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堅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一科,云南 昆明 650032)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泌尿外科專業(yè)性越來越強,對臨床護理的要求也越來嚴格。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模式缺乏實踐機會,已經不能良好的適應目前的教學需求。醫(yī)學影像學的發(fā)展為臨床護理的學生們在臨床理論知識和實踐學習中搭起了一座橋梁?;谟跋翊鏅n與傳輸系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有效的彌補臨床護理生對影像學相關知識的匱乏,還能充分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為今后的護理工作打下扎實基礎[1-2]。因此本文探究PACS的教學模式在泌尿外科臨床見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臨床見習的臨床護理專業(yè)本科生,共計200人,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人。所有學生的性別、年齡和性格特征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所有學生均由同一名教師上課,且內容一致。試驗組學生采取基于影像存檔與傳輸系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基于PACS教學分為四步。首先,老師準備好相關疾病的病歷資料和PACS上的影像學資料,根據(jù)疾病特點提出相應問題并引導學生自己先進行閱片學習。接著,老師圍繞該疾病進行理論知識講解以及基于PACS的影像學講解,學生進行討論后提出問題。接下來,老師對所授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并結合影像學資料對學生進行答疑解惑。最后,學生復習所學內容并完成相關作業(yè),且可在PACS系統(tǒng)上隨時調出相關影像學資料進行復習鞏固。傳統(tǒng)教學分為三步:首先,老師準備好相關病例資料并讓學生回顧相關疾病的理論知識。接著,老師講解相關疾病的臨床特點、診斷方式和治療方法等知識點并用膠片輔以授課,之后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最后,學生完成相關作業(yè)并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復習。
所有學生均采用考試和問卷調查兩種方式對兩種模式的教學方式進行評價??荚嚪譃槔碚摽荚嚭烷喥荚嚒@碚摽荚嚥扇¢]卷方式,所有內容均為泌尿外科相關考題。題型分為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和案例分析題。閱片考試內容均為泌尿系統(tǒng)常見疾病,包括閱片描述和診斷。問卷調查方式為所有學生根據(jù)課堂氣氛、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進行評分,分數(shù)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越滿意。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PACS教學后的試驗組考生在理論考試和閱片考試中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學生考試成績的比較(±s)
表1 兩組學生考試成績的比較(±s)
組別 N 理論考試成績 閱片成績試驗組 100 89.46±3.64 91.43±2.96對照組 100 84.32±2.43 86.39±2.74
相比于對照組,試驗組學生對PACS教學模式帶來的課堂氣氛、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分析問題片能力的提高均有著更高的評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分(±s)
表2 兩組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評分(±s)
組別 N 課堂氣氛 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試驗組 100 8.65±1.03 9.05±0.53 9.25±0.88對照組 100 6.84±1.32 8.04±0.87 7.96±1.39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學習中,缺少發(fā)現(xiàn)問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往往不利于他們以后真正接觸到臨床患者。同時,膠片授課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永久性的保存且隨時供學生翻閱及研究,因此學生在見習期間難以獲得完整的、典型的影像學資料。而PACS系統(tǒng)具有影像資料豐富 、方便查詢等優(yōu)點,可以讓學生直接接觸到動態(tài)的臨床資料,例如可將病灶處進行放或縮小來進行直觀測量和觀察,有利于學生對疾病有更深的理解[3]。
本研究對200名見習生進行教學模式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基于PACS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提高考試成績(P<0.05)。在學生的問卷調查中,試驗組的授課評價分數(shù)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PACS的教學模式在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能動性以及提高學生綜合臨床思維分析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基于PACS的教學方法應用到我院泌尿外科見習教學中取得了明顯效果,該實踐教學模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1] 蔣奕, 王媛媛, 王健,等. 基于PACS臨床病例影像資源庫的建立及在影像PBL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4(19):3017-3019.
[2] 李然, 龔水根, 熊坤林,等. 探討PACS系統(tǒng)在影像見習教學中的優(yōu)勢[J].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2, 10(4):110-112.
[3] 歐陽祖彬, 羅天友, 呂發(fā)金,等. 基于PACS系統(tǒng)的醫(yī)學生早期臨床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J].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3(1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