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蓮順
摘 要:高層建筑相對于普通建筑來說,更需要我們加強對建筑的結構檢測,對于高層建筑的結構檢測往往使用于以下這些情況,當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完工時,我們需要對施工質(zhì)量進行評定,而建筑結構檢測是工程質(zhì)量評定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本文筆者根據(jù)工作實踐經(jīng)驗對高層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層建筑;結構檢測;加固;施工技術
1 高層建筑結構檢測的常見情形
科學的建筑結構檢測有利于施工人員及時掌握高層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數(shù)據(jù)和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既保證工程質(zhì)量,又能夠延長工程的使用壽命。當高層建筑由于某種原因不能滿足某項功能的要求時,我們也需要對于建筑物的整體結構或者是某一部分的結構進行重新檢測。建筑結構檢測并不只是針對于舊的房屋。近些年來,無論是舊房還是新房都存在著檢測加固的問題。如果高層建筑在設計中存在設計不周或設計失誤,對于施工地區(qū)地質(zhì)情況和地基情況沒有完全了解,錯誤的估計了地基的承載力水平?;蛘呤鞘┕べ|(zhì)量上出現(xiàn)問題,施工質(zhì)量低,混凝土強度等級難以達到設計要求,構件存在蜂窩孔洞露筋等各種缺陷?;蛘呤怯昧瞬磺‘?shù)钠鰤w的方法,造成通縫或者空心砌塊現(xiàn)象,鋼結構的焊接質(zhì)量較差,這些現(xiàn)象都需要進行建筑結構檢測。當然也有一些建筑在完成之后,經(jīng)過不當?shù)氖褂没蚋脑?,會造成原有結構的承載力不足,或者是受使用環(huán)境不斷惡化的影響,如果建筑結構長期受到高溫,高濕,震動,電流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會導致結構構件腐蝕或損傷,或者是總受某種震撼之后,建筑結構出現(xiàn)了裂縫或者遭到了破壞,在這些情況下都需要進行建筑結構檢測和加固。
2 建筑結構安全檢測內(nèi)容
2.1 構件檢測
構件檢測,是建筑結構安全檢測中的重點檢測部分。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檢測內(nèi)容。(1)對于構件幾何尺寸的測量。如:鋼混構件中,樓板的實際厚度,以及墻、梁、柱等平截面的尺寸,且至少測出三個平截面的尺寸,并將這三個數(shù)據(jù)求得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作為鋼混構件的真實檢測尺寸。砌體構件中,承重墻體的厚度和高度,作為測量的實際尺寸。而后,將這兩種結構構件的實際測量尺寸,與建筑設計的圖紙進行一一對照與核實,尋找出與設計圖紙中不符的構件尺寸,做出記錄,如所測量的構件與設計圖紙相符,則需繪制對應的示意圖,從中標注好平面布置的實際內(nèi)容。(2)采用超聲波探傷儀,詳細檢測構件的表面,對存在損傷或缺失的部分,做好記錄,并且在記錄中要明確體現(xiàn)出構件損傷的位置、大小及損壞數(shù)量、損壞程度等。
2.2 材料強度的檢測
材料強度的檢測,也是建筑結構安全檢測中的重點部分。其檢測內(nèi)容主要包含以下幾點。(1)對于鋼混結構,應當采用建筑用回彈儀,檢測出混凝土的強度,并進一步檢測出混凝土實際碳化的深度和鋼筋的整體性能;對于砌體結構,應當采用回彈儀或硬度儀,著重檢測砌體的實際抗壓強度和砂漿的強度。(2)對于鋼結構,應當采用材料試驗機,取樣檢測鋼材的抗拉強度,或采用硬度儀,分析出鋼材的抗拉強度;采用扭矩扳手對螺栓進行力學性能檢測。(3)材料的表面,也應進行相應的檢測。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構件外觀是否存在損傷及缺失等問題、焊接位接縫問題、是否受到環(huán)境的侵蝕產(chǎn)生銹點或腐蝕面,以及材料表面的涂層缺失問題。以上皆為材料強度檢測中所涉及到的內(nèi)容。
3 常用的建筑檢測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結構檢測工作是一項內(nèi)容非常復雜的工作。既要對于結構材料進行力學性能的檢測,又包括對于施工建筑結構的構造措施的檢測,以及結構構件尺寸大小的檢測,對于鋼結構的鋼筋位置和鋼筋直徑的檢測。同時還要檢測結構和或者構件是否存在著開裂或者變形的情況。通常檢測方法是按照所檢測的結構種類來分類的,根據(jù)所檢測的結構類型的不同,我們可以把檢測方法分為混凝土結構檢測法,砌體結構檢測法,鋼結構檢測法和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檢測法等。下面主要對于常用的混凝土結構檢測法和砌體結構檢測法進行了分析。
3.1 混凝土結構檢測法
對于混凝土結構來說,常用的檢測方法有鉆心法和回彈法,超聲法,鉆芯法是指在建筑構件上鉆取出混凝土芯樣,并直接對其進行抗壓強度的檢測,這樣檢測出來的結果是非常準確的,而且具有可靠性。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會對于結構建筑的局部造成一定的破壞。尤其是對于比較重要的結構部位,是不可以使用鉆芯法進行大量檢測的。而回彈法和超聲法則無需對于建筑結構進行局部的破壞。超聲回彈綜合法相對于混凝土結構來說,敏感度并不高,所以得到的測試結果難以精確。針對這些情況,人們發(fā)明了介于鉆芯法和回彈法,超聲法之間的一種方法,成為拔出法,這種方法既簡單容易操作,又相比較鉆芯法來說,對于結構物的損傷較小,同時檢測的精確度也比較高。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jù)實際要求靈活選擇檢測方法。
3.2 砌體結構檢測法
對于砌體結構來說,常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有軸壓法,扁頂法,原位單剪法,推出法,點荷法,射釘法等,這些檢測方法又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法另一類是間接法。直接法通常用來檢測砌體抗壓強度和砌體的抗剪強度,而間接法通常用來測試砂漿強度。直接發(fā),能夠較為直接的測試出砌體的各種強度參數(shù),直觀的反映出該工程的材料質(zhì)量和施工質(zhì)量水平。但是這類方法通常試驗工作量特別大,而且還會對砌體產(chǎn)生一定的損傷。間接法對于工程的材料和施工質(zhì)量往往是采用推定的方式來確定的。所以其精確性往往難以保證,測試出來的各種參數(shù)很難對于工程的材料質(zhì)量和施工質(zhì)量新興綜合性的反映和測評,但是他的測試工作是非常簡便的。所以我們在進行測試時應當綜合考慮建筑結構的具體情況,把兩種方法綜合起來,以達到建筑結構檢測的要求。
4 常用的加固施工技術以及注意事項
目前所采用的加固方法的加固原理一般是增加該結構的有效受力面積,從而減小成怎樣的壓力,或者是對于結構的受力體系進行更改,使他的傳力途徑發(fā)生變化,從而使得結構構件的受力程度減輕。加固方法同樣是按照加固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砌體結構加固方法,鋼結構加固方法等。在實際的加固過程中需要我們根據(jù)工程的實際條件以及要求來選擇合適的加固方法。其中較為特殊的是混凝土結構,不用擰土結構,在選擇加固方法的同時還需要使用相應的配套技術,這些配套技術包括托換技術,植筋技術,裂縫修補技術,以及碳化混凝土修復技術和混凝土表面處理技術等,托換技術是一種綜合性比較強的技術,該技術能夠有效的縮短施工時間,降低施工費用,同時對于正常的生產(chǎn)生活影響很小,但是這種施工對于技術的要求比較高,為了確保安全性,需要技術熟練的工人才能進行操作。植筋技術的應用是較為廣泛的,它具有簡潔有效的優(yōu)點。裂縫修補技術比較常用于對于已有建筑中各類裂縫的處理上,在應用裂縫修補技術時應當注意對于受力性裂縫,除了進行修補之外,還應當再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進行加固。
5 總結
對于高層建筑結構的科學檢測和加固,是保障工程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措施。建筑結構出現(xiàn)的問題往往各有不同,所以,我們應當不斷研究和創(chuàng)新各種建筑檢測方法和加固技術,在遵循規(guī)劃要求的基礎上對于各種檢測方法和技術進行靈活應用,保證工程的質(zhì)量和施工安全。
參考文獻:
[1] 劉文月.探討高層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4).
[2] 王文廣.高層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施工技術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11).
[3] 錢俊飛.建筑結構檢測與加固施工技術的探討:[J].中國房地產(chǎn)業(yè),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