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瓊英
一、情境的內涵與外延
情境教學的引入,是當今課堂教學有效而主要形式,但是究竟什么是“情境”,怎樣使用才能使教學達到最好的效果,這是每位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那么,什么是情境呢?教育學家喬納森在《學習環(huán)境的理論基礎》中對情境是這樣描述的:“情境是利用一個熟悉的參照物,幫助學習者將一個要探索的概念與熟悉的經驗聯(lián)系起來,引導他們利用這些經驗來解釋、說明,形成自己的知識?!?/p>
荷蘭的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也曾提出過關于情境的理論,他認為情境可以是以下幾種:場所、故事、設計、主題、剪輯。根據上面的敘述,我們發(fā)現作為課堂教學的“情境”,應具備生活性、趣味性和問題性這三個方面的特征。
情境必須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現象,現實中的數學是由不同的環(huán)境所形成的,因此現實數學能成為兒童學習數學的基礎?,F實生活中存在很多數學問題,然而只有貼近兒童生活的問題才可以使他們感興趣,興趣是學習一切最好的老師,因此引入課堂情景更多的應該是兒童所關心的內容。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才能有效的和學生互動起來。
二、創(chuàng)設情境的一般方法
教學中巧妙地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能吸引學生積極的投入,積極的的思考,這無疑是事半功倍的方法,一節(jié)課既是知識的學習過程,也是學生的情感過程,當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積極的思考和發(fā)言時,你會發(fā)現他們一臉的燦爛和興奮。這樣的一堂課無疑是最成功的。在數學教學中,課題引入需要情境,解題教學需要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需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很多學生反映數學的單調和枯燥,實際上,問題創(chuàng)設的好,吸引學生積極的參與和主動的學習,他們會體味到數學的美和趣味。假設情境的方法一般可以從下面的幾個方面進行。
1.利用和現實生活中的現象類比的方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2.對老問題進行延伸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3.利用聯(lián)想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4.利用簡單的數學實驗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5.利用數學材料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6.利用數學故事、數學典故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三、“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的作用
1.情境能幫助兒童獲得積極的情感
在熟悉的環(huán)境作用下,兒童更容易將自己的情感投入進去,所以情境引入教學就是為了能充分利用孩子這一特點,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情感的紐帶作用和驅動作用,以能引起學生積極的、健康的情感的生活場景為基礎,提高孩子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兒童的數學學習成為他們自愿進行的、快樂的事情。
2.情境的引入能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主動地去學習
對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有了好奇心,才會主動地對事物提出問題,對問題的探討產生興趣,而這種興趣能激發(fā)出兒童解決問題的毅力。所以好奇心是一種推動孩子自主學習的主要動力。有實驗已表明,情境是否引入小學課堂,與兒童的學習態(tài)度的改變呈顯著的相關性。情境引入提供了孩子興趣的開始,使他們認識到生活中的許多場景充滿著數學知識。在好奇心的推動之下,通過對這類場景的探究,使孩子能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并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3.情境引入使孩子從形象的思維過渡到抽象性、邏輯性
情境引入課堂符合兒童“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與感性經驗相聯(lián)系,具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的數學學習的特點。孩子都是通過探索他們自己的生活世界來了解并獲得數學學習的。例如:他們通過在日常生活中數各種物品,形成了初步的對數的認識;通過擺弄各種積木形成了初步的有關圖形的認識。他們都是通過觀察大量生動的形象,通過觸摸各種實物,去建立有關“數”與“形”的認識。所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已經有著許多關于數學的經驗,以及關于數學活動的經驗,通過引入情境使學生把抽象的數學和現實生活相結合,這就是一個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的過程。
4.情境能夠拓展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我們將情境引入數學課堂,還能夠起到加深和拓展學生對知識理解的作用。例如,在進行乘法教學時,教師往往喜歡將“1輛汽車4個輪子,2輛汽車幾個輪子?”“1只小兔4條腿,5只兔子幾條腿?”的情境引入課堂。通過對這類情境的操作,學生會發(fā)現乘法所表示的這兩個集合之間的一與多的關系是不變的。雖然在這兩個集合中所加入的元素數量不同,但是這兩個集合中的元素的個數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這樣就使學生初步理解“比率”的意義。同時,由于情境中兩個變量是一起變化的,且這種變化是因果關系的,其中又隱含了“倍數”的含義。
5.情境的引入能夠幫助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孩子了解到數學是通過世紀生活來學習的,與自己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小學數學教學的任務是把抽象的數學與兒童的現實生活構建一種聯(lián)系,幫助兒童形成數學產生于實際生活,必然要回歸到現實生活的意識。情境在這方面的作用是很大的。
將情境引入課堂,就是將兒童要學習的知識蘊含在以情境為背景下的問題之中,由于情境往往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因此兒童就能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現實生活之間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隨著對情境中所蘊含的問題進行不斷地表征,兒童會運用已有的經驗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實施此方案。期間,兒童會逐漸體會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兒童會比較愿意從數學的角度來思考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去解決問題,即兒童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意識會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情境可以使學生有如臨其境的感覺,通過給學生展示鮮明具體的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思維,同時又能拓展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并逐漸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由此可見,將情境引入小學數學課堂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以及數學學習特點,在適當的時候將情境引入小學數學課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