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
摘 要 信息化教學在引領中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中作用越來越顯著,對于拓展學生學習空間,縮小教育地區(qū)差異、構建終身學習體系的有效途徑,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提升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著非常好的作用。
關鍵詞 信息化 電子技術 Multisim 信息平臺
1中職電子技術課程及教學現狀
(1)電子技術課程是許多理工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技術基礎課,理論性強,比較抽象。中職學生學習有些吃力。隨著科技發(fā)展,物聯(lián)網、人工智能等領域都需要電子技術的支持,因此電子技術在各個領域將會廣泛運用,學好電子技術知識將為后續(xù)的專業(yè)課打下良好基礎。因此,作為專業(yè)基礎課的電子技術課程越來越重要。
(2)教學手法單調。目前,仍有不少中職學校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來進行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使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軟件進行教學次數甚少,仍是采用傳統(tǒng)教學中以老師講解課程內容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學生們只能簡單地構思老師所講內容。這種抽象的教學方式完全不能掌握學生電子技術方的理論知識。這也是當前中職電子技術教學方面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2電子技術課程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
2.1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不僅有利于避免學生的厭學情緒,還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去探索知識的欲望,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化教學是集文字、語言、平面圖像、3D圖像和運動畫面、視頻、演示等多種多樣的信息載體為一體的教學手段,可使學生在視覺、聽覺等各方面都有直觀的感受,給學生以形象、新奇的感覺,能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樂于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2增加教學信息量,極大提高教學效率
電子技術課程因其專業(yè)上的知識特點,在講授的時候需要運用到許多復雜的電路圖,同時也有大量的公式及過程推導。如果教師在講授的時候運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作圖及板書上,這樣會使原本就緊張的課時更加緊張,不能有效地傳遞教學內容。學生也容易因教師在作圖及板書的時候分散了注意力。如果運用了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在上課時就可以極大減少作圖及板書時間,增加教學信息量,有助于解決課程學時少、內容多的矛盾。
2.3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堂課上得好壞與否、成功與否,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看是否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電子技術課程的難點很多,許多知識點如器件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等,如果僅借助于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是很難講解透徹的。信息化教學可以使復雜化為簡單、使困難化為容易、使抽象化為形象,更容易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效達到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提高教學質量。
3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電子技術課程的應用實例
以電子技術中橋式整流電路為例說明信息化技術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項目。
教師展示半波整流電路的波形圖動畫并提出問題:半波整流電路的缺點。學生通過展示課件中示波器的波形、并參閱教材共同討論回答。然后教師展示橋式整流電路的輸出波形圖動畫并提出問題,如果需要手機充電器,整流電路部分應選擇那一個?
學生觀測分析后,闡述它們的不同點,從而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的思維很快計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同時引入該課內容。
環(huán)節(jié)二:分組操作、實施任務。
老師講解該課的任務,確認橋式整流電路實施方案。學生小組合作,接受學習任務,確定實施步驟。利用電子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模擬橋式整流電路的組成,繪制橋式整理電路圖。
步驟一:學生通過電路仿真軟件Mulsitsim進行電路功能仿真,通過仿真查看電路的輸出波形,驗證電路輸出電壓,調整電路參數,滿足電路要求。
步驟二:搭建橋式整流電路,該步驟包含兩個小活動。
活動1:認識電路組成。學生在學習資料和動畫中通過彩色圖片,逐一將元件展示。二人合作,迅速將電路所需元件在試驗箱面板上找出,在任務單中記錄操作時間。
活動2:搭建電路。學生借助平臺資源“橋式整流電路組成”結合Multisim仿真結果搭建電路。此過程中,教師強調搭注意事項,并記錄學生操作過程,對錯誤操作拍照上傳班級網絡平臺,指出問題并給出修改意見。操作完成后,作為小組評價資源。
步驟三:測量整流電路的輸入輸出電壓。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橋式整流電路輸入、輸出電壓測量,填寫任務單。通過動手操作,強化理論知識。
步驟四:用示波器觀測波形。學生通過連接示波器,查看試驗箱中連接電路輸出波形,并記錄波形在任務指導書中。
步驟五:分析電路,該步驟包含三個小組活動。
活動1:分析電路工作原理。學生借助平臺中的“電路原理”動畫,通過動畫分析U2正半周期、負半周期橋式整流電路的工作過程,并填寫學習任務單。
活動2:計算輸出電壓和電流。學生觀看動畫演示,理解并記住橋式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電流計算公式,通過做練習進一步強化計算方法。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對本次課重點知識的掌握。
活動3:學生利用Multisim仿真軟件進行電路故障演示,分析故障原因,修改故障,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理解也能幫助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環(huán)節(jié)三:展示交流、效果評價。
在學習過程中采用過程評價,結果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老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手段,選出優(yōu)勝小組,這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也加強的其他學生的凈掙欲;通過小組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環(huán)節(jié)四:課后學習、任務拓展。
課后學生查看家用小電器中橋式整流電路的應用,繪制其電路,并對比學習電路,查找區(qū)別。對存在的問題通過微信平臺及時與老師溝通,可以時時學習。
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從根本上改變了師生原先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針對電子技術課程系統(tǒng)性強、內容廣泛、課時相對較少等特點,在教學實踐中,認真開展信息化教學,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把信息化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韋曉陽,陳莉,李乃夫.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設計創(chuàng)新與實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11).
[2] 陳珠英.微課在中職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20).
[3] 姚國雪.信息化技術在中職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職業(yè),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