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也童
在親朋好友的眼里,最近到遼寧省沈陽市遼中區(qū)大黑鎮(zhèn)當駐村干部的李俊峰身上多了幾大“怪”。都說駐村干部要扎根基層,多在村里“摸爬滾打”,李俊峰卻一到周末就往市區(qū)跑。平時不怎么發(fā)朋友圈的他,還一反常態(tài)開始在朋友圈“刷屏”,甚至做起了廣告。
“‘老邊頭花生油,純農村手工笨榨,5升遼寧省內包郵到家,團購送貨上門”“農產品怎樣進入超市銷售?知道的兄弟們煩請指路”“沈陽哪里可以設計定制包裝瓶???”……原來,李俊峰的這些“怪”都是在為他所駐村的農產品找銷路。
“好東西賣不出去太可惜了,農產品只要有銷路,農民脫貧致富就跑上了快車道?!崩羁》逭f。位于遼河以西的大黑鎮(zhèn),地理位置偏僻,多年來都是遼中區(qū)的相對貧困地區(qū)。大黑鎮(zhèn)沒有工業(yè)污染,空氣好、水好、土壤好,生產出來的農作物品質優(yōu)良,但由于農民對糧食收獲之后的包裝與定位不明確,對產品更是沒有整體的策劃方案,品牌農業(yè)之路走得緩慢。
2017年,大黑鎮(zhèn)東于村合作社同某企業(yè)簽訂了花生包銷合同,年底由于花生市場價格下跌,公司單方面撕毀合同導致幾十萬公斤花生積壓。村書記為了解決花生銷路問題,自己貸款購買設備,將花生榨成了花生油。但因為缺乏宣傳,大批花生油滯銷。
怎么把積壓的花生油銷售出去?在李俊峰的聯系下,大黑鎮(zhèn)開起了農超對接洽談會,13家商超副食單位前來參與對接洽談。“我覺得像這樣的農超對接會應該多舉行,農超對接能夠把農村田間地頭的產品直接送到大眾的餐桌上,不僅能帶動農民致富,也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福利?!奔覙犯|北區(qū)商品部蔬菜采購經理宋翰紳告訴記者。
香米、旱稻、雜糧、花生油……特色農作物堆滿了會場,幾個電飯煲蒸出來的米飯散發(fā)出陣陣誘人的香氣?!拔覀冞@個大米都是用地下水灌溉的,特別香,大家嘗一嘗?!崩羁》逡贿吔o商超代表們盛飯一邊吆喝?!斑@里的農產品質量好,但品種略顯單一,尤其是在包裝上可以多下些功夫,比如可以開發(fā)一些小包裝,更符合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沈陽副食集團相關負責人金紹宇說。
在當駐村干部期間,李俊峰發(fā)現農村處處是寶,他一心就想讓這些寶貝被更多人看到,幫助農民真正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