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軍
摘要: 力量素質作為人體的一個重要的身體素質之一,初中生力量素質的練習對于學生生長發(fā)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如何更好的提升學生力量素質,本文將從力量素質的定義、力量素質發(fā)展的作用以及發(fā)展力量素質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論證從而得出發(fā)展學生力量素質的途徑。
關鍵詞: 初中生;力量素質;練習方法
一、力量素質定義
力量素質是指肌肉在工作時克服內外阻力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量和耐力。力量素質作為人體重要的身體素質之一,從形式上,可分為一般力量與專項力量,一般力量訓練是人體的基礎性力量練習,專項力量可以通過徒手、器械等練習方式,在訓練中克服內外阻力獲得。
二、發(fā)展力量素質的作用
1、學生身體發(fā)育的基礎要求
初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快速時期,適當的力量素質的練習,可以促進學生骨骼與肌肉的生長發(fā)育,從而達到一定的基礎性力量素質,為學生運動機能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2、學生運動技能提升的必要條件
力量素質的發(fā)展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骨骼的生長,肌纖維的增粗,關節(jié)的加固,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新的運動技術與技能,讓學生以更高的熱情投人到課堂學習中去。
3、有助于其他身體素質的發(fā)展
力量素質的發(fā)展有助于促進其他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從而達到運動成績的提升。力量素質的發(fā)展能夠促進學生耐力的提升,比如,在跑的練習中,腿部肌肉力量的提升,提高學生耐久跑的時間;力量素質的發(fā)展還能夠有助于學生更快、更穩(wěn)的蹬伸,提高學生跑的速度。
4、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
力量素質的練習是一個長期枯燥的過程,但是同樣是一個學生良好品質養(yǎng)成的過程。體育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克服心理上的一種消極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不怕困難的精神品質,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敢于挑戰(zhàn)。
5、力量素質是衡量訓練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之一
體育訓練的目的在于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專項成績。力量素質作為學生訓練水平的一個指標,衡量學生測試或者比賽等級水平,比如,立定跳遠、仰臥起坐、鉛球等項目的成績等級指標。
三、發(fā)展力量素質存在的問題
1、違背學生身體發(fā)育規(guī)律
初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快速時期,不科學的練習,造成學生骨骼的變形,不利于學生的生長發(fā)育。
2、過于追求成績
急于求成,并不能達到很好的練習效果,甚至造成學生機體的疲勞,從而讓學生產生畏懼的練習心理。
3、教學方法的單一
“講解一示范一練習”的教學模式讓更多的學生產生厭倦,消極的應對訓練,起不到很好的練習效果。
4、統(tǒng)一的練習要求
不能很好的分析班級學情,制定統(tǒng)一的運動強度、練習要求,導致一部分學生達不到練習效果。
四、力量素質練習方法初探
1、注意學生身體發(fā)育特點
“兒童、青少年骨骼的明顯特征就骨骼系統(tǒng)中含有大量的軟組織,關節(jié)活動的幅度很大,但骨連接裝置卻很容易打開。這一時期骨骼系統(tǒng)處迅速增長狀態(tài),發(fā)育特別快的是上、下肢的管狀骨,脊柱高度也處于快速生長狀態(tài),但骨的橫向生長并不突出,”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肌肉、骨骼生長發(fā)育的特點,合理科學的安排訓練計劃。
2、注意學生身體機能的適應
在力量素質練習過程中,要本著循序浙進的原則,從小到大由輕到重,由筒到繁,逐步增加運動負荷與運動量,讓學生的身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從而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3、分層次教學
根據學生體重、身體素質的不同,根據班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分組教學,實現(xiàn)每個組別的練習次數、組數、動作的完成程度有所不同,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達到一個良好的練習效果,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同樣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
4、嚴格要求動作的準確性
體育教師在布置力量練習任務之前,要和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與要求,同時還要嚴格要求動作的完成質量,保證動作的準確性,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避免不必要的運動損傷。
5、避免教學手段的單一
單純的力量素質練習,會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與疲憊感,在練習的過程中產生抵制的心理,達不到良好的練習效果。因而,體育教師在力量素質的練習過程中,適當進行練習方法的創(chuàng)新,合理的利用教學器材,科學的進行評價,激發(fā)出學生練習的熱情,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
6、突出訓練的科學性與經常性
力量素質的練習需要一個長期的、經常性的過程,練習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身體發(fā)育的特點,合理安排運動項目。學生力量素質的練習要經常進行,這樣才能穩(wěn)步增長。力量素質練習完成之后,還要安排時間讓學生進行放松酸脹的肌肉,提高肌肉力量。
7、強調安全
課前,體育教師要提前檢查場地與器械的安全。練習中,體育教師要進行現(xiàn)場保護和幫助,防止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五、小結
力量素質的練習需要個長期的訓練過程,體育教師在安排運動的同時,要考慮教學方法的應用,逐步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體育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身體發(fā)育的特點,合理安排運動項目,練習中,體育教師要加強幫助與保護,嚴格要求動作的規(guī)范性,促進學生良好練習習慣的養(yǎng)成,從而達最佳的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董捷.簡析力量素質練習[G].運動,2013年5月總第65期.
[2]劉海,兒童、青少年力量素質訓練特點及注意的問題[G].青少年體育,2015年9月總第29期.
[3]王東陽,萬炳軍.一般力量視域下的“核心力量”[J].四川體育科學,2011,9(3).
[4]游興龍.上海市部分初級中學體育課密度與運動負荷特征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4.
[5]中國田徑協(xié)會中國田徑教學訓練大綱[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6]王金貴.青少年力量訓練應當注意的問題[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