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怡
這些年,倫敦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Andrew Scott常被邀請去參加各種講座討論老齡化社會,然而讓他困惑的是,老齡化總被認為是一個負面詞匯,不利于社會與經濟發(fā)展?!拔揖筒幻靼诪槭裁匆堰@看作一場悲劇呢,這可是意味著人們比以前更長壽了啊?!?/p>
在他看來,老齡化不僅僅意味著老人越來越多,而是人類的預期壽命在增長,活的時間越來越長。不只是生命的終結點在改變,而是會過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為此,他和同事Lynda Gratton寫了本書《百歲人生:長壽時代的生活和工作》來探討,長壽真的是一種詛咒嗎?如果我們都將活到100歲,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要怎么辦?
追求長壽,似乎是人類的本能,而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這一切某種程度上正在變?yōu)楝F(xiàn)實。Andrew Scott統(tǒng)計,自工業(yè)革命以來,人的壽命大幅度增加,預期壽命每10年會增加兩三歲。1997年去世的雅娜·卡爾芒(Jeanne Calment)活了122年164天,是迄今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shù)據,中國人的預期平均壽命,從1960年的52.57歲到2016年已經增長到了76.25歲,和世界增幅持平。這意味著,每一代人的平均壽命比父母輩的人多出6到9歲。
可是,這也開始讓人擔心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既害怕變老,更擔心老后破產?!梆B(yǎng)老服務,家庭擔不起、政府包不起、企業(yè)賠不起?!北本┦忻裾指本珠L李紅兵接受媒體報道時這樣說道。日本廣播協(xié)會NHK拍攝了描述日本老人生活的紀錄片《老后破產》。
在倫敦商學院的的課程上,Andrew Scott問那些攻讀MBA的學生:“如果你們活到100歲,將大約10%的收入存起來,并希望退休后拿到最終薪金的一半,你們最早可以在多大的年齡退休?”在算出答案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沉默了,因為答案是“80多歲”。幾乎所有人都得面對七八十歲才退休的真相,若不這樣做,生活質量急劇下降,想想何嘗不是一場噩夢?
為了詳細解釋這個問題,Andrew Scott和Lynda Gratton在書中虛構了三個壽命長短不同的人物。他們分別代表三代人,杰克生于1945年,預期壽命是70歲。吉米生于1971年,預期壽命是85歲,簡出生于1998年,預期壽命是100歲。因為生活時代不同,他們也過上不同的人生。
杰克過的是傳統(tǒng)的三段式人生(教育、工作、退休),1965年完成大學教育,就業(yè)時遇上發(fā)達經濟體所謂的“黃金時代”,雖然后面也遇到全球化、經濟衰退的沖擊,但其職業(yè)生涯基本順利。他負責家里的大部分開銷,他的妻子除了做幾份兼職就是在家照顧小孩。2015年,杰克去世。他的財務狀況非常好,Andrew Scott解釋,杰克有三個養(yǎng)老金資助來源:國家養(yǎng)老金、企業(yè)養(yǎng)老金和私人儲蓄??紤]到工作年限和社會保障,只要杰克每年存下4%的收入,老后的生活基本有保 障。
可到了吉米時期,那些養(yǎng)老金資助來源受到巨大挑戰(zhàn)。老年撫養(yǎng)比(退休年齡人數(shù)占就業(yè)人數(shù)的百分比)在許多富裕國家翻了一倍。以日本為例,在1960年的時候老年撫養(yǎng)比為10%,即每10個勞動力要撫養(yǎng)1個養(yǎng)老金資助者。而這個數(shù)據,據預測,在2050年將達到70%,即每10個勞動力要撫養(yǎng)7個養(yǎng)老金資助者。這樣的情況不僅僅發(fā)生在日本。據世界銀行數(shù)據,中國的老年撫養(yǎng)比1960年是4%,到2017年,也已經上升到11%。
如果吉米打算工作到2036年,65歲時退休,若此時他無法獲得企業(yè)養(yǎng)老金,只能擁有10%的國家養(yǎng)老金資助,那每年只有節(jié)省下17.2%,才能使養(yǎng)老金達到最終薪金的一半水平。否則,就要延遲退休,三段式的人生對吉米來說已經緊繃。而可以活100歲的簡以此計算,每年只有節(jié)省下25%,或者延長工作時間到80歲,才能實現(xiàn)目標。
百年人生如果還按照三段式人生過,前20年學習,中間60年工作,最后20年退休,這么長的時間保持健康和活力工作,可能嗎?
Andrew Scott覺得幾乎不可能,為此他引入“多階段”人生的概念,指的是“一種更靈活、響應式的生活方式——享受多種職業(yè)生涯和休息以及過渡期的多階段人生。事實上,我們相信,這是讓長壽成為天賜大禮的唯一途徑?!痹谶@100年中,你可以休息、調整、不斷學習、補充活力,工作放松學習間隔著,才能過好這一生。
Andrew Scott有三個孩子,第二個孩子在21歲大學畢業(yè)時和他說,“我不準備去找工作,我要去旅行三年”。Andrew Scott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非常生氣。后來仔細一想,自己生氣的原因之一居然是因為嫉妒兒子,回想起自己二十一歲正在一家投資銀行工作,現(xiàn)在看來完全是浪費時間??闪硪环矫妫麨楹⒆訉碚夜ぷ靼l(fā)愁。他擔心兒子面試時,面試官問他,你為什么之前不找工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可不得不承認,時代確實在變化了。Andrew Scott保留著父親十四歲的一張照片,穿著西裝,打著領帶,那時的父親就已經擁有一份工作,18歲,父親就結婚了,19歲擁有了自己的房子,20歲有了孩子??蛇@些事情,對Andrew Scott而言,都推遲到了20多歲后才發(fā)生。而到兒子這一代,20多歲“瞎折騰”,估計結婚生子又推遲了。當他嘗試用百歲人生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時,慢慢理解了自己的兒子。
Andrew Scott 如今認為“瞎折騰”是有意義的:“傳統(tǒng)的三階段生活只需要一點點規(guī)劃和反思,因為它具有確定性和可預測性。取而代之的會是多元選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會經歷很大的不確定性:會有什么樣的工作,需要什么樣的教育,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你的目標是什么?”因此,他建議年輕人多去探索,去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這樣工作60年才不會那么無聊?!叭藗冊朴嗡姆?,發(fā)現(xiàn)世上一些事情,也在發(fā)現(xiàn)自己?!?/p>
格林威治大學的心理學博士Oliver Robinson持有相似的看法。他專門研究25到30歲的年輕人為什么會感到迷茫,沒有人生方向。而隨著壽命的增長,人們可以擁有時間去尋找,做更多的選擇和嘗試。“人們總把自己框住在時間里,什么時間該結婚,什么時間該找工作,可真正應該做的是尋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p>
然而Oliver Robinson認為,有的年輕人會為了取悅父母而去做父母喜歡做的事情,如果去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則被認為是自私。“可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應該自私,如果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和喜好去做,長時間是堅持不下來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才能做一輩子?!?/p>
也許有些人會把年輕時的冒險、流浪看作白日夢,可Lynda Gratton說:“所有的白日夢,嘗試不同的生活,瞎折騰——這些都可以幫助你保持好奇心和對世界的開放心態(tài)?!甭眯腥旰?,Andrew Scott 的兒子如今在咨詢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問兒子,你是全公司新入職中最老的了吧,可兒子告訴他,不,是最年輕的?!安灰獡恼也坏焦ぷ鳎驗楣颈旧硪苍谧兓?,”Andrew Scott說,“不要太過于按照父母的方式生活,因為年輕人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工作,會過不一樣人生?!?/p>
不僅僅是年輕人要學會探索去適應百年人生,成年人和老年人亦然。在多階段人生下,不同年齡段的的人會一起工作?!爱斈惆言蕉嗖煌挲g的人擱一起時,就越會發(fā)現(xiàn),人就是人,一些聰明,一些愚蠢(不以年齡區(qū)分)?!盇ndrew Scott說。
“中年危機”這四個字近年來越來越受關注,人到中年,知識儲備、健康、家庭、友誼亮起紅燈,發(fā)現(xiàn)自己很多事都沒有完成,卻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了。慶幸的是,這一切若放在在百歲人生中,你還擁有著改變的可能?!叭绻?0歲去世,50歲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不喜歡現(xiàn)在的生活,你沒有太多改變的可能。但如果有機會活到90或100歲,你可以改變 任何事情?!盇ndrew Scott說。
而那些亮起紅燈的知識、健康、家庭、家庭在Andrew Scott看來都屬于無價的無形資產,對百歲人生來說,這些更加重要,“因為這些都將陪你更久”。Andrew Scot和Lynda Gratton把無形資產分為生產資產和活力資產。生產資產其中包括寶貴技能和知識儲備?!霸诎贇q人生中,大量的知識習得不可能是一次性的,用職業(yè)生涯早期學習的專業(yè)知識維持一個人長期的工作生活,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無論是出于無聊還是技術淘汰的原因,獲得新技能和新專長將成為人們要終身努力的事情?!币郧?,人們常常說一萬個小時定律,百歲人生中你有87.3萬個小時,成為專家的可能性更高了。
而活力資產包括健康和關系?!斑@是一段很長的人生,如果是一段病著的長壽人生,那該多糟,如果是一段充滿愛和健康的人生,那百歲人生會可愛很多?!盇ndrew Scott 說。
另一方面,婚姻和伴侶關系也將經歷更多的考驗。Andrew Scott和Lynda Gratton預測百歲人生中,存在更大的可能人們會分手、離婚。數(shù)據顯示,隨著壽命增長,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離婚。原因是明顯的,70歲的時候,若覺得婚姻生活不快樂,當預計自己能活到75歲和預計自己能活到100歲,做出的決定可能是決然不同的??闪硪环矫骐x婚成本也會很高?!昂煤煤湍愕募胰伺笥严嗵帲麄儠隳愀?。”Andrew Scott說。
為了探討百歲人生的問題,Andrew Scott和Lynda Gratton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發(fā)布到 “百歲人生”網站上,鼓勵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向他們介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經歷,在他們人生的此時此刻,是否正積極地打造、維護或正在耗盡他們的有形和無形資產。超過10000人完成了這份問卷。那些回答讓人看到了生命的無限可能,有人46歲辭職去當了兩年志愿者,再重新出發(fā);有人一生夢想著到巴黎去生活,可17歲結婚29歲離婚,她需要照顧自己的孩子,在65歲那年終于開始了自己的人生;有人生于二戰(zhàn),一生干過許多工作,可退休對他來說是最艱難的“工作”,正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學習如何填滿剩余的20年。
Andrew Scott今年53歲,他開始嘗試“多階段人生”,不斷去探索新的領域:“在這百歲人生中,如果你不選擇改變,世界將會改變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