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詠梅
摘 要:信息化發(fā)展給高校圖書館服務帶來機遇與挑戰(zhàn),針對用戶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復雜化,高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向學科化、專業(yè)化、個性化轉變是必然趨勢,本文主要探討了針對高校教學與科研信息需求的特點,高校圖書館在增強學科團隊建設、提升服務能力、建立激勵機制等方面需要推進的一些措施,以期突破學科服務的瓶頸,更好融入社會發(fā)展的大潮。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學科服務 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G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a)-0225-02
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信息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傳統(tǒng)高校圖書館的服務主要是文獻收藏與借閱,這種被動式服務,缺少與專業(yè)和學科的結合,無法推動教學與科研的創(chuàng)新。在網絡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應重新認識自我、找準定位、實現(xiàn)自身價值。高校圖書館應明確其服務對象是為了獲取與本專業(yè)有關知識信息的廣大師生,傳統(tǒng)圖書館員只負責圖書借閱管理,不能滿足師生教學和教育科研新需求[1]。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圖書館開始探索服務方式的改變,主動積極的嵌入科研和教學,促進專業(yè)融合,提供個性化服務。圖書館作為重大的信息獲取空間,在對這一龐大信息庫進行信息獲取的過程中,學科館員制度被引進到圖書館,學科館員作為任務的實現(xiàn)者,對不同用戶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意義非凡[2]。
1 個性化服務的基本內涵
在信息化時代,圖書館借助于網絡技術,針對每個用戶進行信息篩選,將總結整理好的個人信息主動呈遞給每一個用戶,真正實現(xiàn)一對一服務,這是新時代對學科服務的新要求,也是個性化學科服務的基本內涵。
2 高校學科服務需求的多樣性
高校學科服務的需求是多樣化與復雜化的,首先從教師層面來說,有教學需求、科研需求;從讀者層面來說,有學習需求、就業(yè)需求、未來發(fā)展需求;從社會層面來說有地方發(fā)展需求、地方與高校合作需求等。眾多的需求對圖書館的學科服務提出了個性化的要求,如教師的教學需求和科研需求之間就有較大差異,作為教學需求的學科服務產品受眾面廣,可以多次重復使用,一般不涉及保密性,而針對科研需求的學科服務產品具有高、精、尖等特點,強調專業(yè)化、獨有性、領先性、保密性等,其服務往往隨著科研項目的結束而終止。滿足這些特殊需求,提供個性化學科服務,既是社會發(fā)展一定階段的要求也是圖書館在信息自由獲取時代的立足之本。
3 加強個性化學科服務的措施
服務需求的多樣性決定了學科服務的個性化,不同層次的科研團隊、不同專業(yè)的師生對學科服務都有各自獨特的要求,只有滿足了個性需求的學科服務才具有真正價值。筆者認為做好個性化的學科服務離不開下面幾個方面。
3.1 高度重視學科館員的團隊建設
專業(yè)化的服務需要一個團隊的力量,當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普遍存在兩大困難,一是團隊難以在數(shù)量和質量上同時滿足上述的諸多需求,往往一個團隊要聯(lián)系多個學院,導致工作量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質量,而一對一的服務又受學科館員數(shù)量普遍不夠的限制。二是人員的素質無法跟上學科個性化服務的需要,專業(yè)素養(yǎng)低,服務能力差,尤其是從老員工里成長的學科館員存在理念落后、信息收集途徑欠缺、專業(yè)知識匱乏的現(xiàn)象,有些甚至受傳統(tǒng)服務影響,存在很嚴重的惰性,從事學科服務也是等服務對象上門,不愿積極去聯(lián)系學院和師生。
重視學科團隊的建設是開展個性化學科服務的前提,在建設學科館員團隊時,要充分考慮到學校的辦學特點和專業(yè)特色,有針對性地引進相關人才,確保團隊人才結構符合需求;人才引進后要配套建立相關的提升計劃與培養(yǎng)制度,注重后續(xù)成長;要打破傳統(tǒng)的層級管理方式,下放權限,鼓勵基層館員多提意見和參與決策;對學科館員可采取資格分級認證的方式,建設一支優(yōu)秀的學科服務團隊。
3.2 積極促進學科館員與學院的密切聯(lián)系
好的服務建立在充分了解與溝通的基礎上,學科館員的工作需變等為推,深入到學院中去,和老師同學交朋友,才能及時掌握師生訴求;要建立學科館員與學院聯(lián)系的長效機制,對學科館員下學院提供制度上的保證;圖書館要積極牽線搭橋,開展推廣活動,使學院的師生對學科服務有深入的了解。通過情感的溝通和長期的接觸,建立起良好的服務關系,讓老師有信息需求就能想到學科館員。
3.3 努力提升服務教學科研的能力
做好個性化學科服務關鍵在服務能力,它要求館員有較高的專業(yè)水平、有堅定的執(zhí)行力、善于抓住服務切入點、有良好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等等,能力的提升除了日常的鍛煉與積累外,圖書館需要為他們提供各種學習和充電的機會,邀請專業(yè)人士加入本專業(yè)的學科服務團隊,對學科館員的工作進行指導,或將館員派出參加各種專業(yè)講座與會議,提高對專業(yè)領域的了解,也可以請學科服務專家傳授檢索工具或檢索策略的技巧。同時,學科館員一定要有授人以漁的能力,隨時重視對用戶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讓更多的用戶學會檢索工具和信息整理的方法。
3.4 強化激勵機制的建立
物質激勵與心理激勵并重。對于學科服務的館員與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的館員在待遇上要有所區(qū)別,學科服務是一項開拓性、主動性、個性化、增值性、深層次的創(chuàng)新知識服務,開展學科服務的學科館員本質上屬于知識型館員,有著不同于一般圖書館員的特性,具備關注學科前沿知識、自我價值實現(xiàn)欲望強烈、綜合素質高、學習意識強、創(chuàng)新能力強、溝通合作能力強等特點[3],正因為如此,圖書館在定編定崗制度、人員培新制度、獎勵制度等方面對學科館員的崗位有所偏向。在物質激勵不可能完全到位的情況下,有效的精神激勵能夠緩解某些特定時期學科館員的內心不平衡[4]。圖書館應該重視學科館員的精神獎勵,注重學科館員的自我價值認定,通過目標激勵、發(fā)展激勵、信任激勵、保障激勵和評價激勵來達到目的。更好的工作環(huán)境、更多的培訓學習、更高的價值認同、更強的歸屬感、更好的職業(yè)發(fā)展空間等都會驅動學科館員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科服務。
3.5 完善學科服務平臺,保障技術支撐
學科服務除了利用傳統(tǒng)的分析工具和具有增值功能的各類數(shù)據(jù)庫進行統(tǒng)計分析外,圖書館還應該積極在主頁上為學科服務設專欄,推廣學科服務,推送整合信息,有條件的圖書館可以請專業(yè)團隊搭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學科服務平臺,進行校內外各種資源、應用與服務的充分整合,既節(jié)約人力物力,又促進學科服務的專業(yè)化、個性化發(fā)展。
4 結語
高校圖書館開展個性化學科服務不僅有助于提高圖書館的價值感,更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從而提升學校的存在感。盡管目前學科館員的服務建設存在瓶頸,有著很多制約因素,但是根據(jù)用戶需求提供專業(yè)化、個性化、系統(tǒng)化的學科服務方向不會改變,只會不斷的深化和細分,所以,學科館員建設必須融入社會發(fā)展的大潮之中。
參考文獻
[1] 李戀戀.論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團隊的建設與管理[J].綏化學院學報,2017(11):139-141.
[2] 王號輝.新形勢下學科館員的個性化服務探討[J].工作指導,2017(10):73.
[3] 萬文娟.心理契約視角下圖書館學科館員激勵問題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7(20):97-101.
[4] 張英奎,張京,候麗媛.高校復合圖書館館員激勵問題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