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137-01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將吸收來的知識轉化為思想的食糧。因此數學練習必須精心設計與安排,必須關注學科的基礎性、學生的針對性、難易層次性、思維開放性、題型趣味性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在“趣”中探索
布魯納言:“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設計融科學性與趣味性于一體的練習題,能夠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和練習的主動性。從而推動數學學習不斷取得成功。因此設計時考慮到練習的趣味性是十分重要的。
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練習,使練與趣相結,練中生趣,趣中帶練。能使學生克服厭倦心理,保持強烈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有效思維。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可以設計以下練習:根據露出的一個小角,猜測被紙覆蓋的三角形可能是什么類型的三角形?學生都被這個有趣的題目深深地吸引了,強烈地好奇心促使他們急切地想知道“藏”在紙背后的圖形,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學生猜完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最后得出結論:露出的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露出的角是鈍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鈍角三角形,露出的角是銳角的三角形則不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2.在“點”上突破
所謂“點”即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一節(jié)課要實現教學目標,教學的過程必須要突出重點,突破學生學習的難點,對重點內容可采用集中性練習,對難點既要抓住關鍵,又要適當分散。
例如“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在學生掌握商不變的性質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可歸納為“看”(除數是幾位小數)和“移”(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除數成為整數,再相應地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位置)。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出了一些豎式“題中的除數和被除數需要同時擴大到原數的多少倍?請在式子中移動小數點,不計算”的專項訓練。學生在感悟轉化思想的同時,也提升了數學素養(yǎng)。
再如在教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時,由于解答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要找出題中單位“1”的量,所以為了突出重點,突破分散難點,我便對如何找“標準量”做了專項練習,如根據條件找出單位“1”的量:
實際植樹的棵數是計劃的4/5;
已行路程是未行路程的2/3;
一堆煤用去4/5;
十月份用電量相當于九月份的5/6,
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1/8;
實際用煤量比計劃少1/4。
通過此項練習,為學習復雜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奠定了基礎,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
3.在“展”上延伸
新課程強調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和數學模型的建立能力。一道好的題目能夠促進學生思維,使之樂學,回味無窮。因此,在課堂練習中,讓學生綜合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帶有一定思考力度的題目,來滿足學有余力的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探索精神,讓他們跳起來摘到“果子”。這種高層次的練習,既可拓寬學生思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如在學習了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后,在基本題的基礎上進行改良,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練習,“在口里填上什么數字,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56□”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思考策略得到不同的答案??梢韵却_定千位上的數字再確定個位上的數字,也可以先確定個位上的數字再確定千位上的數字,不同的思路可得出不同的結果。
再比如,現行的解決問題與以前的應用題不同,沒有了所謂的“典型應用題”,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因此,設計此類練習時,有時可將教材中的解決問題進行改良,使之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從而給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設一個更廣闊的空間。
如將:工地上買回120米鐵絲,第一次用去50米,第二次用去45米,用去多少米?改為:工地上買回120米鐵絲,第一次用去50米,第二次用去45米,剩下的比原來短多少米?由于受“120米“這個多余條件影響,大部分學生錯列為120-50-45,少數學生列“50+45”,因此經常進行此類習題的拓展與練習,就可防止學生濫用條件,亂套知識點的作法,使學生分析能力得到提高,認識得到深化,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與批判性。
4.在“巧”上辨析
課堂練習要講究技巧,盲目地練效益不高。練習要有針對性,練習得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那些易混淆的內容,要引導學生加以辨析,進行對比練習。
如:五年級學了分數的加減法后,我設計了一組對比題: 一堆煤重2噸,用去了1/7,還剩多少? 一堆煤重2噸,用去了1/7噸,還剩多少? 這兩道題看似相同,但數量關系有質的區(qū)別,我抓住1/7和1/7噸兩個不同數量進行比較、分析,使學生找出兩者的不同,從而正確進行計算。通過對比練習,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結構來同化新知識,實現知識的遷移,溝通知識間縱橫的聯(lián)系,同時也達到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總之,有效性練習設計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班級學生的實際來設計。設計時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對學生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可持性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