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目的:分析系統(tǒng)性急救護理程序在重顱腦損傷患者救治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某醫(yī)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間收治5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實驗研究,采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急救護理方法,實驗組采用系統(tǒng)性急救護理程序,比較兩組患者的急救時間、病死率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急救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病死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系統(tǒng)性急救護理程序救治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水平,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系統(tǒng)性急救護理程序;重型顱腦損傷患者
重型顱腦損傷是一種因外力導致的嚴重創(chuàng)傷,現階段因為交通領域和建筑領域不斷發(fā)展,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病發(fā)率逐年遞增,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1]。一般而言傷后1h是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黃金時間,搶救過程中所進行的護理方法和治療手段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利用系統(tǒng)性急救護理程序救治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臨床效果較好,現有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某醫(yī)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間收治5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實驗研究,車禍傷21例,重物撞擊傷14例,高處墜落傷15例,其中28例患者閉合性顱腦損傷,22例開放性顱腦損傷,采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實驗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15-65歲,平均年齡(42.3+11.23)歲,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48.23+10.56)歲,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患者超過12h持續(xù)昏迷或清醒后再次進入昏迷狀態(tài),存在陽體特征。
排除標準:患者不符合重顱腦損傷的臨床特征。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急救護理方法,包括:科學用藥、及時止血等。
實驗組:接受系統(tǒng)性急救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在接診患者2-5min內,迅速對患者的傷情進行評估,包括:頭部受力位置、受傷方式,掌握患者的肢體活動狀態(tài)和精神意識,在最短的時間內通知醫(yī)生到達現場并告知患者的基本情況,準備好急救藥品和物品,以獲得最佳的救治時間,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心率、意識情況和呼吸頻率等,評估患者是否有危及生命的創(chuàng)傷;(2)在急救10-35min內,應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一般情況下患者腦細胞含氧量不足超過6min,則會對患者造成不可修復的傷害。所以在接觸到患者的過程中,做好吸氧處理,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在最短時間內建立靜脈通路,做好止血處理,確?;颊哒7秶鷥鹊难何⒀h(huán)。有效降低患者的顱內壓強,避免患者出現腦疝等并發(fā)癥、留置導尿管,對患者的尿量進行觀察,留置胃管,完成交叉配血、生化全套檢查,并做好剃頭處理等術前準備,根據患者的顱腦損傷情況做好相應的記錄,與患者家屬簽好手術治療同意書。開啟緊急搶救渠道及綠色通道,危及時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部分患者在急救全程精神狀態(tài)都比較清晰,患者產生的負面情緒直接影響著搶救工作的順利程度,所以要積極的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防止因為患者情緒激動出現顱內高壓等并發(fā)癥;(3)在整個急救過程中,都應該把預防并發(fā)癥放在首位,要嚴密觀測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科學的預防措施,引導患者正確的臥位,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都以無菌操作為原則,對產生的并發(fā)癥要及時采取措施去應對。
1.3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急救時間和病死率。
利用醫(yī)自制的調查問卷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分為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標準,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tǒng)計學處理
計數的資料數據用 (%)率表示,同時采用 t檢測,計量平均數資料用±標準差(x±s)表示,其次采用χ2檢驗Logistic回歸性分析、不良反應發(fā)生率,P<0.05。最后使用統(tǒng)計學SPSS21.0的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對比分析。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急救時間和病死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急救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病死率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損傷程度、時間和醫(yī)療技巧與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治療水平有著密切關系,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是損傷程度,是否救治及時指的是時間,醫(yī)護人員的治療方式和救護手段值得是醫(yī)療技巧。而成功有效的急救恰恰是技術和時間的相互配合[2]。
本次實驗相關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急救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病死率少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為重型顱腦損傷具有發(fā)病急、發(fā)病重的特點。在急救過程中優(yōu)化護理流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治療時間,短時間高效率的提升患者的存活率?;颊叩募本刃Ч己?,意味著節(jié)省了一部分的醫(yī)療費用,所以患者不僅對護理人員高效率的工作滿意,也對急救中的獲益提升了臨床滿意度。
綜上所述,利用系統(tǒng)性急救護理程序救治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存質量,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萬劍.重型顱腦損傷193例臨床分析及救治體會[J].中外醫(yī)療,2014,29(15):78-79.
[2]涂通今.急癥神經外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