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閆閆 成都市金牛區(qū)有美文化藝術培訓學校
曾亞俊熙 5歲【童言童語】找到出口啦!一只小紅魚高興地大喊,小紅魚們集合排好隊,準備游出“迷宮”。
課時:1課時
材料和工具:
墨汁、過濾紙、方盤、國畫顏料、棉簽、水
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的設計主要針對4—5歲的小朋友,利用墨汁、水、過濾紙、棉簽等工具材料,通過游戲,示范,引導的教學讓小朋友體驗水墨色吸附在紙上的樂趣。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吸附在紙上的水墨痕跡引導小朋友聯(lián)想想象,為畫面添畫出有故事情節(jié)的小紅魚。
設疑引入:
有一群可愛的小紅魚外出游玩,在游玩的過程中一不小心走入了黑黑的迷宮。噓,聽!小紅魚正在發(fā)出求救信號呢,小朋友們快去拯救它們吧!
迷宮中有多少條路呢?入口在哪里?怎么樣才能找到出口?怎么拯救小紅魚呢?首先我們需要一張地圖,看清楚“迷宮”的地圖。
教學創(chuàng)作:
老師示范水拓印(吸附法)做出地圖:
1.在盛著清水的方盤里,用棉簽蘸墨汁滴幾滴在水面的任意位置,并輕劃幾下讓墨迅速流動起來。
2.用裁好的過濾紙輕輕、平放于方盤里的“黑水”上,快速提起,一張“地圖”就有啦。
3.用棉簽蘸紅色顏料添畫有故事情節(jié)的小紅魚。
每個小朋友滴墨的多少,劃的方向,印的力量以及時間,都會出現(xiàn)不一樣的“地圖”紋理。擁有了通關“地圖”,小朋友可以英勇并帶著滿滿的正義感去解救小紅魚咯!
效果呈現(xiàn):
孩子們?yōu)槲覀兂尸F(xiàn)出了不同紋理的“迷宮地圖”,小紅魚也以各種不同的排列方式自然分布于畫面中,有密集的,有散開的,有一條接一條長線的,有彎彎曲曲繞彎的……不同的畫面中有孩子自己不同的關于英雄,關于拯救的故事呢!
賈鎧睿 5歲【童言童語】我?guī)托〖t魚找到了一條回家的路,看,它們正排著隊,一個接一個的游出迷宮呢!
袁誠宇 5歲【童言童語】大家分散開,先四處去看看找找回家的路,誰先找到就發(fā)出信號,再集合吧。
溫靜銘 5歲【童言童語】這幾條小紅魚通過窄窄的路游出了“迷宮”,得救了。
李一銳 5歲【童言童語】“快逃呀,游這邊游這邊,黑黑的大怪獸來啦!”
曾雨璐 5歲【童言童語】哎呀,小紅魚和爸爸媽媽一起被困在里面啦,我要派條小紅魚去帶它們游出來。
何昱奎 5歲【童言童語】小紅魚在迷宮里找路找累了,發(fā)現(xiàn)了一些洞穴,它們就進去休息了一會兒。
閆閆老師輔導的學生作品
鄭欣 5歲【童言童語】領頭的小紅魚說:前面有黑黑的迷霧,看不清楚,我們再去那邊看看吧。
陳思涵 5歲【童言童語】最中間的小紅魚是魚老大,在原地休息,派其他的小魚出去探路。
趙雨暄 5歲【童言童語】小紅魚迷路了,正圍著這塊繞圈呢,我要去幫助它們。
閆華老師點評:
《 迷 宮 里 的 小紅魚》一課設計很巧妙,將水墨吸附的肌理效果比喻為小孩子喜歡的迷宮,拉近了小朋友的認知和興趣,課中孩子們也為變幻莫測的迷宮效果著迷,墨色有深有淺,紋理彎彎曲曲,紅色的一群群小魚穿行其中,墨色的塊面、線條和紅色的點構成極具裝飾的畫面效果,是一節(jié)生動有趣的兒童水墨體驗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