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琴琴
【摘要】對于中學地理教學來說,提升教學實效性,是提升中學地理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诮虒W評價的視角,對中學地理教學的實效性進行探究,以期為中學地理教學帶來啟發(fā)。
【關鍵詞】教學評價視角中學地理教學實效性
一、教學實效性概述
所謂的教學實效性,就是教師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進而產(chǎn)生的成功教學行為。教學有效性的實現(xiàn)是基于學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中學地理教學的實效性具有眾多的維度。一是主體性。中學地理教學實效性的主體有兩類,分別是教師和學生。其中,影響教學實效性的決定因素是學生,我們在進行中學地理教學時,一定要將學生作為教學行為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二是全面性。中學地理教學中,其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必須是豐富的、全面的、有針對性的。三是時效性。中學地理教學要滿足及時的要求,教學效率要高,并且可以形成持續(xù)而良好的教學效果。四是可操作性。中學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行為設計時,可操作性是其應該充分考慮的因素,設計出來的教學行為必須有利于程序化操作,能夠輕易的被受教育者接受。
二、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實際的教學評價中,基本上都是對教師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技術的評價,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占據(jù)著優(yōu)先的地位。實際上這并不能促進中學地理教學實效性的實現(xiàn)。當前的中學地理教學評價中,評價主體和形式單一,并不能十分真實地反映中學地理教學情況,更不能對教學有效性的實現(xiàn)提供指導。
三、中學地理教學評價有效性的應對策略
1.統(tǒng)籌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
在對中學地理課堂教學進行評價時,有效教學評價不僅僅是進行終結性評價,而是應該將評價貫穿在教學活動的始終;不能僅僅將評價的焦點積聚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應該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各種表現(xiàn)作為評價他們學習情況和進行整體性評價的依據(jù)。在進行評價時,應該把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活動作為起點,對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總體構想、學法指導、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及組織調控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與此同時,還要對教師的備課情況進行評價,包括備課標、備教材以及備學生等顯性和隱性工作。
2.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當前,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新的教學理念滲入中學地理教學中。在新的理念指導下,教育工作者應該強調教學多元化,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進行中學地理教學評價時,其評價標準應該更具開放性和多樣化,通過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啟發(fā)學生從更多的角度進行思考,自主進行深層次的發(fā)現(xiàn)和探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的個性迥異,認知水平和認知風格不同,因此我們不能使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度量,要允許學生存在不同的見解。為此,教師可以將評價指標分為不同的層次,具體包括一級評價指標、二級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評價等級等。
3.多元主體參與策略
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往往導致評價主觀性強的缺陷,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更好的實現(xiàn)中學地理教學評價,應該豐富教學評價的主體,使學生、教師、領導等共同參與到評價活動中,成為一種雙向甚至多項的活動,將教學評價由一些比較外在化的東西轉化為內(nèi)在的,從被動的等待評價轉向主動的進行評價,從走形式的評價轉化實實在在的評價。只有通過這樣的轉化,我們才有可能將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的矛盾最大程度的降低,促使民主平等的評價關系的形成,使教學評價能夠真正的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即指導教師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進而提升地理教學的實效性。
4.辯證評價策略
我們在中學地理課堂中,經(jīng)常會聽到教師對學生這樣的評價,“不錯”“好”“非常好”等。這樣的評價從表面上看是正面的、積極的評價,但是具體對在哪里、好在哪里,學生是茫然的。學生由于分析概括、認知水平以及表達能力存在差異,在回答教師的問題時會存在各種各樣的錯誤。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回答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準確全面的、具有實質性的評價,不能籠統(tǒng)的評價“對”或者“不對”,“好”或者“不好”。
5.關注學生特色發(fā)展策略
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有關研究表明,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先天素質和生活環(huán)境,興趣愛好有著天壤之別。因此,要使每個學生都獲得發(fā)展,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實行“因材施評”的策略。及時的表揚在課堂中認真聽講、積極提問、大膽質疑、筆記工整的學生,與此同時,對于表現(xiàn)不太優(yōu)秀的學生也要適當?shù)慕o予鼓勵。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學??梢源罱ǘ喾N學習平臺,除了地理必修課之外,可以使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特色課程,如探究課、實踐課、小課題研究、科技社團活動等,在內(nèi)容設置上的差異可以滿足被評價者差異性發(fā)展的需求,促進其特色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靈.淺談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實效性[J].新課程,2016,(12):170.
[2]周紅杰.關于提高中學地理教師培訓實效性的探討[J].教育探索,2010,(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