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玲
摘要:命題作文審題需要技巧,需要學生把握命題的精準含義,讀懂字詞的精準含義,準確把握命題意圖,嚴格圍繞中心進行寫作,抓住主題,定好體裁、人稱、內容,根據(jù)提示和附加條件的進行寫作。命題作文的審題,要通過長期堅持來訓練,教師要經常性的開展審題技巧的培訓和練習,這樣才能持續(xù)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審題;教學
引言:作文寫作至關重要的是符合題目要求,也就是學生作文的審題能力必須達標,立意選材必須符合命題或材料要求,具有切題的合理性。隨著中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作文考查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專題訓練,在審題方面有不同層次的要求,教師都要運用好作文訓練專題課程,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寫作能力。對作文審題存在的像審題不清、立意深度不足、思路混亂等問題及進行強化培訓。下面談一談作文審題應注意的方面[1] 。
一、命題作文
(一)抓準關鍵詞詞,審清體裁。在寫作前,辨識題目很重要。標明文體的詞語是用來明確作文體裁的,有些題目中有一些關鍵詞,教師可以進行總結歸納,提供給學生作參考。例如,“……憶”、“……回憶”、“記……”、“……的事”,往往是記敘文體裁;如果命題包含論、談、駁、議、辨、評、析、讀、感這些字或近義詞,往往要求寫成議論文;命題含有介紹、使用、用途、成因等字詞,一般會要求寫成說明文。此外,還要注意時間、地點、季節(jié)等限制內容,例如《童年趣事》時間限定為童年,要寫自己或他人的童年經歷,記敘的事情要有趣,或者自己覺得有趣;《走近大自然》地域范圍規(guī)定為大自然,其中內容必須要有植物、動物等自然事物出場,還要體現(xiàn)人“走近”這一活動表現(xiàn);《給爸爸(媽媽)的信》就要遵循書信的格式,還要注意以孩子的口吻,使用敬語[2] 。
(二)搞清楚修飾詞內涵。標題的內涵是多方位的,要提醒學生對題意的理解不能僅限于表面含義,還應體會深層意義,懂得引申義,以及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內涵。例如《給自己的心靈開一扇窗》中的“窗”是喻指心靈溝通的渠道,是精神事物,而“開”也不是用筆做具體動作,這里需要學生進行想象理解。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對“最”、“也”、“還”、“其實”、“總是”、“更”等副詞的理解,不要認為是可以忽略的點綴。例如《其實并非如你所說》中的“其實”在這里表示后面敘述的才是真相,要求選材要容易使人產生或已經被誤解的事情,要重視寫出思想認識上的轉變過程[3] 。
(三)確定人稱詞,注重抓住題眼。題眼乃文題當中揭示中心內涵的關鍵、點明重點、表明感情的詞語,是標題的核心。抓準題眼就抓住了文章的脈搏。作文訓練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根據(jù)文題的句式特點,抓住題眼。有些作文只要在題目上添加范圍修飾詞,就能獲得不錯的寫作效果,題旨就會顯露出來。例如《愿望》這個題目,可以加上形容詞“我的”、“我們的”、“媽媽的”、“曾經的”等,成為《我的愿望》、《我們的愿望》、《媽媽的愿望》、《曾經的愿望》等,題目的意思就顯得比較明確了。又如《生活瑣事》,題眼“瑣事”,凸顯的是家庭生活中細枝末節(jié)的小事。
(四)充分考慮附加條件。作文題目會附加幾點要求,有字數(shù)的限制、選材內容、表達要求、文體類別、寫作禁忌等。例如,《這里已今非昔比》的附加寫作條件是“從一個具體區(qū)域來來寫,比如學校、街道、河畔、街巷任選一處",如果忽略,就有可能跑題;還要注意是“今非昔比”,即以往不如現(xiàn)今的模樣,如果過去與現(xiàn)在所描述的事物沒有可比性或“昔非今比”也是不行的。
二、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相比命題作文難度要大一些,材料信息量大、角度多和創(chuàng)新要求高,不僅考查了上述所有內容,也涉及到閱讀理解能力和擬題技巧。但材料的材料作文的選材和文體靈活性高一些,學生可以就其中一層次的含義展開,自擬題目,主要考查初中生思維方法和聯(lián)想能力。初中生必須要打開思維,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礎之上,從多角度進行思考,最后選擇有把握的一層進行寫作。初中生面對材料作文時束手無策,往往是對材料解讀不到位造成的[4] 。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在材料作文寫作教學過程中,結合科學有效的思維方法,采取啟發(fā)性的課堂教學方法,使得培養(yǎng)初中生作文審題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提供一定的閱讀技巧和思維模式、想象途徑,如事情的發(fā)展總有規(guī)律可循,事物的成長會有出現(xiàn)、生長、繁榮、衰敗的過程,每個事物也總與周圍環(huán)境密不可分。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思維方式,來引導學生對材料中的起因、源頭進行追溯,對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階段性結果進行預測,對事物周邊環(huán)境中人、事、物產生的影響進行評估;也可以提供一些辯證思維方法,分析材料以動態(tài)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豐富審題立意的角度。教師可以從優(yōu)秀作文中發(fā)掘寫作材料對學生訓練,也可以引導學生建立作文與已學課文片段的聯(lián)系,運用立意的相似之處來進行創(chuàng)作。
結語:總之,初中生要掌握作文的審題技巧,離不開對綜合語文知識的積累。教師要依托教材和學生個人經歷,持續(xù)開展作文審題的經常訓練,鍛煉學生思維的針對性和敏捷性,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以全面提升寫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碧峰.例談初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思維方法[J].語文建設,2018(01):64-66.
[2] 曹建英.論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審題意識與步驟[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13(02):53-55.
[3] 馮欣.淺談提高初中學生半命題作文的審題能力[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4(08):158-159.
[4] 陸靜.初中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探究[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12):144-145.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洼中高農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