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社
【摘? 要】目的:觀察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陰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方法:將12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基礎治療,治療組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自擬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陰方藥加減。結果:治療組心絞痛療效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心絞痛療效總有效率為86.7%,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心絞痛發(fā)作次數頻率治療組比對照組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陰法可改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癥狀,療效肯定。
【關鍵詞】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陰;冠心病;心絞痛;療效
冠心病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變窄、阻塞或痙攣導致心肌急劇的或暫時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癥。 目前臨床多采用西醫(yī)抗心絞痛治療,但療效欠佳。我們應用中醫(yī)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陰法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120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均為我院門診或住院患者,其中男59例,女61例;年齡36~81歲,平均年齡(56.6±2.2)歲;病程2年以內26例,2~5年44例,5年以上50例。西醫(yī)診斷為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55例,穩(wěn)定性心絞痛65例,合并高脂血癥52例,高血壓56例,心率失常26例。
1.2 診斷標準? 入選病例120例診斷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推薦的《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1],具有典型的心絞痛癥狀、體征,ECG、DCG示心肌缺血,平板運動試驗陽性,部分病例經冠脈造影確診。中醫(yī)辨證分型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臨床上選擇主證、舌象、脈象符合中醫(yī)氣陰兩虛夾瘀證患者。排除標準:排除急性心梗及其他心臟病患者,肝、腎及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中醫(yī)辨證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西醫(yī)基礎治療?,常用藥物為消心痛、倍他樂克、腸溶阿司匹林等。有高血壓、糖尿病者,行降壓、降降治療。
1.3.2 治療組 服用自擬活血化瘀益氣滋陰方:黃芪30g、黨參15g、茯苓15g、白術15g、當歸15g、熟地15g、川芎15g、桃仁15g、紅花15g、丹參15g、遠志15g、甘草15g。兼胸陽不振加桂枝,兼痰濁加瓜蔞、半夏,氣滯加木香、郁金。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14天為1療程。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持續(xù)時間、心率、血壓、舌苔、脈象等。用藥前后均查DCG、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
1.5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心電圖恢復至大致正?;蛘P碾妶D;有效:癥狀減輕,心電圖下降缺血性ST段回升≥0.05mV;無效:癥狀及心電圖未見改善。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軟件將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均用(X±S)進行統計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的形式進行,以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60例中,顯效39例(65.0%),有效19例(31.7%),無效2例(3.3%),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60例中顯效20例(33.3%),有效32例(53.3%),無效8例(13.4%),總有效率為86.6%,兩組顯效率、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絞痛發(fā)作次數頻率比較? 兩組治療前心絞痛發(fā)作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對各項數據進行分析,發(fā)現治療組比對照組發(fā)作頻率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中醫(yī)癥狀積分變化比較? 與本組治療前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筆者認為冠心病心絞痛之病機多為淤血阻滯心脈。胸痹為本虛標實之證,其本為氣陰兩虛者居多,由于心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陰虛脈絡不利,共同導致瘀血阻滯。其病位在心,與五臟密切相關。誠如《難經》云:“其五臟氣相干,名厥心痛”。肺主氣,朝百脈,肺氣虛弱,推動心血無力,肺不布津,釀生痰濁;腎為先天之本,腎陽不足,心失溫煦;脾為后天之本,脾胃虛弱,心脈失其榮潤,衍生脂液痰濁;肝氣易郁,氣郁則血阻。以上均可誘發(fā)或加重心絞痛。
冠心病臨床癥狀多見胸悶,胸痛,氣短,心悸,倦怠乏力,動則加重,脈沉細,方中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益氣,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具有清除自由基,保護心肌細胞,增加心肌收縮力的作用;熟地當歸養(yǎng)陰;丹參,川芎,桃仁,紅花活血化瘀,能改善心肌的舒張功能,增加冠脈流量,減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黏度。全方合用起到益氣養(yǎng)陰,活血化瘀作用,能減少毛細血管內皮損傷,保護內皮功能,并有擴血管,改善冠脈血供,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氧化作用。
本治療結果顯示,采用活血化瘀,益氣養(yǎng)陰法結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肯定,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潘正星,歐陽遠鵬.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J],2013,11(4):507-508.
[2]王新有.冠心病心絞痛中醫(yī)證型與IL-18、hs-CRP的相關性探討[J].廣西中醫(yī)藥,2008,31(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