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茲海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0-0213-01
教育以培養(yǎng)人,教育人為目的,這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作為班級的管理者,領導者的班主任,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多種角色,這就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應有的熱情和愛心,還必須講究方法。忌偏、慎激、善防,就是班主任應掌握的工作技巧,它將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
1.轉變觀念,適應時代
現(xiàn)在是信息時代,學生都喜歡張揚個性,學習的面也廣,校內(nèi)校外都有學習的機會,你說的話他不一定認同,他說的話也不一定是錯,所以作為21世紀的老師必須要及時轉變觀念、適應時代,不要老以自己的那一套來管理學生。做每件事都要:低一點、近一點、實一點、新一點。
2.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少年兒童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他們都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模仿性,他們的思想意識,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很容易受到周圍人物、事情和環(huán)境各種因素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作為一種榜樣在學生人格中發(fā)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師人格完美,對學生的心靈就有感召作用。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chǎn)生出來,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yè)中教師人格的作用。確實如此,凡是成功的教師無不以人格之光燭照亮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論語.子路》中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故而,教師作為身負重任的社會一員,更應該積極地自我教育,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那我們作為教師的,豈不是更該如此嗎?!
3.敢于放手
班主任管理的最大效率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性的展開,如果班主任的水準越高,他班上的學生的個性就會越來越豐富地展開。要做到這一點,班主任要放棄“教育是一種控制”的觀念。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控制的方面很多,許多班主任滿腔熱情,事必躬親??峙鲁鰜y子,用諸多的清規(guī)戒律規(guī)范學生,時刻充當著“管家或保姆”的角色。這種“管”對學生和班務管的過多過死,不利于學生個性的自由發(fā)展和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性強,缺乏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雜務,一天到晚疲憊不堪。
4.班主任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工作效率
“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需要有一桶水”這是一個在教育領域廣為流傳的說法。現(xiàn)在更有人說:“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必須是一池永不枯竭的泉水“。
4.1 班主任工作要謙虛。
常言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優(yōu)秀的班主任在工作中也會出現(xiàn)失誤的。因此我們班主任必須要謙虛,既要大膽向中老年班主任及其他優(yōu)秀班主任請教,誠心向他們學習;有要向學生請教,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4.2 班主任要有博古通今、廣泛閱讀的習慣。
班主任無論多忙,都不能忽略廣泛的閱讀。要閱讀有關的教育理論書籍和教育家的專著。
5.調動兩個積極性
一是:要調動班主任自身的積極性。班主任自身的積極性源發(fā)于對班主任工作的熱愛和高度的責任心。只有熱愛班主任工作,認識到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才會全身心投入的去做好這項工作。這還要賴于班主任老師不斷地進行自身師德的修養(yǎng)。二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班集體的主要成員是學生,作為現(xiàn)代化的學生,必須具有自治自理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獨立生活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班級組織是社會組織的雛形,讓學生在班級群體生活中進行著社會角色的鍛煉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管理好班級的有效方法。
6.開好三個會
班主任必須主持或指導開好三個會,即班干部會、主題班會、學生家長會。
6.1 班干部會的主要內(nèi)容通常有三個:
(1)組織干部學習,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
(2)總結前段工作。
(3)商討下段工作。這里要突出班主任的指導作用。干部會的召開還必須要注意:一是要定期,二是要及時。
6.2 班會是一個班的全體會議。
側重解決學生思想實際、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各類問題。主題班會是其中一種形式。開好主題班會應注意:
(1)主題班會是針對班級中比較重大事件,或意義比較深刻的問題而舉辦的,它必須有主題。
(2)主題班會要去掉“清帳會”的老一套,應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多樣。
(3)防止教師“一言堂”,要體驗學生是小主人的特色。
(4)主題班會要富有時代感。
6.3 定期召開家長會,是學校實施教書育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舉措。
(1)會議要有具體明確的目的。
(2)會議參加者要有廣泛的代表性。
(3)會前要有充分的準備。
(4)會中要有集思廣益的民主氣氛。會后要有暢通的信息交流通道。
總之,做好班主任工作,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認真研究教育規(guī)律,與時俱進,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把工作做好,完成教書育人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