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翠珍
(新沂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新沂 221400)
現(xiàn)目前我國很多兒童的家長缺乏健康教育管理知識,就導致了患兒家屬與兒科門診間的關系趨向緊張,家長對兒科門診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較低,這一現(xiàn)象極其不利于兒科門診護理工作的開展,導致了護理糾紛事件頻發(fā)[1-2]。本研究就旨在探討兒科門診中開展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積極意義,探析其對兒科門診糾紛事件的積極作用,現(xiàn)做出如下報告:
選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間我院兒科門診收入并開展治療的患兒274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將其按是否開展健康教育管理分為A、B兩組。其中A組患兒142例為開展健康教育管理者,男77例,女65例,年齡0.4~11.7歲,平均年齡(6.05±5.65)歲;B組患兒132例為未開展健康教育管理者,男71例,女61例,年齡0.3~12.4歲,平均年齡(6.35±6.05)歲。對比A、B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存在,具有對比價值。
健康教育管理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點:(1)看診前健康教育宣教:在患兒看診前醫(yī)護人員要為其及其家長介紹醫(yī)院各區(qū)域環(huán)境,主管醫(yī)師、護士,同時告知家長在患兒治療過程中留院陪護的重要性;(2)看診期間的健康教育宣教:告知患兒及其家長在進行各類檢查前后的注意事項以及相應檢查的目的和意義,同時要對患兒使用藥物的注意事項、用法用量進行詳細說明,防止患兒家長在護理人員不在時盲目用藥[3]。另外要做好患兒的心理護理指導,如患兒需要手術治療應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和心理疏導工作,在術后要做好康復鍛煉指導,同時院方可制定健康教育宣傳冊進行發(fā)放;(3)看診后健康教育宣講:在患兒治療完成后應叮囑患者出院后保持良好的作息、飲食和用藥習慣,并于患者看診后及時通過電話告知患者復診時間;(4)健康教育宣教的方法:在進行健康教育管理時一般可以通過口頭講解、圖文結合、音視頻材料及示范訓練四種方法進行,其中口頭講解和圖文結合是最為常用的宣教方法,對于溝通存在障礙的患者可以使用音視頻資料進行健康教育宣教。
記錄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產生的護理糾紛事件,同時采用醫(y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兒家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
使用SPSS19.0軟件做數(shù)據(jù)分析對比。
A組患者治療中護理糾紛事件發(fā)生率顯著低于B組,P<0.05;A組患者家長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B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糾紛率及家長護理滿意度對比
現(xiàn)目前,雖然我國的醫(yī)療水平不斷提高,但小兒疾病的發(fā)病率卻并沒有得到極大的改觀,判斷其原因主要不是物質上的缺失,而是由于精神上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不足導致的[4]。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應該實現(xiàn)“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知識”的目標,從而達到提高人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養(yǎng)成對子女的健康教育管理觀念,從根本上做到降低疾病發(fā)生幾率,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目的。
在本研究中,主要從看診前、看診中和看診后三個方面進行健康教育理念的宣教,在宣教過程中利用口頭講解、圖文結合、音視頻材料及示范訓練四種方法進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通過結果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142例開展了健康教育管理的患者其護理糾紛率極低,且家長滿意度評分極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我院兒科門診的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健康教育實施不完整上,如醫(yī)保的辦理流程等;也存在一些護理人員在護理中對健康教育的時機把握不正確,進行了健康教育卻沒有達到相應的效果[5]。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確保醫(yī)護人員遵循健康教育計劃單進行,對患者的健康教育程度也需要定期進行評價,在健康教育中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還要根據(jù)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健康教育方式方法,以期達到最好的健康教育宣教目的。
綜上所述,在兒科門診中開展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有助于護理糾紛率的下降,能夠明顯的提高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程度,為進一步的治療工作打下基礎,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