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摘要:跟國外的主體結構施工技術相比,我國的主體結構施工技術尚存在很多需要研究探討的地方,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做到更好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將來的建筑工程中,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技術必定也會更加成熟完善。
關鍵詞: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施工;鋼筋;混凝土;模板;砌體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main structure abroad,there are still many places that need to be studied and discussed i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main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in view of this problem,we need to invest more time and energy to do better,an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 the future building engineering.
1 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概述
建筑主體工程指基于地基基礎之上,接受、承擔和傳遞建設工程所有上部荷載,維持結構整體性、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的承重結構體系。其主要包括:混凝土工程、砌體工程、鋼結構工程。優(yōu)質主體工程必須保證地基基礎堅固、穩(wěn)定。主體結構安全、耐久,是內(nèi)堅外美的精品工程。建筑的功能與主體結構直接關系著整個建筑的質量,如果在建設過程中存在問題很容易造成巨大的損失。建筑的主體結構是建設在地基之上的,地基要承擔、傳遞整個建筑的負荷,所以我們在建設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地基結構的質量。建筑體系是由地基和主體結構共同組成的,這也直接關系著建設工程的安全。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證建筑主體的質量。建筑主體結構直接關系著人民的生命與財產(chǎn)安全,建筑主體結構是保證建筑空間穩(wěn)定性的重要因素,是分割各類空間的基礎,也是建筑的骨架,所以它極大的影響著人民的利益產(chǎn)生。
建筑主體直接關系著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經(jīng)濟利益。在設計主體結構時必須要考慮結構的穩(wěn)定性、用材、強度等問題,這些因素會對建筑的質量和成本產(chǎn)生極大影響,優(yōu)化這些因素可以有效的節(jié)省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所以,建筑主體結構是一個建筑的骨架,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
2 主體結構工程施工
2.1鋼筋工程施工
(1)鋼筋的制作和運輸:在鋼筋加工前應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定做好驗收及送檢工作,驗收合格后并經(jīng)甲方、監(jiān)理確認,方可開料,入倉庫要分類掛牌堆放整齊,并且應作相應的保護工作,防止鋼筋在儲放過程中出現(xiàn)質量問題。鋼筋加工的形狀以及尺寸必須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漬、漆污等。加工好的鋼筋,根據(jù)進度需要按品種、規(guī)格分類掛牌堆放整齊。(2)鋼筋的綁扎與安裝:在鋼筋安裝前需要備好必要工用具,了解施工條件,做好技術交底,并使每個工人都懂得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綁扎鋼筋時必須搭設工作臺,另外,縱向鋼筋必須設防傾覆的臨時固定措施。鋼筋保護層與結構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漿墊塊綁扎在相應位置,墊塊厚與保護層相同。保護層須嚴格按照規(guī)范執(zhí)行。綁扎好鋼筋需要嚴格定位,綁扎前還需要放樣,以保護該部位鋼筋綁扎質量。鋼筋在安裝時有其一定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例如在幫扎鋼筋網(wǎng)時,其長寬尺寸偏差不應超過正負10毫米,需經(jīng)過鋼尺測量。
2.2模板工程施工
(1)安裝基礎模板:當墊層施工完成后,應選擇具有足夠穩(wěn)定性、剛度、強度的模板,根據(jù)軸線定時量水平基礎,邊線應運用基礎平面尺來量好,且用油漆在各暗柱角做好標記,以此來保證整個模板安裝的過程中部能夠把材料支柱根據(jù)各控制邊線加以固定、確保模板硬度和穩(wěn)固性、增加模板在澆筑作業(yè)中施工載茼及負載的承受能力。安裝基礎側模應把握好垂直角度,盡可能做到偏差縮小到3mm以內(nèi)。另外,運用一些比較細比較稠的水泥砂漿將模板與墊層的結合部分存在的縫隙填充嚴實,確保不會發(fā)生漏漿的現(xiàn)象。最后要拉通線較直模板上口,盡最大可能做到邊線的順直。在澆筑工序前應定時檢查加固支撐的扣件、承重架等是否固牢擰緊。
(2)施工主體結構模板:立桿作為結構的重要支撐,在對其進行施工時應確保豎立于比較堅實的平面上、能夠很好的承受支架和上層模板安裝完畢所產(chǎn)生的載荷。若不能確保則可能會造成FJ-A結構支撐無法逐層進行拆除,甚至上下支柱處于同一垂線致使主體結構的整個體系的施工無法正常進行。支模的工序為整個工程的基礎,如果其不能固定,下面的工序將無法進行。使用腳手架時不能把主節(jié)點連墻體、橫縱向掃地桿、橫縱向水平桿等進行拆除。
2.3混凝土施工
(1)選擇原材:應確保所有施工材料的質量,混凝土材料還需有具體的出廠日期、包裝和強度級別的證明書,并由專業(yè)人員對其進行嚴格的逐項檢查核實。(2)控制配合比:合理的配合比能夠使混合土易和性、水泥強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但同時也會造成造價成本的增加、混凝土的體積和用水量產(chǎn)生一定的改變。因此,應加強對摻入水泥量的控制,使其控制在一個較為合理的范圍內(nèi)。
2.4砌體工程施工
(1)在施工中把好材料關:水泥采用普通P.O42.5 硅酸鹽水泥,必須有水泥質保書。黃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超過4%。白灰膏必須6×6mm? 的篩網(wǎng)過濾過,在沉淀內(nèi)儲存兩周以上方可使用。磚要求幾何尺寸正確,頭角方正,無破損,強度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進場后重新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磚塊應提前2d澆水濕潤,含水率10-15%。防止干磚砌筑和邊澆水邊砌筑。
(2)砌體工程:磚砌體應上、下錯縫,內(nèi)外搭砌,采和一順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形式。砌筑時多孔磚的孔洞應垂直于受壓面,砌筑前應試擺;砌體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豎縫砌筑應刮漿適宜并加漿填灌,不得出現(xiàn)透明縫,嚴禁用水沖漿灌縫;門窗洞口的預埋木磚、鐵件等采用與多孔磚大小尺寸相同的預制砼塊,將木磚、鐵件等預埋在預制砼塊內(nèi)。
3 關于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技術管理的探討
(1) 培養(yǎng)人才,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礎。目前有些企業(yè)根本不注重對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導致企業(yè)管理水平的直線下降。所以,要想使管理水平上一個新的臺階就必須不管發(fā)掘人才、挖掘人才,還要不斷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經(jīng)濟待遇等。(2)依據(jù)國家和上級的有關規(guī)定,針對企業(yè)特色適時的修訂和貫徹技術管理制度,并且在生產(chǎn)實踐中不斷地完善和補充才能實現(xiàn)工程施工的制度化。(3)針對技術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檢查審核制度,按照審核情況進行總結和評比,這樣一來可以激發(fā)員工主動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結語
隨著建筑工程技術不斷在各行各業(yè)中的大量應用,施工技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提高工程質量,優(yōu)化施工技術越發(fā)重要。為了確保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的質量,必須要加大對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的研究力度。只有不斷提高建筑施工技術水平,才能更好的保證建筑質量,更好的服務于民。
參考文獻:
[1] 宋濤.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方法的淺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07)
[2] 王翼飛.建筑主體結構的施工技術[J].科技與企業(yè).2013(04)
(身份證號碼:32090219931123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