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勇
摘 要 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品德課程進行了整體的改革,因此,要把品德課上出實效,就必須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一堂入心的道德與法治課,應該滿足:“生活性”、“開放性”和“活動性”三個標準。才更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關鍵詞 德育故事 道德與法治
列寧說:愛聽美妙的故事是兒童的天性。不僅兒童,其實在生活中,幾乎所有人都喜歡聽故事。特別是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通過富有德育功能和哲理故事的滲透、引導,可以影響人的德性和促使人們對真、善、美的情感追求。
下面,我們不妨摘取課堂中的幾朵浪花來感受德育故事在新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的運用與作用吧。
1用德育故事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新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理論讀本,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定會出現(xiàn)與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變化脫節(jié)的情況。而且從寫作的內(nèi)容來看,枯燥而“說教”的成分依然不可避免。如果在教學中,仍然采取單純的“道德教化”,學生勢必不喜歡,效果也不會很佳。因此,如果結合教學內(nèi)容引入一些與時俱進的富含哲理的德育故事,既可感動學生,又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順利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
如在導學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七課第二框《愛在家人間》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呈現(xiàn)一個從網(wǎng)上下載的最新的真實故事:靖靖一家是山西呂梁臨縣人,家里只有一孔舊窯洞,兩畝薄田。幾年前,父親在外掙錢養(yǎng)家,母親薛曉林操持家務,照顧孩子。2016年4月,母親薛曉林突感身體不舒服,被醫(yī)院確診為慢性腎衰竭(尿毒癥)。透析或腎移植手術所需高昂的醫(yī)療費壓得這個貧困的家庭踹不過氣來。2017年2月,十歲靖靖的一篇作文《救救媽媽》在網(wǎng)上熱傳,其中一句“把我賣了吧,換錢給媽媽治病。”催人淚下,且深深地刺痛著大家的心。故事講完后,我問:“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同學們紛紛 舉手發(fā)言,有人說:“小靖靖很懂事,明白事理,有感恩之心?!庇腥苏f:“小靖靖熱愛自己的母親,是孝敬父母的表現(xiàn)?!边@時我趁機說:“同學們說得很對,小靖靖的做法體現(xiàn)了孝敬父母的傳統(tǒng)美德。那么,我們在生活中應該以怎樣的實際行動來孝敬父母呢?”這樣很自然地導入新課,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收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完全不同于空泛的說教與灌輸。
2以德育故事牽引問題,帶動思考與探究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學生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更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抓住要點。一般來說,新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較抽象的內(nèi)容,教師若一味硬性灌輸,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倒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厭學。面對一些在現(xiàn)實中很難踐行的大道理,如果教師能恰當?shù)乩靡恍┑掠适?,甚至借助現(xiàn)代媒體演示,可以化抽象為直觀,變枯燥為生動,啟迪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并從故事中領悟所蘊涵的觀點或道理,從而達到深入淺出、寓教于樂;或者提振精神、激發(fā)斗志的目的。
以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二課第一框《學習伴我成長》為例。關于什么是學習動機?新教材這樣寫道:“認為學習很重要或者很有價值,愿意為此付出努力,并希望取得成就,這樣一種傾向就是學習的動機?!比绱嗣枋觥皩W習動機”,不但讓七年級學生云里霧里,教師也可能不明就里。其實簡而言之,“學習動機”指的就是推動我們努力學習的動力,又稱“學習動力”,它有內(nèi)在學習動機和外在學習動機之分。課開始時,一教師便運用視頻展示了一個故事《挑戰(zhàn)自己》。這個故事講的是:2016年5月,湖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大四女生楊博雯,收到了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莫納什大學等六所澳大利亞名校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最終她選擇了到墨爾本大學深造。2012年7月山東青島姑娘楊博雯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湖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入校時,當很多同學還沉浸在“大一新鮮人”的迷茫中時,她已經(jīng)確定好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她說:“我從大一時就決定要出國留學,所以大學四年從來沒有逃過課。”除了在校努力用功外,楊博雯還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拓視野、鍛煉能力。正是由于及早確立了目標,樹立了正確的學習動機,再加上父母的支持和鼓勵,自己的勤奮努力,才成就了她的今天。視頻展示結束后,老師要求學生分組合作探究:(1)楊博雯努力學習的動機有哪些?(2)你準備從哪些方面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動機?
通過這個勵志故事,學生心靈受到強烈震撼的同時,也對學習動機也有了更深的認識。相信在以后生活中,學生一定能正確認識和自覺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動機——這就是德育故事的魅力所在。
3巧引德育故事,筑牢人生信仰
每年春天開始的時候,都有一批各行各業(yè)感動國人的故事躍然屏幕,如“感動中國人物”、“全國道德模范人物”等電視節(jié)目中的典型人物,他們的優(yōu)秀事跡給予我們許多感動和力量。
如在學習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三課《青春的證明》教學內(nèi)容時,我就通過播放與教學內(nèi)容緊密關聯(lián)的諸如“感動中國人物”、“全國道德模范人物”等節(jié)目中感人至深的勵志人物的勵志故事,激勵學生以這些典型人物為榜樣,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信仰,奮發(fā)向上,執(zhí)著有為,頑強拼搏,奉獻自己的青春與熱血,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讓自己的青春無怨無悔,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