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根,李澤玲,羅新輝,魏桂林*
(1.泉州羅裳制藥廠 藥物研究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2.贛南醫(yī)學(xué)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藥劑科,江西 贛州 341000)
近年來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1.6%,位居全球之首[1]。其中約有3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病情進展進入臨床腎病階段,其中約20%患者逐漸發(fā)展為間質(zhì)纖維化,最終進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約50%患者在5年內(nèi)死亡。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發(fā)癥,是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由于起病隱匿,早期無明顯臨床癥狀,但隨病情發(fā)展與病變程度加劇,是導(dǎo)致終末期腎病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 3]。糖尿病腎病主要表現(xiàn)腎小球肥大,基底膜增厚,逐漸發(fā)展為間質(zhì)纖維化,最終進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但具體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尚未有特效的治療,因此需要對其發(fā)病機制進行深入研究。
氯化兩面針堿(nitidine chloride,NC)是從天然植物兩面針的干燥根中提取的生物堿,既往對氯化兩面針堿的研究主要是在抗腫瘤活性方面[4]。研究發(fā)現(xiàn),氯化兩面針堿對黑色素瘤細胞、乳腺癌細胞及前列腺細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但其抗腫瘤活性弱于喜樹堿及其衍生物[5]。到目前為止尚未有文獻提出氯化兩面針堿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作用。本研究首次采用氯化兩面針堿對糖尿病腎病大鼠進行干預(yù),從而觀察氯化兩面針堿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并探討其初步的作用機制。
1.1.1 實驗動物:清潔級SD大鼠,雄性,8~10周齡,體質(zhì)量180~220 g [鄭州大學(xué)醫(yī)學(xué)院動物實驗中心,合格證號:SYXK(豫)2013- 0006],進行適應(yīng)性喂養(yǎng)1周后開展實驗。
1.1.2 實驗材料:高糖高脂飼料由動物實驗中心配制,成分:基礎(chǔ)飼料63.5%、豬油8%、蛋黃粉10%、蔗糖18%、膽酸鈉0.5%;鏈脲佐菌素(Sigma-Aldrich公司);考馬斯亮藍染色試劑盒(江蘇碧云天生物研究所);Albumin尿白蛋白(大鼠) 放射免疫試劑盒(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氯化兩面針堿(nitidine chloride, NC)(淡黃色針狀結(jié)晶,純度>98%,成都普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50413);TGF-β1、p-Smad2、p-Smad3、Smad2、Smad3與Smad7的抗體(Santa Cruz公司)。
1.2.1 大鼠分組及處理:將大鼠分為對照組(control)和糖尿病腎病組(DN組)。采用高糖高脂飼料喂養(yǎng)6周后,禁食過夜,次日采用鏈脲佐菌素腹腔單劑量注射,35 mg/kg,注射完畢,繼續(xù)采用高糖高脂飼料喂養(yǎng),正常飲水。72 h后尾靜脈取血測定空腹血糖值(FBG),F(xiàn)BG值大于16.7 mmol/L、尿量大于原尿量50%且尿蛋白(UPro)排泄率大于30 mg/24 h為糖尿病腎病模型造模成功;NC- 20和40 mg/kg干預(yù)組,灌胃氯化兩面針堿,1次/d,共7周。
1.2.2 樣本收集:實驗結(jié)束前1 d,收集24 h尿液;收集血清;麻醉大鼠,摘取左右腎臟,備用。
1.2.3 尿液生化指標測定: 用考馬斯亮藍染色試劑盒檢測24 h尿蛋白(UPro)含量;用albumin尿白蛋白(大鼠) 放射免疫試劑盒測定尿白蛋白(UAlb)含量。
1.2.4 血清生化指標測定:用715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含量。
1.2.5 過碘酸希夫(PAS)染色法:將腎臟組織制作成石蠟固定切片,常規(guī)脫蠟至水,蒸餾水洗滌2 min,過碘酸氧化液浸洗約10~20 min,蒸餾水洗滌2 min,置于Schiff液中染色20 min,蒸餾水沖洗5 min,無水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片晾干,置于顯微鏡下觀察。
1.2.6 血清中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含量水平的檢測:用試劑盒檢測各組大鼠血清中的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胰島素結(jié)果以胰島素μIU/mL血清,胰高血糖素以胰高血糖素pg/mL血清表示。
1.2.7 原位末端標記法檢測腎小球細胞凋亡:將石蠟切片常規(guī)脫蠟至水,5%過碘酸室溫孵育1~2 min,PBS漂洗3次,加入20 μg/mL蛋白酶K工作液,37 ℃反應(yīng)20 min,4%多聚甲醛固定5 min,加入100 μL平衡液10 min,滴加Tunel反應(yīng)液,并于濕盒中避光反應(yīng)30 min, PBS漂洗3次,滴入DAPI染液,孵育15 min,封片。將切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核中有棕黃色顆粒為凋亡細胞。
1.2.8 免疫印跡法檢測:將100 mg腎臟組織樣本冰上剪碎,加入預(yù)冷的RIPA裂解液,冰上勻漿,4 ℃,12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進行蛋白定量,進行SDS-PAGE電泳,電泳完成后,轉(zhuǎn)移至硝酸纖維素膜,加入封閉液中室溫孵育1 h,加入一抗4 ℃孵育過夜,TBST洗滌2次,加入相應(yīng)二抗室溫孵育1 h,TBST洗滌2次,化學(xué)發(fā)光法顯色,將將膠片進行掃描,用凝膠圖像處理系統(tǒng)分析目標條帶。
與對照組相比,糖尿病腎病組大鼠24 h尿蛋白(UPro)、尿白蛋白(UAlb)、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均升高(P<0.05);與糖尿病腎病組大鼠相比,給予氯化兩面針堿干預(yù)后,大鼠24 h尿蛋白(UPro)、尿白蛋白(UAlb)、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均降低(P<0.05),與藥物劑量相關(guān)(圖1)。
與對照組相比,糖尿病腎病組大鼠血清中胰島素的含量降低(P<0.05),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升高(P<0.05);與糖尿病腎病組大鼠相比,給予氯化兩面針堿干預(yù)后,大鼠血清中的胰島素含量升高(P<0.05),胰高血糖素含量降低(P<0.05),與藥物劑量相關(guān)(圖2)。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DN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DN group圖2 氯化兩面針堿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影響
對照組大鼠的腎臟組織未出現(xiàn)明顯病理變化;糖尿病腎病組大鼠的腎小葉中央可見PAS染色陽性物質(zhì),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質(zhì)增多,腎小球呈現(xiàn)彌漫性病變;給予氯化兩面針堿干預(yù)后,腎臟的PAS染色呈弱陽性,可見彌漫性腎小球硬化,高劑量組無基底膜增厚及腎小管病變(圖3)。
圖3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病理形態(tài)學(xué)變化Fig 3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kidney in each group(×200)
對照組大鼠腎小球細胞未出現(xiàn)凋亡;糖尿病腎病組大鼠腎小球細胞凋亡明顯;與糖尿病腎病組相比,給氯化兩面針堿干預(yù)后,大鼠腎小球細胞凋亡數(shù)明顯減少,并隨藥物劑量增大而細胞凋亡數(shù)逐漸減少(圖4)。
與對照組相比,糖尿病腎病組大鼠腎組織中TGF-β1、p-Smad2、p-Smad3與Smad7的蛋白表達增加(P<0.05);與糖尿病腎病組相比,給氯化兩面針堿干預(yù)后,NC- 20 mg/kg和40 mg/kg組大鼠腎組織中TGF-β1、p-Smad2、p-Smad3與Smad7的蛋白表達下降(P<0.05),Smad2與Smad3蛋白表達無顯著變化(圖5,6)。
DN發(fā)病機制主要涉及腎組織反復(fù)損傷、修復(fù)和纖維化。DN腎組織在長期高糖刺激下,TGF-β/Smad信號通路被激活,進而進一步促進DN腎組織的纖維化進展[6]。而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在DN纖維化TGF-β/Smad信號中處于中心地位[7]。本研究發(fā)現(xiàn),模型組TGF-β1的蛋白表達升高,給予氯化兩面針堿干預(yù)后,TGF-β1的蛋白表達降低。活化的TGF-βRI磷酸化后,激活Smad2和Smad3蛋白被磷酸化,然后與Smad4結(jié)合形成異三聚體并轉(zhuǎn)入核內(nèi),介導(dǎo)上皮細胞-間充質(zhì)轉(zhuǎn)換、腎細胞凋亡等,最終導(dǎo)致腎小球硬化及腎間質(zhì)纖維化[8]。而Smad7是TGF-β/Smad通路中的一個負反饋抑制劑,能夠干擾Smad2與Smad3的磷酸化而抑制其傳導(dǎo)[9]。研究發(fā)現(xiàn)當TGF-β/Smad信號通路處于高度激活狀態(tài),腎臟系膜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中的膠原合成顯著增加,形成腎間質(zhì)纖維化,并出現(xiàn)Smad7功能的缺失[10]。實驗結(jié)果顯示,在采用氯化兩面針堿干預(yù)后,TGF-β的蛋白表達下調(diào),Smad2與Smad3磷酸化水平明顯低于未干預(yù)前,此外,Smad7的蛋白表達下調(diào),推測是氯化兩面針堿可能是通過抑制TGF-β/Smad信號通路,從而降低腎臟組織膠原合成,降低腎間質(zhì)纖維化,起到保護腎臟的作用。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DN group圖4 氯化兩面針堿對各組大鼠腎小球細胞凋亡的影響Fig 4 The effect of nitidine chloride on the apoptosis of glomerular cells in each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DN group圖5 各組大鼠腎組織中p-Smad2與p-Smad3蛋白表達的變化Fig 5 The change of protein expression of p-Smad2 and p-Smad3 in kidney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DN group圖6 各組大鼠腎組織中TGF-β1與Smad7蛋白表達的變化Fig 6 The change of protein expression of TGF-β1 and Smad7 in kidney
綜上所述,本實驗通過氯化兩面針堿對糖尿病腎病大鼠的基礎(chǔ)研究,發(fā)現(xiàn)氯化兩面針堿對糖尿病腎病大鼠的腎臟具有保護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抑制TGF-β/Smad信號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