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園
【摘? 要】目的:評價個性化頸椎保健操對頸椎病患者康復的影響。方法:選入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頸椎病患者50例,采用抽簽法的分組形式將其平均分成實驗組(n=25,采用個性化頸椎保健操)與對照組(n=25,采用基礎護理),分析護理效果與肌肉動作電位峰值與傳導速度。結果:實驗組的理效果與肌肉動作電位峰值與傳導速度優(yōu)于對照組,數據之間的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頸椎病護理過程中,采用個性化頸椎保健操訓練手段,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具有較高的推廣優(yōu)勢。
【關鍵詞】個性化頸椎保健操;頸椎病;康復
目前在臨床診療的過程中頸椎病屬于較為常見的難治性病癥,發(fā)病原因是頸椎部位長期的勞損亦或是骨質增生,導致骨髓與神經根等受到壓迫,發(fā)生了功能性的障礙問題,出現頸椎部位的疼痛感與僵硬感,上肢部分出現放射性的疼痛感,誘發(fā)頸椎病,導致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受到威脅[1]。而在基礎護理工作中,雖然可以結合臨床癥狀進行用藥指導,但是,難以加快患者頸椎功能的恢復速度。針對于此,下文分析我院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50例頸椎病患者,評價個性化頸椎保健操在其中的應用效果。
1 基本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于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時間段我院收治的頸椎病患者中,選入5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通過抽簽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兩組,即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25例。
對照組:年齡:35歲到69歲,中位年齡(45.23±1.22)歲。性別:男13(52.0%)例,女12(48.0%)例。病程:3個月到18個月,中位病程(12.34±1.45)個月。
實驗組:年齡:36歲到68歲,中位年齡(45.25±1.26)歲。性別:男14(56.0%)例,女11(44.0%)例。病程:3個月到18個月,中位病程(12.34±1.45)個月。
納入標準:經檢查符合頸椎病的診斷標準;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參與研究的同意書。
排除標準:拒絕參與此次研究。
通過SPSS23.0軟件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組間呈現為(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基礎護理法,采用中醫(yī)艾灸、牽引等理療方式進行護理,開展用藥指導工作。
實驗組:個性化頸椎操康復法。①護理工作人員為患者播放自制的頸椎操視頻,使其可以全面了解保健操的注意事項與流程。然后根據臨床癥狀選擇頸椎保健操的主要動作,編制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在此之后護理工作人員應為患者講解并且示范動作,使其全面了解保健操的動作要點,并根據恢復狀況,適當的增加動作,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對于保健操而言,每天一次到兩次,每次八分鐘。②在出院以后要求患者可以掌握保健操的動作要領與技巧,使其按照視頻動作參與到頸椎保健操活動中。例如:為患者提供“抬頭望月”保健操視頻,要求雙手向著前部伸直,手掌可以向著正前方進行重疊,兩只手伸直并且要緩慢的向上抬高,直到抬高為頭頂部位為止。眼睛應該始終的觀察手部,手臂向著內側夾緊,動作保持在5秒鐘左右,之后放松。左手方向之后,左臂向前與雙肩的高度同等,右手緊握著左手,向下進行牽拉處理,頭部需要向后進行靜力類型的抵抗,時間為5秒,在此之后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另一側手臂的鍛煉[2]。
1.3 判定指標
①在護理之后癥狀有所改善,頸部、肩部疼痛感降低,可以判定成為很好;在治療之后癥狀改善,偶爾肩部與頸部疼痛感很高,可以判定成為一般;在治療之后癥狀未改善甚至加重,判定成為不好。本次研究中的護理效果采用很好+一般的形式進行計算。②采用肌電圖儀設備進行頸椎部位肌肉的檢查,記錄動作電位峰值數據與傳導數據。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
對照組的護理效果低于實驗組,數據之間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 肌肉動作電位峰值數據與傳導數據
實驗組的頸椎肌肉動作電位峰值數據與傳導數據優(yōu)于對照組,屬于之間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頸椎病屬于臨床診療中較為常見的病癥,主要發(fā)病原因就是長時間保持固定的姿勢,導致頸部的伸頸肌處于痙攣的狀態(tài)中,使得肌肉失去平衡性,頸椎的生理曲度出現一定改變,導致頸椎平衡性降低,進而誘發(fā)頸椎病。目前在護理工作中的基礎護理法,只能采用艾灸等常規(guī)的方式進行護理,難以加快伸頸肌的康復速度,所以,需要探索最佳的護理措施[3-4]。
上文分析中主要研究頸椎保健操在頸椎病護理中的應用,對照組護理效果低于實驗組,P<0.05。對于頸椎保健操而言,有助于通過日常鍛煉,促進頸椎部位肌肉韌性與力量的全面提升,保持脊柱穩(wěn)定性,配合基礎護理法的應用,還能緩解疼痛,提升舒適度與生活質量。所以,護理工作中應結合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與發(fā)病特點,做好院內、出院之后的保健操鍛煉與指導工作,使得患者掌握保健操的動作技巧,自主進行日常鍛煉,促進頸椎功能快速恢復[5-6]。
綜上所述,在頸椎病護理的過程中,采用保健操鍛煉法,有助于加快康復速度,縮短治療時間,降低疼痛感,增強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韋健玲.個性化頸椎保健操在頸椎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20(4):68-69.
[2]楊素萍,李瑞征.頸椎保健操對頸椎病的預防及治療效果觀察[J].雙足與保健,2018,27(19):51-52.
[3]陳會清,黃愛秀.頸椎保健操在頸椎病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醫(yī)療裝備,2018,31(21):1-2.
[4]林培芬. 頸椎保健操在頸椎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醫(yī)藥前沿, 2016, 6(18):324-325.
[5]魏本領. 中藥熏蒸結合頸椎保健操在頸椎病患者康復中的運用及療效觀察[J]. 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 2016, 25(2):152-153.
[6]肖萃. 頸椎保健操在頸椎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7, 21(15):1968-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