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繼斌
自主、合作、探究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倡的三種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要貫徹好這一精神,就必須真正明確它們的內涵。自主,就是主動地在語文實踐中豐富人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能力。合作就是要切磋學問,砥礪思想,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探究就是要求善于質疑問難,深入研究并解決問題。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呢?
1.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
自主即是在教育過程中要強調學生主體地位,賦予他們一定的責任和自主權,將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使其進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體驗到精神愉悅,并發(fā)展其堅毅、智慧、敏捷的心理品質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1)抓重點
學生已經(jīng)懂的教師不講,學生通過自己讀書思考能學會的教師不講,學生通過伙伴合作學習能解決的教師不講,重要的問題教師有意講不清楚,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去搞清楚。在教學中,教師要真正的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想想學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據(jù)他們的學習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法,靈活的安排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而不是機械的執(zhí)行課前的教學設計。
(2)給時間
一節(jié)課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讀、去思、去說、去寫,讓所有的學生充分活動起來。不要把學生的讀書活動和動筆抄練作業(yè)一起布置,避免學生為了完成書面作業(yè)而虛化了讀書思考,也不能以尖子生讀書的速度來安排讀書時間,應當有較充分的時間讓所有的學生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獨立讀書學習。給學生充分時間通過自讀、自想、自說。
(3)放權利
教師要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實施民主化教學,讓學生在充足的學習時間里愉悅地學習,我們就要盡量給予學生學習內容的選擇權,學習方法的自主權,學習結果的評價權。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始終保持平等,這樣就能把學生與教師從相互懷疑,缺乏友愛的氣氛中解放出來。教學中時刻要注意,對學生的創(chuàng)見,要充分鼓勵,對學生的意見,要尊重理解,對學生的誤解,要寬容引導。
2.創(chuàng)造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
(1)相信學生成功合作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與學生平等地走進新課程,相信學生,相信他們有學習的能力,創(chuàng)造的能力。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要善于、敢于把機會讓給學生,把探究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充分體驗自己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同學間合作的成功意義。教師把探究的機會留給學生,使學生從中體驗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同時受到激勵、指導和建議,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
(2)給予學生自由合作的空間
讓學生自由選擇合作對象,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盡可能地讓學生選擇學習內容。它可以使得課堂變得更加靈活,更加開放,學生有了更多的思維空間,個性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讀書時,可以選自己喜歡的段落、句群進行朗讀或默讀;作業(yè)時,允許學生在布置的作業(yè)范圍內選擇作業(yè);在讓結合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和當?shù)氐拿袼罪L情來談鄉(xiāng)土文化對自己的影響時,讓學生自由合作,可用朗讀書面材料的方式、也可用展示成果的方式、更可利用電化手段演示。
(3)提供學生快樂合作的環(huán)境
合作學習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思考、表達的機會,可養(yǎng)成良好的和他人合作,傾聽他人意見的習慣,豐富了情感。
教學后記:課后,學生的當天日記寫到的都是這件事,學生非常喜歡這樣的方式上課。從我的角度來講,這樣的課非常的輕松,像在我們班,男生比較多,名堂也多,每節(jié)課都得花一定的時間來維持課堂秩序,在回答問題上,舉手回答的就是那么幾個人。而這節(jié)課,每個同學都爭著上場表演,每個同學都搶著回答問題。掩上學生的日記,我執(zhí)筆深思:很多時候,不是學生不想學,而是一塵不變的課堂淡化了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好奇心是一種天生的和強有力的動機因素?!弊鳛榻處煈敼膭?、保護和發(fā)展學生的好奇心。創(chuàng)造融洽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大膽“質疑問難”“追根問底”和“別出心裁”地思考問題是很重要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有的問題學生一次就能解決,有的則要經(jīng)過一番探究才能解決,因此,語文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1)樹立學生解決問題的信心
學生只有對解決問題充滿信心,才能使自己在探究過程中不論成功或是失敗,都能精神振奮,勇往直前,不斷克服探究的障礙,取得探究的最后成功??勺寣W生積累探究成功的體驗。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探究的問題,應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年齡特征,給予必要的探索時間,教師還可作適當?shù)奶崾尽W寣W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話就說,大膽表達。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地捕捉、放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對學生做出評價,當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見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時,他們的探究問題的信心就會不斷地在一次次成功的表達樹立起來。
(2)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師正確的指導不僅不會限制學生的探究思路和自我發(fā)現(xiàn)而且能保證學生明確目標,更加自信地進行探究,避免他們陷入任憑自己瞎鬧的探究方式,教師正確地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對探究的進程和解決問題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同時可運用一些手段。具體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在討論學習時,可以對問題發(fā)表不成熟的看法,也可以從問題出發(fā),追溯解決問題的各種先行步驟,從而解決問題;學生還是無法解決時,則要進行適當?shù)狞c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