),2015(5):169.
[2]冉啟順.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速讀(下旬),2017(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