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傳娟, 楊俊茹, 廖成浩, 劉曉東, 王 英, 賀 蓉, 董續(xù)盛, 鐘漢清, 劉一劍, 張麗英, 陳長鑫
(1. 山東科技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學院, 山東 青島 266590; 2. 上海交通大學,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微納電子學系, 薄膜與微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微米/納米加工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上海 200240)
二極管是集成電路最重要的元件之一。單壁碳納米管(SWCNT)具有優(yōu)異的電學和機械性能,是構筑高性能二極管的理想材料[1-3]。SWCNT獨特的一維納米線結構使其能進行分段摻雜,從而形成p-i-n結。通過非共價鍵和吸附摻雜來調(diào)節(jié)SWCNT的摻雜濃度且不導入缺陷,從而有利于構建高質量的二極管[4,5]。SWCNT具有直徑相關的不同帶隙,用其可制作具有不同內(nèi)建電場的p-i-n結二極管[6]。此外,SWCNT還具有較高的載流子電子遷移率(>100 000 cm2/Vs)和可承載高達109A/cm2的電流密度[7,8]。因此,使用SWCNT有望制得高性能p-i-n結二極管。
目前已有多種碳納米管(CNT)二極管制作方法的報道。根據(jù)CNT的靜電摻雜理論,制作出一種基于單根CNT的p-n結二級管[9,10]。通過在單根SWCNT下方施加2個柵極電壓,利用靜電摻雜原理形成p-i-n結,雖然這種器件性能優(yōu)越,但工藝復雜。通過鉀蒸氣對SWCNT進行局部摻雜也可獲得p-n結二極管,但鉀原子摻雜SWCNT會引入缺陷且在空氣中不穩(wěn)定[11]。一種基于高功函數(shù)金屬(Pd)/SWCNT/低功函數(shù)金屬(Al)的光伏器件,器件中金屬電極Pd和Al與SWCNT接觸分別形成p型和n型的肖特基結[6,12],形成強的內(nèi)建電產(chǎn)生良好的整流特性。采用良好的結構設計和優(yōu)良的制作工藝將使二極管的性能得到較大的提高。
筆者研究制作了一種基于局部選區(qū)化學摻雜的碳納米管p-i-n結二極管。在這種器件中,金電極對稱的壓在SWCNT的兩端形成肖特基接觸,并形成約2 μm的溝道,分別用六氯銻酸三乙基氧鎓(triethyloxonium hexachloroantimonate,OA)[14]和聚乙烯亞胺(polyethylene imine,PEI)[4]溶液對靠近金屬電極兩端的碳納米管段進行局部摻雜形成空氣中穩(wěn)定的p型和n型碳納米管而中間部分保持本征狀態(tài),從而在SWCNT溝道中形成具有強內(nèi)建電場的p-i-n結。所制器件顯示良好的整流特性,其整流比約為103、反向飽和電流為23 pA,并通過能帶圖對該結構二極管的工作機理進行了定性解釋。
制作一種以CNT為溝道的基于對稱金屬接觸的器件。為了使金背柵與硅片有良好接觸,需去除硅片背部的SiO2氧化層,將硅片放入HF酸(28 mL HF, 113 g NH4F, 170 mL H2O, pH=6)溶液中浸泡,可去掉背部氧化層。在硅片的背面濺射100 nm厚的金作為背柵,金背柵有利于柵壓對器件的調(diào)控。SWCNT溶液是從NanoIntegris公司購買,純度為99%。將SWCNT的原溶液與異丙醇溶液按照5/35 mL的比例進行配制,由于配制后得SWCNT溶液有團聚,需要對其進行超聲,均勻分散。使用甩膠儀(1 500 r/min)將SWCNT分散在1.5 cm×1.5 cm的n型重摻硅片上。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中找到長度約為3 μm的SWCNT進行定位。選取分子量為495 K和950 K的PMMA旋涂在此硅片上,前者旋涂厚度為200 nm,后者的厚度為100 nm。最后進行電子束光刻、金屬濺射和lift-off工藝,制作大電極與小電極,電極厚度約為Au/Ti(100/5 nm)。在200 ℃真空環(huán)境下,退火20 min,去除器件表面的有機物,改善器件的電學性能。
使用局部選區(qū)化學摻雜的方法對器件進行摻雜,形成p-i-n結。用分子量為495 K的PMMA甩大約200 nm厚的膠,在約2 μm的SWCNT溝道的左部分用電子束光刻出一個長0.6 μm,寬2 μm的窗口,然后用lift-off工藝,曝露出SWCNT,將此器件放置在OA溶液中,OA溶液是由OA和二氯乙烷溶液按照50 mg/10 mL的比例配比而成,在70 ℃的恒溫條件下浸泡1 h,然后用甲醇清洗硅片表面多余的有機物,丙酮清洗PMMA。利用同樣的方法在SWCNT的另一端制作另一個窗口,浸泡PEI溶液,PEI(相對分子質量~25 000,Sigma Aldrich)溶液為10 wt%的甲醇溶液,在常溫下浸泡8 h后用甲醇溶液進行清洗,最后使用丙酮清洗殘留的PMMA,中間保留約0.7 μm的本征狀態(tài),此時就形成基于局部選區(qū)化學摻雜的碳納米管p-i-n結二極管,器件的總體結構見圖1。
圖 1 p-i-n結的器件結構示意圖Fig. 1 The structure of p-i-n junction of the device.
使用安捷倫(Agilent)4156C半導體參數(shù)分析儀在常溫下測試器件的電學性能,通過控制界面設置源漏電壓Vds和柵壓Vgs。經(jīng)過OA和PEI對SWCNT的局部化學摻雜后,SWCNT溝道兩端分別被摻雜成p型和n型,p型功函數(shù)高,n型功函數(shù)低,所以被OA摻雜形成p型端的大電極作為漏極,而PEI摻雜的n型端作為源極,硅襯底作為柵極,然后進行電學性能測試。
通過電子束光刻、剝離(lift-off)工藝、金屬濺射,制作出具有對稱電極的碳納米管器件,圖2為器件的SEM照片,直徑約為1.4 nm的SWCNT壓在對稱的金屬電極下,形成約2 μm的溝道。
對未摻雜的Au/SWCNT/Au 對稱結構的器件進行電學性能測試,器件表現(xiàn)出P型場效應晶體管特性。由圖3(a)可知,SWCNT溝道中的電流隨著負性柵壓的增大而增大。當Vgs= -20 V時,器件電流達到最大約為45 nA。當Vgs= 20 V時,器件電流為pA級,約16 pA,基本處于關斷狀態(tài)。從圖3(b)可知,在大的源漏偏壓Vds= -0.9 V,柵壓對源漏電流的控制作用較弱,器件的開關比約為102,在小的源漏偏壓Vds= -0.3 V,柵壓對源漏電流的控制作用較強,器件的開關比約為103。
經(jīng)電學測試器件表現(xiàn)出p型導通特性。主要是由于Au的功函數(shù)約為5.1 eV,其功函數(shù)大于SWCNT的功函數(shù)Ws,費米能級處于SWCNT的價帶頂,Au與SWCNT形成p型的肖特基接觸。此時金屬Au的費米能級與SWCNT的導帶底存在著較大的勢壘,會有較大的勢壘來控制電子的流動,使電子不易于隧穿,此時,空穴成為溝道中的多數(shù)載流子,因此,器件表現(xiàn)出p型的導通特性。在小的源漏偏壓(Vds)條件下,SWCNT與源極之間的勢壘限制了空穴在溝道內(nèi)的流動。此時外加柵壓(Vgs)可調(diào)控勢壘的高度:負柵壓降低了勢壘的高度,使載流子更易于隧穿;正柵壓提升了勢壘的高度,當勢壘高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溝道內(nèi)無載流子通過。
圖 3 Au/SWCNT/Au 結構器件的I-V曲線的測試:(a)輸出特性曲線;(b)轉移特性曲線的log 曲線Fig. 3 I-V curves of Au/SWCNT/Au: (a) output and (b) log plots of transfer curves.
使用OA和PEI作為p型和n型的摻雜劑。分別用OA[13]和PEI[4]溶液對靠近金屬電極兩端的SWCNT進行局部摻雜形成空氣中穩(wěn)定的p型和n型而中間部分保持本征狀態(tài),從而在SWCNT溝道中形成具有強內(nèi)建電場的p-i-n結。理論研究表明:當使用PEI溶液浸泡SWCNT后,PEI可包裹在SWCNT上,并對SWCNT具有電子摻雜能力[14],且PEI具有高的氨基基團密度,因此PEI的包覆對SWCNT可進行高效的n型摻雜(摻雜量在10-3個電荷/碳原子的量級)。由于分子PEI具有高的分子量而不揮發(fā),這種摻雜的SWCNT在空氣中能長期穩(wěn)定存在。而使用OA的溶液浸泡SWCNT可有效地對半導體性SWCNT進行p型摻雜[15]。OA是一個單電子氧化劑,可氧化包括SWCNT在內(nèi)的芳香族化合物,同其形成電荷轉移復合物[16]。SWCNT的一個碳環(huán)將轉移出一個π電子并與SbCl6-形成穩(wěn)定的電子轉移復合物,這使得SWCNT空穴量增加,形成重p型摻雜。OA與SWCNT反應生成的C2H5Cl、3(C2H5)2O為揮發(fā)性的,而SbCl3和多余的(C2H5)3O+、SbCl6-可通過溶劑清洗去除。金屬鹽SbCl6-是非揮發(fā)性的,反應得到的SWCNT+和SbCl6-的電子轉移復合物可在空氣中長期穩(wěn)定存在,因此可得到在空氣中長期穩(wěn)定的p型SWCNT[16]。
摻雜后的器件表現(xiàn)出整流特性。如圖4(a)所示,器件電流大小受到柵壓的調(diào)控,當Vgs=10 V時,電流最小(約為3 nA), 隨著負柵壓的增大,當柵壓達到Vgs=-20 V,測得器件的電流達到34 nA,器件電流的整體變化趨勢表現(xiàn)為隨著負柵壓的增大電流逐漸增大。圖4(b)為I-V曲線的log曲線圖,在Vgs=10 V時,柵壓對溝道電流的控制作用弱,其整流比接近于102;在Vgs=-20 V時,柵壓對溝道電流的控制作用明顯,整流比接近于103。主要是由于柵壓可以調(diào)控SWCNT/Au之間的接觸勢壘,控制載流子的數(shù)量,導致在不同的柵壓下電流大小不同。圖4(c)為p-i-n結的能帶圖,金作為器件源極(右)和漏極(左)壓在單根碳納米管兩端,對器件進行局部化學摻雜后能帶產(chǎn)生彎曲,OA對SWCNT形成的p型摻雜,價帶彎曲到費米能級的上方。PEI對SWCNT形成的是n型摻雜,摻雜后導帶彎曲到費米能級的下方。
器件經(jīng)化學摻雜后在SWCNT溝道內(nèi)形成p-i-n結。當加正偏壓時,即p端接正極,n端接負極,電流從p端流向n端,電流由空穴和電子兩部分組成,電子從n端流向p端,電子的勢壘取決于n端的金屬費米能級和導帶底最高點的能級差??昭ǖ膭輭救Q于p端的金屬費米能級與價帶頂最低點之間的能級差。隨著正偏壓的增大,p端的金屬費米能級降低,n端金屬費米能級升高,電子和空穴的勢壘分別都降低,隨著偏壓的增大正向電流迅速增加。當加負偏壓時,p端接負極,n端接正極,電子從p端流向n端,電流運動的方向與空穴相同,從n端流向p端。電子的勢壘決定于p端的金屬費米能級和導帶底最高點的能級差,空穴的勢壘決定于n端的金屬費米能級與價帶頂最低點之間的能級差。隨著負偏壓的增加電子與空穴勢壘依然很大而且變化不大。所以在反偏時,二極管器件的電流很小且趨于飽和。因此,p-i-n結二極管表現(xiàn)出正向導通反向截止的特性。
圖 4 OA和PEI摻雜后形成的p-i-n結的I-V特性曲線:(a)p-i-n結的I-V線性曲線;(b) p-i-n 結的I-V曲線的對數(shù)特性曲線;(c)p-i-n結的能帶圖Fig. 4 I-V curves of p-i-n junction after doped with OA and PEI: (a) I-V curves of p-i-n junction;(b) log plots of p-i-n junction I-V curves; (c) energy-band of p-i-n junction.
本文研究了一種基于局部化學摻雜碳納米管形成p-i-n結二極管的器件,對稱金屬電極的SWCNT溝道兩端分別被OA和PEI摻雜而中間段保留為本征狀態(tài),由此形成p-i-n結構。該器件的整流比達到103,反向飽和電流僅為23 pA,并通過能帶圖對p-i-n結構二極管的工作機理進行了定性解釋。已有實驗表明OA和PEI對SWCNT的摻雜能在空氣中長期穩(wěn)定存在,因此通過局部化學摻雜方法可獲得穩(wěn)定的p型和n型SWCNT,而且同種物質之間的勢壘較弱,電子空穴更易擴散,使得碳納米管產(chǎn)生內(nèi)電場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