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 要】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也要重視“以生為本”理念,通過管理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現狀,然后結合教育實際提出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方法,以為小學班主任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實踐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學習觀念和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小學班主任教師擔負著重要的教育和引導責任,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教師不僅要處理班級問題和學生問題,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集體活動、形成集體觀念、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理念,因此,小學班級管理必須加以不斷創(chuàng)新。
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發(fā)展現狀分析
在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背景下,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仍有很多小學班主任管理思想難以轉變的現象,管理方式的轉變形式化嚴重,將學生視為被管理者,小學班主任主觀思想上的認知錯誤,影響了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缺乏與學生之間溝通以及管理方式更新調整不及時的情況。首先,班主任在管理中習慣憑借自身管理經驗進行學生的學習管理,忽視了學生的德育、心理素質教育管理與心理發(fā)展需求。其次,由于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僅僅以管理者的身份強制學生接受管理,不利于管理效果的提升與學生的發(fā)展。最后,每個學齡段的學生狀態(tài)都存在差距,小學班主任的管理方式需要立足于實際。低年級的學生較單純,班主任只要采用較為簡單的管理方式即可,但是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識,認知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若是沿用單一的班級管理方式,容易造成師生之間的矛盾,造成學生的抗拒心理,增加班級管理的難度。
二、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方法
(一)加強班主任的專業(yè)化培訓,轉變管理理念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是各種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的管理方式和水平對班級的班風和學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還極大地影響到學生行為習慣。當代小學生受到時代變化、成長環(huán)境與家長溺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增加了小學班主任的工作難度。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方式已呈現落后的狀態(tài),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及時更新管理觀念,通過專業(yè)的培訓、知識學習、經驗分享、專家講座等多種方式,解放班主任的傳統(tǒng)管理思想,大膽創(chuàng)新與改革,提升自身的班級管理工作能力。另外,要讓班主任認識到進行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改革的重要作用,積極應用多種班級管理方式,結合小學生的具體性格和特點,制定課堂教學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靈活的管理和指導,并根據管理需要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新改革,促進班級管理的有效進行。
(二)堅持平等、真誠的原則,形成有效的溝通模式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堅持平等、真誠的原則,形成有效地溝通模式。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通過平等和真誠的態(tài)度進行溝通,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和真誠,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動,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并加強對學生的了解,重視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通過各種教學管理方式,形成有效的溝通模式,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班級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進行學習,實現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另外,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常說“言傳身教”,談論的是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重要影響。教師的言行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注意自己的言行,并通過人格魅力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應該努力吸引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
(三)培養(yǎng)學生管理隊伍,提高學生班級管理參與度
學生是班級中的重要組成,也是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因此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建立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的價值與意義,促進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取公平投票選取班級管理干部的方式,讓學生協(xié)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由學生管理學生,并鼓勵學生對班級管理干部監(jiān)督,雙方存在制約與互相促進的作用,有助于班級管理成效的提升。在班干部的人選確定之后,小學班主任也不能就此放之任之,應當定期檢查班干部們的工作情況,他們的處事方式是否合理,聆聽其他學生的意見。對于工作優(yōu)秀的班干部給予鼓勵和嘉獎,出現錯誤的更要一視同仁,明確的指出來,指導他們改正。培養(yǎng)班干部的服務理念以及平等的想法,以點帶動班集體整個面,組件有組織、有紀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同時班級管理干部人選實施“輪崗制”,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加班級管理工作,并感受到班級管理的難度與辛苦,這樣在以后的管理中他們會自覺地遵守班級管理制度,減少管理難度。
(四)積極開展各類班級活動
豐富的班級活動不僅能夠強化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關心的氛圍,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與同學們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以及動手實踐的能力。小學班主任需要積極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活動的平臺,讓學生自己策劃開展各種活動,如唱歌活動、跳舞、繪畫、講故事等文藝節(jié)目,讓小學生在沉浸在文藝活動的開心時刻還能夠培養(yǎng)自身的興趣愛好,鍛煉學生的組織和協(xié)調能力。同時,班主任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有效的觀察到沒一位學生的性格特征,針對不同的性格更好的因材施教,開發(fā)學生的潛力和閃光點。
(五)多與學生家長溝通
小學班主任是家長了解學生學校生活和學習狀況的橋梁,因此在處理好平常工作之余還需要與學生家長多加溝通,讓家長了解學生學習的同時自己也能夠掌握學生的家庭生活表現,了解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思想。當前很多家長處于好的出發(fā)點但是確使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能正確的為孩子啟蒙甚至強制性要求學生承擔過多的學習任務,導致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心理壓力過大。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第二父母,應當及時與家長溝通,糾正他們錯誤的教育方式,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管理教育,讓學生健康成長。
三、總結
總之,小學班主任應不斷更新管理理念,加強繼續(xù)學習,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尊重學生在管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參與課堂管理,注重學生言行的影響,積極開展班級活動和建設班級文化,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羅宗英.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18(27):91.
[2]李燕.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40-41.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市雙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