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蕊
我想說的石頭,不是溪水畔或山坡上冷硬的帶有棱角的石頭。石頭是一個人的外號,至于他的本名叫什么,從沒聽人提起過,似乎也沒人會在意。
那年,我跟隨項目部,去某電廠做檢修維護,就這樣認識的老石,他是一名臨時工。
初見時,幾名臨時工圍在一起粗獷地說笑,只有他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等活。他約50歲,長得黑瘦,裹著破舊的沾滿油污的灰褐色工裝。也許是長年奔波的緣故,他曬得黑紅的臉龐很滄桑,一雙凹陷的眼睛,卻深邃而明亮。
我們住的是臨時搭建的成排的簡易房,正式工兩人一間,條件不錯。臨時工宿舍在后面一排,屋內靠墻一溜大通鋪,相對要簡陋得多。
一天清晨,我起床后正洗臉刷牙,聽到一陣美妙的歌聲。靜靜聽,音韻鏗鏘,時而如溪水漫過石頭般歡快激越,時而如勁風撞擊磐石般嗚咽低沉。我循聲朝窗外望去,不禁呆住了。
唱歌的人是老石,只見他站在屋前的空地上,身著白衫黑褲,唱罷一曲又一曲。
后來的幾天,沒聽到老石的歌聲,我心里竟有點期待。一天,吃過晚飯后,我去附近的河邊散步,又遇到他。他正在一處僻靜的地方練歌。
“唱得好!”我贊嘆。他嚇了一跳。我擺手示意他接著唱,他朝我笑笑,笑容里帶著感激。后來,我若再在河邊遇見他唱歌,便會放慢腳步聽上一會兒。
工地離市區(qū)較遠,出行不便。有天周末,我乘車到市里買了一大堆零碎物品,返回時看到老石,原來我們乘坐同一輛公交車。
“顧工,瞧著挺沉的,我來幫你拿吧?”老石有些拘謹,低聲問道。想著離駐地還很遠,我便爽快地答應。他伸出一雙粗糙的大手,在衣襟上快速地蹭幾下,這才從我手上接過大包小包。我問:“老石,你去市里干啥呢?”他說:“我買了幾盤磁帶,練歌用的?!蔽伊粢獾剿露倒墓牡?,又問:“你咋喜歡上唱歌的?”
“我打小愛瞎哼亂唱,家里窮,沒人肯教,就自個兒跟著磁帶學?!彼[起眼笑了,話多起來,“在外面干活不易,不管多苦,只要唱起歌,苦就被忘記了……”
隔了不久,我去主任辦公室,在門口遇到他。我熱情地招呼:“老石,你也在這里?!?/p>
“嗯!”他嘴里囁嚅著,眼神卻是散亂的,臉擰成了一朵枯萎的花,垂下頭,急匆匆地走了。
我嘟噥道:“這個老石,今天有點怪怪的?!?/p>
主任說:“他是來請假的。總算熬到兒子大學畢業(yè),誰想兒子卻遭遇車禍。”
我愣住,想:這對他是個不小的打擊。
三個多月后,老石回來上班了。聽別的工友講,他兒子出車禍后,瘸了一條腿。為了給兒子治病,他欠下不少債。
我依然喜歡每天晚上去河邊走走。他仍然會在河岸邊唱歌。那歌聲里,纏著一團霧似的,蒙蒙的,仿佛要沁出水來。
日子如串珠,眼瞅著一天天撥過去。漸漸地,陰霾散去,老石的歌聲又變得清亮起來。
很快元旦到了,那天夜里,我和同事正觀看電視晚會,忽瞧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我大叫道:“快看,那個唱歌的人,不是老石嗎?”
同事湊近電視,看了又看:“沒錯……是老石!”
第二天,消息在工地炸開了。收工后,一群人堵到老石宿舍門前。有人高喊:“老石,你上了電視,這下成明星了。”
“嘿嘿,我在河邊唱歌,市電視臺的一位導演路過,讓我去錄節(jié)目?!?/p>
“要我說,不如來一場獨唱會,我們給你當聽眾!”有人說。
冷夜里,一彎上弦月如鉤。老石敞開嗓子唱起來,那歌聲像長了眼,長了腿,四處散開。聽到精彩處時,眾人鼓起掌來。響亮的掌聲驚飛了幾只鳥,身影射向墨色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