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鑫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有的孩子一到了夜晚就非常煩燥,有的更是通宵達旦地哭,然后白天睡覺。中醫(yī)上這些都歸屬于小兒夜啼癥。
脾寒氣滯就是脾胃虛寒,中焦的氣不通暢。
脾胃虛寒屬于虛癥,小兒面色發(fā)白、發(fā)青那種,小便比較清,大便比較稀。四肢欠溫,很容易怕冷。
脾胃虛寒的小兒可表現為喜歡按著腹部蜷著睡覺,喜歡用手捂在肚子上,對熱的東西感覺到很舒服,這都是脾胃虛寒的表現。
脾胃虛寒型孩子夜啼的食療方:干姜大米山藥粥。干姜10克、大米50克、山藥20克,三樣一起煮粥喝,每天早上和中午喝,有溫補脾陽的作用。
心經積熱就是心脾積熱,腸胃里邊有積滯,又有心火,從而導致夜啼。
心經積熱的孩子大便會有酸味和噯氣。大便中可能還會有一些未消化的食物,小便發(fā)黃。這都屬于心脾積熱的一種類型。心脾積熱的孩子啼哭的聲音比較高,面赤唇紅。
心脾積熱夜啼孩子的食療方:竹葉燈心百合湯。竹葉10克、燈心草10克、百合20克,再放一些冰糖,用兩碗水煮,煮開之后15分鐘,每次喝半碗。如果有濕的話,可以加一些薏仁,薏仁可以利濕,就像大便特別黏的這種這就是有濕,薏仁利濕的同時還可以清熱,效果不錯。如果大便特別干燥,可以放一些白蘿卜片,可以通便。
如果孩子大便有酸腐味,說明胃的消化功能比較弱,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加焦三仙(即焦山楂、炒麥芽、神曲)各5克,根據不同的體質搭配不同的食物。
孩子小,容易受到驚嚇。比如白天去動物園看鴕鳥,鴕鳥大叫一聲,孩子可能就被嚇著了,到了晚上就睡不安寧,夜間突然啼哭,如見異物,神情不安,緊緊地躲在母親的懷抱里,臉色乍青乍白,聲音時高時低,媽媽都能感覺到他心神不安定,一驚一乍的,有時候哭得速度很快,有時候緩慢,這就是受驚嚇啼哭的典型表現。
驚恐傷神孩子夜啼的食療方:鉤藤酸棗仁蓮子湯 鉤藤5克、酸棗仁10克、蓮子10克,水三碗,煮開之后15分鐘,每次喝半碗。此方可以鎮(zhèn)靜安神。
脾胃有虛寒的孩子,平時食療的時候,可以吃一些溫胃的食物,緩解孩子的癥狀脾胃虛寒。同時配合捏脊、摩腹等手法按摩,這些手法都可以讓脾胃虛寒得到緩解。
平時看護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讓孩子受到驚嚇。
孩子晚上睡覺時,一定要把燈關好,不要開著燈睡眠,否則容易引起孩子夜臥不寧。
小孩晚上夜啼的時候,我們除了給予安撫外,可以用揉百會、印堂穴、風池穴等方法,讓孩子安寧下來。
有的孩子晚上啼哭,有可能是尿床了,或者是想喝奶了,只要我們分辨清楚情況就可以了。(本文出自《中醫(yī)古法嬰幼養(yǎng)生》)
溫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藥方和中藥,需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應用,切勿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