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雯
今天,我們搬進了新家,我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天地。爸爸媽媽把我的房間布置得漂亮極了,家具是桔黃色和墨綠色相間的,色彩非常和諧。床是淺綠色的,上面鋪了條印著斑點狗的床罩。鋪著木地板的地面一塵不染。
我把我的小房間打掃得非常干凈,每次都脫了鞋才進去??墒牵瑏砦壹业目腿藚s沒有注意到這些,總是還沒等我說話,就進來“欣賞”了。地上經(jīng)常布滿大大小小的腳印,害得我一天要擦好幾次地板。這可怎么辦呢?
我左思右想,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我跑到書房,拿出膠紙和剪刀,橫一下豎一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剪出了“進屋托鞋”四個字。仔細一看,字剪得歪歪扭扭的,但我想起商店櫥窗里的廣告,不也是東倒西歪的嗎?這才叫藝術呢!于是我心安理得地把四個字一個一個地粘在門口的地板上。這下,客人一到門口就能見到我的“杰作”了。
這時,媽媽走了過來,看見那四個字,笑得前仰后合,還招手叫爸爸過來看。爸爸過來一看,也笑了起來。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鞍謰?,你們笑什么啊?”媽媽說:“你這又不是皇宮,進屋還要用手托著鞋嗎?那要不要頂在頭上呀?”爸爸一邊用手摸著我的頭一邊說:“傻孩子,你怎么掉進別字‘口袋里了!”
啊,我撓撓腦袋,臉漲得通紅:應該是“脫”鞋,而非“托”鞋也。
老師小評
幸虧這個別字沒有被客人看到,要不客人們還以為是小作者發(fā)明的新式進門禮節(jié)呢。不過小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將這個故事分享給大家,也是趣味盎然。習作中,“一塵不染”“左思右想”“心安理得”“前仰后合”等詞語的運用為習作增色不少。
【作者系廣東佛岡縣第二小學三·8班學生,指導并置評:李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