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中午爸爸午睡了。他身邊放著一部手機,我想偷偷地拿爸爸的手機玩一會兒。可是我拿過手機一看,表面很臟,心想:何不趁此機會給爸爸洗洗手機呢?爸爸一天天上班已經(jīng)夠辛苦了。我要減輕爸爸的負(fù)擔(dān),給爸爸洗洗手機。
于是,我把爸爸的手機放在臉盆中,倒上溫水,用手輕輕地洗起來,為了把手機洗得干凈一點,我又放了一些洗衣粉左搓右搓。洗完后,我又用清水沖了兩遍,隨后用毛巾把表面的水擦干,這才悄悄地把手機放在爸爸的身邊。此時此刻,我就等著爸爸醒來表揚我了。
“曉鐵,你是不是又玩爸爸的手機了?”
“爸爸,今天我可沒有玩你的手機,我還為你做了一件好事呢!看你手機臟了,我給你洗了??纯矗吹靡粔m不染?!?/p>
爸爸聽完我的話,目瞪口呆,說:“我的傻姑娘呀,手機能用水洗嗎?用水一洗,手機內(nèi)的各種線路就壞了,再也不能用了?!甭犃税职值脑?,我嚇壞了。原來我把爸爸的手機弄壞了。
這件事雖然過去一年多了,可是每當(dāng)看到爸爸的新手機,我就十分慚愧。因為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手機是不能用水洗的。
藍藍:曉鐵的這篇作文題目看似簡單明了,卻引人深思——如何洗的?為何要洗手機呢?如果把手機洗了,其效果會是什么樣的呢?有了深思,必然有讀下去的欲望。所以說這樣的題目是最引人入勝的。
方方:寫得很有特色因為本來自己想趁爸爸休息之時,玩手機游戲。然而當(dāng)看到爸爸手機臟了,卻一改初衷,準(zhǔn)備給爸爸洗手機,想減輕爸爸的負(fù)擔(dān),借此也點明了事情的起因。然后寫了自己是如何洗手機的,寫出自己天真的做法。尤其是加進自己心理活動的描寫,使過程錦上添花,更出色了。
之后是對話描寫。通過對話,我們可以看出爸爸并不是一個輕易發(fā)脾氣的人,他很理解女兒的行為,對女兒的教育是說服,循循善誘。
草娃老師:其實童年時光里發(fā)生的事情,無論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無論是幸福的,還是痛苦的,很多事情都蘊涵著一種“童趣”,就看這“趣”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什么樣的思想,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再現(xiàn)在你的筆下了。我們平時要做個有心人,把那些感覺有意義的、令人感動而難忘的趣事一一捉住,然后記錄下來,建立個素材庫,以備隨時取用。我們要明白,作文的內(nèi)容流溢在實踐生活里,作文的趣味滲透在字里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